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高!八百宗土地流拍背後的真相

創新高!八百宗土地流拍背後的真相

今天的颱風“山竹”好凶猛,廣東那邊的同胞務必注意好人身安全。

雙休日的尾巴,和大家聊聊房價。

一、

最近比較火爆的一則新聞,2018年1月至7月,全國已有近800宗土地流拍,按這個進度下去,全年流拍1000宗以上肯定沒問題,預計將比第二高的2011年515宗多出一倍。

為什麼開發商突然不拿地了?

土地流拍,背後預示著房地產企業資金鍊緊張。

有的人會很詫異,今年國家一直在放水,為什麼開發商資金還是很緊張。

前面我說過,今年的餘額寶收益一直在下降,天弘餘額寶七日年化從年初4.4%跌到現在只有3%左右。

國家放水銀行確實獲得了信貸額度,但是目前市場上放貸邊際利潤很低,特別是中小企業,壞賬率過高,風險與收益不成正比,所以銀行不願意放給中小企業。

既然不願放給企業,那麼更加傾向於哪類資產?

一個是房貸,一個是國債、央票、同業存款等風險係數極低的資產。

雖然銀行想放房貸,因為風險低利率尚可,但是嚴厲禁止信貸資金大量流入房市,銀行額度,那麼資金就只能流向國債、央票、同業存款這類。

一種資產買入的人多了,價格就下降了,所以餘額寶這類以相關資產為標的的貨幣基金收益也不行了。

同理,銀行不給企業足夠額度,開發商融不到資金,自然就沒有錢去拍土地。

另外,土地流拍還預示著房地產企業對於未來樓市的走勢展望堪憂。

開發商的錢其實大多都是借來的,融資渠道一方面來自於銀行,另一方面還來自於信託和私募等機構。

既然銀行授信緊縮,那就只能去找私募和信託,但此類機構找資金成本也在攀升,一線房地產企業融資利率甚至高達年化15%以上。

假如開發商樓面綜合成本是3萬/平,這意味2年後,樓盤售價至少要達到4萬以上才能盈利,否則利息成本都夠吃一壺。

因此開發商如果不看好後續樓市上漲,而又覺得當下地價偏貴,自然就會停止拿地。

房地產企業資金鍊緊張疊加對樓市走勢的不確定性,導致了創歷史新高的土地流拍。

二、

你仔細觀察一下房價數據會發現,根據統計局數據披露,8月份一手房房價還是普漲的,70個大中城市僅廈門跌了。

但是安居客披露的二手房的房價卻已經開始回調,如下是部分一二線城市的二手房價數據:

創新高!八百宗土地流拍背後的真相

創新高!八百宗土地流拍背後的真相

創新高!八百宗土地流拍背後的真相

創新高!八百宗土地流拍背後的真相

創新高!八百宗土地流拍背後的真相

創新高!八百宗土地流拍背後的真相

創新高!八百宗土地流拍背後的真相

拿寧波舉例,根據當地市房產市場管理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市區二手住宅成交最高的月份是4月份,當月成交套數高達10323套,但之後持續走低,到8月份,竟然跌落到了4700餘套。

為什麼二手房價格在跌,一手房價格卻在漲?

因為一手房目前是政府限價,而並非市場決定價格。

比如杭州有的地方二手房賣到5萬,而一手房只要4萬,價差高達20%,那麼一手房就包含一層安全墊,這個安全墊直到倒掛消失之前,都能保護一手房價格不下跌。

但二手房就沒那麼幸運了,其價格取決於真實供需關係,現在之所以價格開始下跌,主要是需求出了問題。

關心樓市的朋友應該都知道,現在銀行對二手房放貸的限制非常嚴格,很多銀行不但不接受二手房公積金貸款,買二手房甚至也要五成首付。

為什麼對二手房如此不友好?

因為一二手房的倒掛,剛需都想去參加搖號買新房而不是二手房,新房貸款銀行都是和一些開發商長期固定合作,貸款額度本來就供不應求,又怎麼會願意去接散戶二手房的貸款?

二手房銀行信貸供應資金不足,進一步壓制了二手房的價格與成交量。

另一方面,貨幣化棚改的資金投放也是迅速下調,今年2月份還高達1500億,到18年8月的數據只有91億了,只剩個零頭。

創新高!八百宗土地流拍背後的真相

拆遷戶本就是二手房的主力購買群體之一,手頭拿不到政府補貼的現金,自然會間接抑制二手房市場的交易。

所以當前二手房出現回調以及土地流拍,核心原因都來自於錢不足。

對於大多數城市而言,現在二手房想要出手,少則一兩個月,多則四五月,流動性風險非常大。

因此現在要不要買房?

我認為未來兩年房價橫盤陰跌的概率較大,如果剛需一族就考慮相對知名品牌地產商的新房就好(由於政府限價,很多開發商精裝修房已經開始偷工減料,儘量選擇知名開發商,降低這一塊風險),對於倒掛厲害的地區,會比二手房便宜不少。

如果是炒房客,當前M2增速已低至8.2%,而銀行利率上浮10-20%後也接近6%,疊加房產稅推出箭在弦上,加槓桿投資房產的風險不確定性極大,建議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