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高高在上,如今弱势群体,到银行工作还有前途吗?

最近老同学一起吃饭,谈到工作,一直在夸银行工作好,有前途,我只是微微一笑,低头拿起酒杯,一饮而尽。我还记得2009年入职时,同学们问我找的哪的工作,我很有底气的说去银行了,现如今这种底气已经荡然无存,相反,出去见朋友经常被误认为卖保险的,当然这里没有什么歧视的意思,我只想说的一句话是,银行已经今非昔比,落毛的凤凰不如鸡。

最近刚好也是新职工入职,经常有大学生的实习生问,将来的路线怎么走,我在这里就吐吐槽,顺便给有些学弟们泼泼凉水。

曾经高高在上,如今弱势群体,大学生到银行有没有前途?

银行现在是一个人脉变现的地方,推崇的是利润至上,你有没有前途决定于你有多少资源,而你手中的资源决定了你在这家银行发展的“下限”。如果你是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是不要去考虑前途的问题,先看看你有多少能力,银行的营销岗位是一块试金石,能够改变你很多很多。

曾经高高在上,如今弱势群体,到银行工作还有前途吗?

目前商业银行竞争越来越激烈,早已不是之前的“金领”和“铁饭碗”,有人在银行年入百万,有人在银行吃着低保,同一家银行贫富差距非常明显,两级分化也比较严重。有人刚入职几年就走上领导岗位,而有些在基层岗位兢兢业业数十年依然原地踏步。

刚毕业的大学生如果没有过硬的关系,从基层打拼会很难,起码要三年的一线工作经历,从柜员、客户经理一步步干起,存款、理财、保险、贵金属、信用卡、POS机具样样都有任务,在工作岗位上,智商不是首要,情商是第一位的。对于一个“一穷二白”的大学生而言,为人处世的方式基本上很快就会给你职业生涯定调。智商高,情商低的人往往在银行这种单位是很悲情的,有可能荣誉、奖励一大堆,但是前途却与你无缘;智商低,情商高的人或者双高的人,往往会混的如鱼得水,一帆风顺。

曾经高高在上,如今弱势群体,到银行工作还有前途吗?

有心人可以在网上搜一搜有关银行降薪潮的话题,应该有很多新闻,年初的浦发银行那张很火的年终奖截图就是一个缩影,辛辛苦苦一年下来,各种罚款,年终奖没有,还要倒扣钱,这种情况比比皆是。渤海银行最近很火,上个月渤海银行召开中层管理人员大会,公开宣布降薪增效,中层管理人员普遍下降6%的工资,对于级别低的员工并无影响。这一切都说明了一个问题,当年马云说的事确实应验了,只不过改变银行的不是支付宝,而是这个时代,银行曾经代表这金领,现如今,说白领都自觉汗颜。

作为一个在银行摸爬滚打10年的客户经理,有一些话还是不能很直接的说出来,在任何单位都一样,如果你入职都是“含着金钥匙”的人,那么会事半功倍;如果你什么都没有,那么就最好做出事倍功半的准备,不要抱怨人生的不如意或是领导的不赏识,很多时候,并不是人定胜天。

新茶换老酒,一杯敬过往,一杯敬远方,前途二字,不在自己手中,我们能做的只有“向钱看,向厚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