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聚會回歸理性的思考


關於聚會迴歸理性的思考​人生旅途中難免會留下一段刻骨銘心或者苦難深重或者輝煌耀眼的歷史。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對於人生曾經的歲月。應該如何評價如何得到心裡的慰籍。是許多人面臨的問題,也是要回答的問題,是以一種什麼樣的思想與心態參加,這不光是參加與不參加的問題,其實我們參加的過程就是相互學習的過程。

在經濟條件匱乏的年代,出生在50年代後期的人逐漸進入到老年人的生活。有的成為接送下一代的,帶工資的保姆。年輕時代國家,包括家庭生活拮据。讓那個時代人,無論是經濟的還是情感的還是故往的故事。深深的埋在心裡,加上生活的擔子以及社會與家庭的責任,沒有這部分人個性的張揚。

因此,過去只有大學生的聚會,變成了各種年齡層次的聚會。有戰友聚會,發小聚會,年少輕狂,老年花甲暮氣不足。但不管如何對於過往的故事,總是要有一個交代似乎是多數人的選擇。

我們近期看到聚會視頻有女士在讀文稿時,滑落到地板上,可能是事情突然,在場的大家,並沒有注意也沒有及時與適合的救助。視頻中話外音:倒地的女士手指產黑。也有網上播出,聚會喝酒時,過量飲酒最後因勸酒過當,有人逝去。結果鬧到法院,賠錢了之。 前車之鑑,必須面對,也一定要注意避免。

本來聚會是一件高興的事,特別是分別後天各一方。積累了許多人生的經歷與經驗,其中有辛酸苦辣,確實想與過去曾經的戰友朋友發小同學述說。了結思念與相思之情。就像歌詞裡說的:真的好想你! 人生就是一盞燈,走過黑暗中的照耀也會有黑夜的導航指引前行的航標。但無論我們處在各方都會有閃燿的時光。停下職業腳步的時候,總結與分享是一種感覺一種理解一種感動是一種交流……正像許多人總結的一樣:官大官小,退休後一樣,不管正部副部,就是貧民百姓都是一樣。只要身體健康都能享受生活的陽光,否則,只能是你睡你的,我睡我的,因為沒有了信號。

人生就是要有一種坦然一種格局。過去年少輕狂知道甚少,但後天的歷練與苦難可能讓人們有了許多的經驗與沉穩。正如古人說:50歲知天命,也就是如此。 所以花甲之年正是還能跑的動的時候。去多參加一些屬於我們自己曾經過往的事業與故事的人物。去總結去學習去下一盤沒有下完的棋。

大概能夠組織大家聚會的人,多數還是有些激情與熱心之人。面對過去的甚至幾十年前的朋友,建議還是要根據大家身體健康的情況。在保證安全的基礎上,制定一些有意義的活動,特別是當地的人文歷史文化結合天氣與景色,通過事件文化旅遊的結合。是一種很好的方式。其實這個年齡了應該留給自己一些時間。那也是我們曾經的歲月與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