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下的麵包店關門了,它倒在了新零售的黎明前

樓下的麵包店關門了,它倒在了新零售的黎明前

今天路過樓下商場裡的麵包店,裡面空空如也,也就是在一週前,還在這個店裡購買過麵包,但短短几天之後,就已經物是人非,一家店面的關張,也就是又一個創業者認賠出局,也許他不再選擇創業,也許轉換了跑道,繼續自己未完成的創業夢想。

如果這件事情發生在幾年前,可能大家見怪不怪,畢竟前些年,實體店讓電商逼到了牆角,大量的實體店經營困難,再加上步步高昇的租金和人工成本,出現了大批實體店倒閉的現象,甚至很多人都驚恐的喊出了:“實體經濟要被電商所顛覆”。

但幾年下來,雖然電商在社會零售總額的比例在不斷的提高,但截至目前,也僅僅佔據了五分之一多一點,絕大部分的江山還是在實體店手裡。反過來,由於線上流量的成本逐漸增加,原本擔心被顛覆的實體店,突然一夜之間成了香窩窩,遭到了以BAT等巨頭為代表的資本的哄搶。

在新零售的大潮下,原本傳統零售的超市、便利店等成為了優質的力量入口,原有的實體店資源不僅被資本一搶而空,還各自開除了雄心勃勃的開店計劃。很多地方的店鋪租金在沉寂了很多年之後,突然有一鋪難求了,轉手費也變得異常堅挺。

因此,看到這家麵包店就這樣悄然關張,還是為它扼腕嘆息,作為一家根植於社區的麵包店,其實它還是有很多的機會生存下去的,甚至還可以活得更好。

首先,他可以通過特價產品的促銷,將整個社群的用戶全部吸到自己的私人微信號上,這個其實很簡單,只需要推出一個關注公眾號1元買麵包的活動就可以了。把社群的用戶吸到微信號之後,經常可以推出一些促銷活動,並提供送貨上門的服務,牢牢的吸引住本社區的用戶,這樣起碼能夠解決日常的收入問題。

當然,只是提供日常的麵包銷售問題,還無法解決收支平衡或者盈利問題,還要增加一些服務內容。這家店的店面面積還是比較大的,可以在裡面圈出來一個區域,用作生日會的場地,給本社區的用戶免費提供生日會的場地,甚至可以免費進行簡單的佈置,但前提是要在本店定生日蛋糕。

除了生日會場地的服務之外,現在孩子們對於體驗還是非常有興趣的,還可以推出一個麵包、餅乾、蛋糕的烘焙體驗活動,例如每個孩子可以收費69-99元不等,這樣可以讓孩子們品嚐到自己親手製作的麵包、餅乾、蛋糕,這個在沒有增加任何成本的前提下,可以提高店面的營業額。

這部分產品和服務還僅僅是服務本小區住戶的,但附近還有一些寫字樓,還可以在美團、餓了麼等平臺上,推出一些麵包、糕點和飲料組合的下午茶,這樣除了拓展住宅用戶之外,還可以開拓寫字樓的市場,用有限的產品,開拓更大的銷售和服務市場。

以上這些還都是自己銷售,同時還可以將製作好的麵包,分銷到附近的小超市、小便利店,甚至是早餐店,在1-3公里範圍內,發展一批分銷商來為自己銷售,只要產品品質有保障,還是會有些銷量的。

如果這家店面能夠把以上的這些手段都能夠發揮到極致,估計不僅不會倒閉,可能還會活的很好。

因此,現在做實體店,不僅僅要有好的產品和服務,必須要學會多種引流手段,客戶線上維護方法,學會微商裂變思維,甚至是全渠道銷售模式,現在的小店經營不僅僅是小店那麼簡單,因此一些巨頭開出的店面,要技術有技術,要資金有資金,要品牌有品牌,因此,經營單店的經營者必須把自己打造成多面手,或者是超能小店主,只有這樣,才能在這樣的殘酷的競爭中,生存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