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江榨菜就啤酒,騎上摩拜遛一遛」,你被消費降級了嗎?

“烏江榨菜就啤酒,騎上摩拜遛一遛”,你被消費降級了嗎?

消費活動與我們的真實需求無關,它是一種更為複雜的社會學系統,生產慾望,構建人設。

——鮑德里亞《消費社會》

今年流行的熱詞是“消費降級”,和以前“階級固化”、“中年危機”一樣,反映出社會大部分人的焦慮。

事實上,有消費降級嗎?陳大龍說他沒有,因為他在北京月入都沒過萬,本來就處於社會底層,消費降無可降。

“烏江榨菜就啤酒,騎上摩拜遛一遛”,你被消費降級了嗎?

說完這句話,陳大龍拿出涪陵榨菜就說,看到沒,我吃的榨菜依然是名牌。現在一份素菜要10塊錢,我一份榨菜可以吃兩頓,這就是省了20塊錢。

可是你以前都是兩天一頓小燒烤,太和板面加雙蛋的人啊!我唏噓不已。

01

是真的消費降級

其實不管大龍說的多風趣,我知道社會上的大多人是真的“消費降級”了。

大美一年前的朋友圈裡全是網紅爆款化妝品,美妝博主讓買哪個就買那個,現在只挑自己喜歡的口紅。從“弱水三千”到“只取一瓢”,不是因為她工資低了,而是錢經不住花了。

李二寶有個7歲的女兒,去年暑假給孩子3200塊錢報了英語口語班。今年他告訴我,女兒還想上,但是他只在某軟件上180元給孩子買了一份英語口語課程。說起這個時候,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有點無奈。

“烏江榨菜就啤酒,騎上摩拜遛一遛”,你被消費降級了嗎?

馬未文前幾天和他女朋友吵架了,談戀愛中小吵架本來沒什麼。可讓他生氣的是,說好了週末回家一起吃吃零食,在某視頻網站看看電影的。吵架之後,女朋友竟然把視頻網站VIP賬戶密碼改了。他沒捨得自己再開通一個,到現在都感覺很委屈。他和我聊天的時候說,他也不懂,以前總去電影院看電影也覺得不花什麼錢,怎麼現在連個視頻網站VIP都要和女朋友置氣。

他們的錢都經不住花,或者捨不得花了。大美其實是因為房租漲了幾千,二寶是老婆懷孕了馬上生二胎,而馬未文和她女朋友計劃著存錢結婚。每個人“消費降級”的原因不盡相同,但所有的種種都是對未來的憂慮。

“烏江榨菜就啤酒,騎上摩拜遛一遛”,你被消費降級了嗎?

正是在這種憂慮迷霧下,遲遲看不到解決的辦法,所以只能埋頭苦幹、省吃儉用。

本來去健身房的朋友們,開始在家裡的瑜伽墊裡伸展臂膀;

計劃去歐洲遊的人們,好像在泰國也能體驗異國風情;

家裡的裝修風格開始從華麗精美開始變成簡約易用;

談生意從以前喧鬧的星級酒店變成了安靜的咖啡廳。

整個社會的生活方式開始變得“佛性”,空即是色,色即是空。

02

消費降級是觀念升級

“消費降級”成為熱詞其實不是今年的事情,人們近幾年也一直有提到。以前一直帶著些揶揄自嘲的口吻,到了今天就感覺實打實的難受了。

“消費降級”的問題其實一大部分還是源於房價。人們安居樂業的基本條件就是“吃喝住行”解決好,而房價飛漲的速度卻使“住”的問題越來越大。不僅買不起,現在各大城市房租激增,很多人面臨著租不起的境地。

人們在“住”上沒有辦法,只有在“吃喝行”上再精簡一點。

所以“烏江榨菜就啤酒,騎上摩拜遛一遛”不是一句玩笑話,而是“消費降級”後的真實生活方式。

但是高房價大多是各大城市的問題,說整個社會都在“消費降級”其實並不準確。

甚至這種“降級”是在“消費升級”下的降級,按照馬斯洛需求理論來說,在以前國家經濟發展尚未解決人民溫飽問題的情況下,人們更多的需求在於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

“烏江榨菜就啤酒,騎上摩拜遛一遛”,你被消費降級了嗎?

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的消費無非就是吃喝用穿等物質型消費,而如今人們有了更多的生存資料,

消費結構開始向發展資料的服務型消費上轉變。

所以你會發現,人們下館子由最初的便宜能吃飽開始去服務較好的餐館,食物倒是次要的。所以“海底撈”這幾年的火爆不僅是食物的好吃,人們更看重的還是它的服務。

最初網絡不發達的時代,人們上網要去那些環境差、機器配置低、消防安全不到位的“網吧”去,忍受滿大廳的煙味。而如今“網吧”已經快消失匿跡,不轉型為環境優雅、機器配置極高甚至帶有點餐陪玩服務的“網咖”,就面臨著倒閉。

人們趨向於服務型消費後,追求生活品質的同時,也不再盲目地去追求高端大牌。所以近兩年主打“大牌品質,平民價格”的網易嚴選、名創優品開始大行其道。

“烏江榨菜就啤酒,騎上摩拜遛一遛”,你被消費降級了嗎?

所以人們憂慮的“消費降級”的背後實為消費結構和觀念的升級,人們大可不必如此憂慮。因為隨著國家經濟的放緩,現在還不是至暗時刻

《京城消費降級實錄》有段話讓我印象頗深,在這裡摘抄出來與大家共勉之。

不要焦慮,不要憂心。遙記三五年前,人們還在紛紛懷念2005的好時光——房價尚在低位,各種小企業朝氣蓬勃,股市正蓄勢待發,誰都有發財的可能,誰都沒有察覺眼下的時代,正是最好的時代。

等再過三五年,我們,也會悠悠嘆出一口氣:記得2018年嗎?那時的一切,彷彿也沒那麼糟糕。

- END -


作者丨楊語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