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有哪些蠢得令人窒息的武器?

颜汐UU


先说日本,日本“龟式防弹壳”又称为“龟壳护盾”,日本伊贺忍者的“隐身术”加强版,堪比中国金刚罩的物体版本,真是单兵防弹、防炮击的理想神器啊。但是准备装备部队时,却因为该装备重达10公斤,加上其它装备,远远超出师团单兵装备15公斤负重的指标,而最后不得不作罢了。先看看效果图,说真的趴着看起来还有点凑合。

这站起来的效果我一看就忍不住想笑,原来这就是龟田太君的真身呐!真是大大的勇猛!

接着说说苏联,苏联最经典的是反坦克狗!听起来是不是感觉很高科技啊,以为是机器狗吧,其实不然,反坦克狗只不过是苏军为了对付德国坦克而专门训练的军犬,简单理解就是训练一批军犬充当“死士”,苏军在这些受过训练军犬身上绑上炸弹,然后让军犬冲上去钻入敌方坦克底部,当炸弹上的拨杆触到坦克底部时,炸弹就会爆炸军犬也就跟坦克同归于尽了!这样听起来似乎很合理,同时也很残暴毕竟军犬是自己训练的会有感情。然而,在真实的战场上,狗狗一听到隆隆的炮火声,就无比恐惧,硬是跑回了自己的战壕,结果德军没炸成,倒把不少苏军给炸死了。同时德军的宣传资料讥讽苏军贪生怕死不敢上战场,只能让狗为他们打仗。最后反坦克狗就被苏军取消了,反坦克军犬训练学校也改为训练探雷犬和通信犬了。

接着说一说大英帝国,英国人的粘性炸弹,这种全身涂满胶水的手雷,其目的是想扔出去后,粘到德军的坦克上来达到炸德军坦克。听起来有点创意也很合理,但是英国人没想到在战场上的德军坦克满身都是灰尘,扔出去根本粘不上,于是后来,竟然建议让士兵对坦克进行伏击,让士兵亲自用手把手雷贴在坦克上,但悲剧的是,有些士兵不小心就粘到衣服上了,坦克没炸掉,自己就归天了!原本是发明用来扔的,结果却变亲手安装了,真是坑死自己人的发明啊。

其实二战时期还有很多奇葩的武器装备发明,比如美国的 “胡醚”,德国的风击加农炮和多拉大炮,英国的冰航母,日本的气球炸弹 等等


ZZ杂货铺


二战蠢萌的武器也有很多,我们来列举一下,顺便排个名~(之前发的删了,这个改进了一下。)

第六名:粘性炸弹。


丘吉尔:“这东西好啊,步兵也能对付坦克了!放上就取不下来,这下德国完了!量产走一走!”然而现实是……德国不喜欢保养坦克,一粘粘了一手灰,是取不下来了,粘手上了。。。(boom)

第五名:盾枪

看看多实用!枪盾结合,这不就是个移动的步兵堡垒吗?事实上……没人拿的动……(还容易砸脚)。

第四名:冰航母


丘吉尔:“别的国家航母少,咱们拿冰做一个多好啊,既划算又实用,德国又完蛋了!”结果战争结束了都没造完……一开发动机就化了。

第三名:龟壳

据说这是日本忍者的进阶……我真的不知道怎么评价这一手,装成乌龟上战场?(也许他们也真的意识到了,所以才发明了这个,更像。)每个重量超过了十公斤,而且就算能用,这不是掩耳盗铃吗?(也许下半身可以选择要)。鬼子可能是第一个被自己的壳压死的乌龟了

第二名:气球炸弹

东条:“美国有点厉害啊,弄9000个气球炸弹不信炸不死你们!”然后鬼子就等啊等啊,等的战争都结束了一点消息都没有。因为……9000个气球只破坏了一些民用建筑 ,啥卵用都没有。再说用气球炸国家,小鬼子脑袋进水了

第一名:淫盆

你没听错,就是三点水的“淫”(小鬼子果然变态),而且还真的是站在盆里。一个装填,一个射击,而且那个炮也非常的鸡肋,射击5分钟,装弹两小时。拿个防空炮也许真的只能去打“飞机”了。佩服小鬼子的脑洞。


南黎233


当然是希特勒的脑洞产品:多拉大炮。

这个大炮没别的,就是大,超级大。原本是为了法国的超级防线马奇诺防线定制的,但没想到法国人很快溃败了,这个炮没有了用武之地。恰在这时候,德军攻打克里米亚半岛上的重镇塞瓦斯托波尔,久攻不下,那一想,咱家里还有超级大炮呢,就把这个炮运过来吧。

这个大炮口径是八百毫米。工程师的老婆昵称叫多拉,所以叫多拉大炮。

整个大炮长53米,重一千五百吨,高12米,其炮弹重达七吨,人工当然无法完成装填,只能用吊机操作。

造出来不容易,运送就更难了。当时德军启用了大型列车拆开运送,动用了一千多人才运到地方,而且为了配合这个大炮,它的安保、操作人员达到数千。

那这个效果如何呢?还是不错的,一炮下去,就把苏军藏在地下的弹药库给炸穿了,一炮就造成了上千人的死亡。

效果这么好,为什么说它还是愚蠢的呢?

主要还是太重了,太不方便使用,打一炮就要上千人协同合作,而且射速也慢,一小时只能打四炮。机动性也基本为零,所以终其一生,虽然造价达数十辆虎式坦克之多,配备人员更是坦克数百倍,但效果却远远不及付出。最后,德国人把这个大炮给毁了。

像这样的未日武器,希特勒开发了一大堆,比如熊式重型坦克:

火箭动力截击机

据说还有飞碟,当然这不是愚蠢,而是太超前了。

最后介绍他的轴子小伙伴日军发明的龟壳罩,堪比中国金刚罩的物体版本。



脑洞历史观


二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最惨烈的战争,把卷入战争的世界各国都打蒙了。所以,想尽一切办法去发明一些超级厉害的武器,有一些是用来防守的,更多的则是为了毁灭对方。可惜,饥不择食寒不择衣,打蒙了,打疯狂了,什么奇葩事情都会发生,什么奇葩武器都可能被发明。就让我们看看有哪些二战奇葩武器吧:


一、大弹簧拉力穿甲武器

这个英国设计用来穿甲的PIAT,奇葩的后筒内有一个900牛拉力的大弹簧,士兵使用时候都如下图一样耗费巨大的力气去拉开弹簧,再立起来,然后在装弹射击,可是搞笑的是其设计最大射程为700米,而实战有效射程只有100米。等完成这一系列操作了,估计坦克都已经碾压过来了。


二、大日本帝国海军防空巡洋盆

日本1945年造的“浮沉特火点”一型,基准排水量500千克,武器装备是25mm口径的机关枪一座,需要两人操作,形成一座机动的水上碉堡和火力点。不过这款装备已经成为现在的网红,被网友们玩坏了,所以被誉为巡洋盆,淫座号。


三,德国拐弯枪管

德国人在二战时没有看中国的抗战神剧,不知道打枪是抖动抢一甩就能让子弹拐弯,所以才发明出个这样的武器。不过悲催的是枪管的寿命只能发300发子弹,一场战斗估计都换几根枪管,还是不如怎么抗战神剧里的神枪手来的牛。


二、军犬炸药包

这本来是完美的自杀性爆炸武器,是苏军对付坦克的完美大杀器。可是谁都没料到,苏军用汽油来训练军犬,是有效果,但是德军换成了烧柴油时,军犬带着弹药回到自己的阵营来开轰,搞得自己差点全军覆没,这也算是奇葩中的极品了。


其他奇葩武器,很多问答主都已经回答了,我就不一一重复了,先列举这么多先。


盛唐豪歌李艺泓


二战后期,日本人在太平洋战场被美军一顿狠削,才忽然间明白过来:再这么下去,老家就要被灭了!

于是,赶紧抽调兵力回家。这还不够,当时已经打穷了,先进武器是没法造了,随便整点儿吧……

(德军“铁拳”)

为了对付坦克,德国有“铁拳”,美国有巴祖卡……日本有点穷,就弄个“手动版”的吧。

对,就是手里拿的“大号鱼叉”,战场上埋伏好,等美军坦克过来了,扎上去!

等等,有什么地方不太对,拿鱼叉这货怎么跑?——哦,就没打算跑。


但是,日本是岛国啊,四周全是海,要首先考虑对付美军舰艇!于是,真正的“鱼叉”出现了!

潜水员,拿着大号“鱼叉”,目的很明显,去捅美军的登陆艇,就像下面这样:

看,想象力多丰富,操作多简便……


但是,也不能全靠潜水员捅啊,那得培养多少潜水员?还是要有正面硬抗的武器才行。

讲真的,我不知道这个是真的,还是恶搞的作品。总之,看起来似乎有点脆弱,会不会一个浪过来就掀翻了?


至于这个,看起来包的还是很严实的,就是不知道打仗的时候能不能看到前面,会不会掀开盖子才发现自己当了俘虏……


这是扶桑号战列舰,看着怪怪的。

不太懂军舰,但是总有一种冲动,把上面的“违章建筑”给拆了……


七追风


世界军事工业发展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各种新颖的武器都粉墨登场,令人眼花缭乱。这些武器中间有很多特立独行的设计,甚至可以说是“奇葩”。由于设计师们很多都天马行空,有一些仅有原型或者图纸的奇怪东西,但是真正投入过战场的就很少了。但是,我们主要的对手日本,就搞过很多这样的奇葩玩意,而且付诸实践了。这里列举两种。

第一种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歪把子”,大正十一年式轻机枪。它其实诞生挺早,是1922年定型成为日军标配武器的。说它奇葩,说它蠢,其实也太绝对了,大正十一年式的设计是按照军方的要求完成的,为了方便士兵贴腮瞄准把枪托做成弯的,为了和步枪弹夹通用设计了漏斗状的供弹机构。不过,这款武器的“槽点”在于想得挺美,真的用起来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漏斗状的供弹机构导致供给子弹复杂,而且经常卡壳;整枪太重,对于机枪手是很大的负担;实际射速较慢,而且声音太大,容易被对方当成靶子。所以,就连日本人自己也讨厌这款机枪,因为新的机枪跟不上生产才一直把大正十一式使用到战争最后。

第二种是热气球,没错,热气球。日军人员把炸药放置在热气球上,让其跟随气流飘到敌国领土上然后落地爆炸。为此,日军花费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但是,这种“武器”受到效果实在是太依赖运气了。飘忽不定的大风和途中的干扰,都让这种武器成了无用的东西。最后,它所创造的最大“战果”,就是美国一家去野餐的五口人了。


楠竹一


二战蠢得令人窒息的武器,基本上各国都有那么一些,这里说一下敦刻尔克撤退之后英国人搞出来的各种反坦克武器好了……

首先登场的是本土防卫军四人反坦克小组,这个小组中,两人装备撬棍,一人装备汽油桶或浸满煤油的毛毡,第三个人装备防风火柴和手枪,标准作战流程是,前两个人把撬棍塞进坦克履带,把坦克别停,第三个人上去把汽油泼在坦克上,或者把浸满煤油的毛毡铺在坦克上,由第四个人用防风火柴点燃——如果坦克乘员弃车,那么就用手枪将其击毙……

第二个是No.74反坦克手榴弹,也就是所谓粘性炸弹,这玩意主体是一个装有1.25磅胶状硝化甘油炸药的球形玻璃瓶和一个带5秒延时引信的木质手柄,玻璃瓶外侧包裹着一层针织品,而针织品上涂着厚厚的粘鸟胶,最外层则由两个半球形薄金属壳保护,金属壳在手柄部位用销子固定,使用时先拔出销子让金属壳脱落,露出粘鸟胶,然后拉着延时引信,用力把手榴弹投向坦克,玻璃瓶在坦克上撞碎之后,针织品就会粘在坦克上,而胶状炸药则随针织品蔓延在坦克装甲外侧,引爆后,爆轰可以炸穿1英寸厚的装甲,或者再更厚的装甲内部形成剥落飞溅——这也是后来碎甲弹的原理,应该说,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反坦克手榴弹,然而问题在于,这玩意身上涂满了粘鸟胶,投掷时一不小心就会粘在使用者自己身上取不下来,而且之前引信就会拉燃……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所以英国军械署和国防部坚决反对将这种手雷投产,然而这玩意得到了首相胖丘的大力支持,最终生产了250万枚,不过下发部队的并不多。英联邦军队曾经在战斗中使用过这玩意,为了怕这玩意粘在身上,这东西通常都是由老兵使用,而且根本不会用于投掷——壳体脱落后把这玩意置于身后和身侧都是非常危险的——而是直接把这玩意置于身前,怼到坦克装甲板上磕碎,确认没粘在自己身上之后再拉火……

装配金属壳体中的粘性炸弹,可以看到闪闪发亮的强力胶……

第三个是northover发射器,这玩意其实是个用少量黑火药发射AW型特种燃烧手榴弹——其实就是个加强改进型莫洛托夫鸡尾酒——的前装滑膛炮,这玩意用黑火药发射,火帽引火(好古老),最大射程275码(约251米),表尺射程200码(约183米),然而由于是用滑膛炮发射燃烧瓶,这玩意基本不要指望能打中什么东西……不过据说这玩意很受本土防卫军的欢迎,因为这是这帮退休老头手里唯一长得像大炮的东西……

northover燃烧瓶发射器——基本不要指望这玩意能命中啥东西……


DDG的老船坞


上次受邀答蠢萌意大利,这次就把同是一“轴”的蠢傻日本给大伙摆摆看。日本武器的蠢是一种作死的蠢,人都打傻了的“山炮傻”。

96式25mm机关炮

三联装版本在《男人们的大和号》中作为催泪悲壮的G点存在,实际上真是一款扯到天际的奇葩武器。96式有高达220-260发/分的最高理论射速,可实际上使用的却是15发的弹夹,人力装填。三联装的急速射4秒打完一个弹夹,换弹夹却要15秒。典型的1分激情,9分抽烟的代表。。。。

还有,为了“保障”持续射击的供弹,96式一组炮位需要高达9人操作!(1炮长、2炮手、6个装填手!)如此拥挤的站位,加上设计者竟然没有考虑安装防护盾(W君错觉认为难不成是日本人上战场有符?),战机来了随便几发航炮就是好收成。同时还在使用“斗眼打飞机”的机械瞄具,三挺机炮全靠炮长手中的光学测距仪和指挥棒。。。。。。这效率,蠢到家了!

9个男人搞1座。。。

装甲防空巡洋盆

是的,大家没看错!盆!还是上边提到的96式25mm机关炮为主要武器!这次是单联装,航速2节,成员2名(1个打炮、1个装填。。。)这家伙的性能大家可以看图脑补,名字也很日本---“X座”。

正直的W君还是要说一下,其实这是日本海军的水兵训练品,并不是真正作战“舰艇”。

龟式防弹壳

日本伊贺忍者的“隐身术”加强版,单兵防弹,防炮击的理想器具(设想)。但是准备装备部队时,“意外”发现该装备重量达到10公斤,加上其它装备,远远超出师团单兵装备15公斤负重的指标而作罢。假如这个装备真出现在抗日战场上,是不是又有除去“鬼子兵”以外的“王八兵”叫法。引人遐想啊。。。。

不知《龙珠》中的龟仙人是不是日本兵?

此外,还有“竹竿”反坦克炸弹(人力发动)、水下“特攻”水雷(人力发动)、“樱花”特攻机(人力发动)、季风气球炸弹等等武器。这种连自己都坑的蠢设计,让盟友意大利看得是懵圈的很。


军武数据库


世界第一蠢,沙俄的圆形军舰!



摘录数据:1870年,俄国海军部批准建造第一艘圆形装甲舰,1871年12月17日在圣彼得堡的加勒尼岛海军船厂开工,1873年5月21日竣工,被命名为“诺夫哥罗德”号。

圆形战舰诺夫哥罗德”号的船底为木质,外面包裹铜皮,船体直径为30.78米,吃水3.67米,标准排水量2491吨,最大排水量2671吨。俄土战争期间,它的姊妹舰“海军中将波波夫”号一起担任敖得萨、塞瓦斯托波尔和刻赤等港口、水道的防卫工作。


圆形战舰设计思路是完美的。

第一,它的吃水非常浅,不到四米。

这种吃水,可以让军舰轻松进出港口大部分水域,让它的防御无死角!

这是其他大型军舰不能做到的!

第二,搭载超强火炮

圆形的设计,让仅有2000多吨排水量的圆形军舰,2门280毫米巨炮和2门4磅(80毫米)炮和2门2.5磅(37毫米)炮。此外船上还装有12条撞杆鱼雷!

活力极强,相当于5000吨以上的巨舰。

第三,防御力很强

上甲板装甲厚70毫米,水线装甲带厚228.6毫米。其露天炮塔位于船体中央,周围有70毫米厚的装甲护壁。可以匹敌当时的装甲巡洋舰!


数字上,圆形军舰极为了得,然而它只是个笑料!

实战中,圆形船底根本经受不住任何风浪,只要浪高超过一米,军舰就会剧烈颠簸,根本无法瞄准。

更搞笑的是,一旦军舰遭遇激流,还会出现高速的旋转,就像飞盘一样,直到所有船员呕吐!

即便在平静的湖面航行,只要一开炮,军舰又会迅速旋转,就像旋转木马一样。

最终,只生产了2艘就停止后续计划。这2艘也从未打过仗!

脑残的设计


萨沙



意大利这个卖萌小飞机表示,你说啥还有比它更垃圾的东西吗?

就是拖拉机都比它快。...

要是他是你的敌机,你下得了手吗?

你真的下得了手。击落这个萌货吗?

再延伸一下意大利这个卖萌小飞机的相关知识吧。意大利这个飞行酒桶是世界上第一款采用内置式涵道的飞机

但是呢,由于这个发动机功率的问题,所以速度非常非常的差劲。甚至于拖拉机都要比他快点。然后日本的意大利的喷气式发动机前期探索,也就死到这儿了。(你没看错,这个卖萌的飞行酒桶还真和,喷气式发动机有点关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