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社科論壇——鄉村振興高峯論壇在諸城召開

9月26日,由山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和大眾報業集團(大眾日報社)聯合主辦,中共諸城市委、諸城市人民政府承辦的山東社科論壇——鄉村振興高峰論壇在諸城舉行。山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黨組副書記、副主席周忠高出席會議並致辭,大眾報業集團黨委常委、副總編輯王修滋主持會議並作總結講話。

周忠高認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開放以來,山東創造了不少農村改革發展經驗,貿工農一體化、農業產業化經營就出自諸城、濰坊,形成了“諸城模式”“濰坊模式”“壽光模式”。濰坊市和諸城市有改革創新的優良傳統,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圍繞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加快縣域經濟發展,堅持問題導向,積極探索創新,相繼創造了商品經濟大合唱、貿工農一體化、農業產業化、中小企業產權制度改革、農村社區化等一系列享譽全省全國的經驗做法,為我省和全國農業農村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他指出,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是關係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全局性、歷史性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山東是農業大省,素有“全國農業看山東”之說。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發展高度重視、寄予厚望,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代表團發表重要講話,要求山東充分發揮農業大省優勢,推動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6月份,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時再次強調,要把脫貧攻堅戰打好打贏,紮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這是總書記交給山東的重大政治任務,為我們做好新時代“三農”工作,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指明瞭方向、提供了遵循。他要求,全省社科理論工作者要以本次研討會為契機,堅持問題導向,聚焦我省農業發展現狀“對症下藥”,緊扣農村實際、農村資源基礎和產業、人才、黨建基礎研討問題,進一步提升現代農業發展水平,在破解農產品供需結構性矛盾、培育農業發展新動能、推進農業結構調整、綠色發展、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等方面,不斷進行技術創新和理論創新;要充分發掘齊魯優秀文化資源,把優秀農耕文化融入鄉村生產生活,構建良性鄉村文化生態;要加強現代農技人才培養,加大現代農業理論和農技知識的普及力度,引導廣大農民創新生產生活方式,讓最新的農業農技理論知識在生產生活中落地落實,紮實推動“五個振興”在齊魯大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國家發改委農村經濟司原巡視員、中國投資協會農村農業委員會會長鬍恆洋,農業農村部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陳良彪,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鄉村公共服務研究創新團隊首席研究員黨國英,東亞智庫首席經濟學家、北京凱德現代農業科技研究院執行院長李繼凱,山東省委政策研究室農村政策處副處長王臻,青島農業大學副校長牟少巖教授,山東財經大學農業與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王蔚教授,對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從鄉村振興以及五大領域再升級與融合發展等方面,聚焦我省農業發展現狀“對症下藥”,緊扣農村實際、農村資源基礎和產業、人才、黨建基礎進行了深入研討,為破解農產品供需結構性矛盾、培育農業發展新動能、推進農業結構調整、綠色發展、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等提出了許多建議,為“諸城模式”現場把脈問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