農村老話:「錢有三不借,禮有三不隨」,是啥意思你知道嗎?

農村地區的文化比較豐富,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俗語也就比較多。有句俗話說的是錢有3不借、禮有3不隨。不知道大家聽說過沒有,這幾句話字面意思。都比較好理解,但是具體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第一句,錢有三不借。我們大家賺錢都不是容易。每個人自己賺錢都得想方設法才能賺到大錢,有時候賺錢其實是很複雜的。如果有人借錢,自己肯定會先考慮考慮到底是借還是不借。你要是遇到這三種情況,一般都不要借。

農村老話:“錢有三不借,禮有三不隨”,是啥意思你知道嗎?

1. 剛認識沒多長時間的人不借給他。因為我們在家對剛認識的人都不是很瞭解,基本上都屬於是陌生人。陌生人,你能借給他錢嗎?肯定是不能的呀。我們對別人不瞭解,怎麼可能保證別人就一定會還這筆錢呢?而且你跟他認識也不是很長時間,就算不借的話也不會得罪別人。

2. 借錢不還的人,不借給他。我們都知道好借好還,再借不難這句話。我們來說的話,如果有人跟自己借錢,那麼借錢是情分,不借錢是本分。我們借錢給他,就說明我們是信任他的。如果對方拿著我們給他的信任卻肆意踐踏的話,那我們借給他就像肉包子打狗一樣,對方是不可能還給我們的。我們就要承受這筆損失。

農村老話:“錢有三不借,禮有三不隨”,是啥意思你知道嗎?

3. 借錢的時候說環給你高利息的人,不借給他。這種情況其實是比較難分辨的。因為人家借錢說承諾給你高利息,我們一聽就會很開心,因為這筆錢的利息,放在銀行的話肯定是比較低的。如果借給他利息這麼高,我們是自然願意的。但是我們就怕這種人是借錢的時候這樣說,但是還錢的時候不會這樣做。有時候我們找他還錢,他就會百般推辭,即使是環的話也會還很少的利息,並不是像當初他承諾的那樣。

第二句,禮有三不隨。人情往來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缺的東西,尤其是許多農村地區這種人情的往來,更是很複雜。如果你碰到這種情況的話,人情關係不搞也罷。

農村老話:“錢有三不借,禮有三不隨”,是啥意思你知道嗎?

1. 違背道德的禮不隨。農村地區可以說是人情關係最複雜的地方了,尤其是這幾年農村地區這種大操大辦辦婚宴、辦宴席的現象越來越多,每家每戶基本上都是在攀比,每家每戶都是不甘落後。有時候遇上點兒小事兒也要大辦宴席。但是我們又發現有些人家裡對老人們很不好,平常對老人沒有盡到贍養的義務。不給老人吃飽飯,不給老人好的生活條件。但是到了老人過壽席的時候,就開始大操大辦起來,趁機把錢都收到自己的口袋裡,利用自己的老人來賺錢。如果我們遇到這種情況還不如直接把錢給老人呢。

農村老話:“錢有三不借,禮有三不隨”,是啥意思你知道嗎?

2. 不是請自己的禮可以不隨。農村地區人情關係雖然比較複雜,但是也是有講究的。如果說對方辦宴席並沒有請你,你這筆錢也可以不隨的。道理很簡單。人家並沒有歡迎你,你為什麼還要給人隨禮呢?

3. 不回禮的人不隨。農村地區為什麼各家各戶都喜歡大辦宴席,因為他因為自己參加了別人的宴席之後自己隨了你出了錢,就希望自己遇到事情的時候也開始辦宴席收回自己發出去的錢。如果說自己辦宴席的時候,對方並沒有給你隨禮。那下次你也不要給他隨禮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