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你所不知的公安烈士遺屬,爲了忘卻的紀念

走近你所不知的公安烈士遗属,为了忘却的纪念

歲月匆匆,思念無盡

走近你所不知的公安烈士遗属,为了忘却的纪念

【人物名片】

湯國華,1975年出生,龍游人,1996年7月畢業於浙江公安高等專科學校,同年8月到龍游縣公安局工作。2003年2月9日犧牲,同年12月,被追授為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雄模範稱號。2004年,被民政部授予革命烈士。

回放

2003年2月9日,正月初九,星期日,人們還沉浸在春節的喜悅裡。


上午8時30分許,龍游縣公安局刑偵大隊已經忙碌起來,早早趕到辦公室的湯國華埋頭寫著一份刑拘人員報逮捕的材料。“快,有案件!”刑偵大隊副大隊長饒明林接到一個電話後大聲地喊。湯國華立即放下寫了一半的材料,和饒明林一起鑽入警車。


湯國華是出了名的林沖式人物,幹什麼事情都喜歡衝在最前面。去抓捕現場的車上,饒明林簡單介紹案情:早上興龍旅館發生殺人搶劫案,犯罪嫌疑人帶著被害人還擊時留下的刀傷逃跑。


一條血跡隨路延伸,順著血跡,湯國華和饒明林穿弄堂、過田野,一直追到浙贛線鐵路邊上。這是一段筆直的鐵路,鐵路兩旁是密密的夾竹桃防護林。


呼嘯的列車每隔幾分鐘經過一輛,湯國華一路低頭尋著血跡。突然,不遠處一個身影快速地越過鐵軌往對面跑去,饒明林聽到湯國華一聲大喊“在這裡!”


這竟是湯國華留下的最後一句話!專注的他竟沒有注意到,身後一輛列車已經鳴著汽笛越駛越近!也許他已經知道危險的靠近,但這是一個僅有零點幾秒的決策選擇:是讓列車過去,讓犯罪嫌疑人逃跑,還是快速越過鐵軌去追捕?


沒有人知道湯國華在那零點幾秒時間內的想法,饒明林卻是真真切切地聽到“嘭”的一聲巨響……


2003年,公安部追授湯國華二級英模稱號。2004年,民政部授予湯國華為革命烈士。

(一)

今年70歲的湯如清、陸愛琴老人,永遠也不會忘記2003年2月9日下午,他們正高高興興地準備全家人元宵節的食物,這個是大兒子喜歡吃的,這個是小兒子湯國華喜歡吃的……大兒子大媳婦在身邊,務農打工;小兒子在龍游城裡做警察,在農村,把子女培養成大學生、國家公務員,是一件榮耀的事。


雖然小兒子在城裡成家立業,但老人造兩層樓房子分家時,還是按照兩個兒子一家一半房產的農村傳統,小兒子總要回來,要給他一家留吃飯睡覺的地方。


“叔叔阿姨,領導讓我們來接你們去公安局。”來人是當時湖鎮派出所的教導員和所長,他們臉色凝重,不願多說詳情。


莫非國華出事了?老人家扔下手裡的活,慌慌張張上了警車。


看到兒子的遺體,老人家幾次哭昏


時隔多年,誰也不敢在老人面前多提湯國華犧牲的事,好像湯國華去外地出差,遲早要回來的。


“這些年,只要逢年過節,淑綺和媽媽都會回來,特別是過年,都會給我們買新衣服……”老人說。


2017年,湯如清、陸愛琴決定用撫卹金給孫女淑綺造一間新房子,要氣派要響亮要舒服,讓孫女想著經常回來住。


“政府對我們很好,撫卹金也夠用了……”老人說。的確,老人什麼都有,家門口的菜地裡番薯、豇豆、茄子陸續成熟,小池塘裡魚兒歡蹦亂跳,地上散落著栗子樹上掉下的果子……


“派出所的民警經常來看我們,像社區民警小李,前幾天還送我去醫院,給我送藥……逢年過節,局領導也來看望我們。”老人很知足。

走近你所不知的公安烈士遗属,为了忘却的纪念

(9月18日下午,湖鎮派出所教導員錢望和社區民警李哲毅一起,看望湯國華爸媽。指著新建的房子,老人說:國華走了,我造這房子是給他女兒的……)

(二)

我爸爸犧牲的時候,我才3歲,幾乎沒有印象了。”19歲的淑綺,說到爸爸湯國華,還是止不住淚水。


“好像是上幼兒園,看到別人有爸爸接送,我沒有,我問外婆和媽媽,他們說,爸爸在天上。我不乖的時候,他們會說,爸爸在天上看著我。我還想我爸爸原來是飛行員。直到某一天,我突然意識到,我爸爸永遠不回來了。”


後來,小淑綺總要媽媽和外婆講爸爸的故事,有時她拿出和爸爸的合影和有限的幾盒錄像看了一遍又一遍,爸爸抱著她,爸爸教她走路、學說話……爸爸給她買了許多玩具,那隻“史努比”大絨布狗至今放在櫃子上……


每年清明節,媽媽都帶著她去公墓,祭奠爸爸;學校也組織同學去掃墓,有的同學安慰她,有的同學會悄悄議論一番,對年幼的淑綺來說,別有一番滋味。


淑綺所在的高中是龍游重點高中,學習成績在中等以上。“我爸爸是警察,我也要跟他一樣……”淑綺說出了她的心願,此時,她的臉上露出了甜甜的微笑。

(三)

“我後悔啊,如果攔著他,不讓他上班,事情就不會發生,”在龍游縣公安局交警大隊,三級警督柴豔芬眼淚撲簌簌地滾落,“那是星期天啊,女兒身體也不舒服,嚷著要爸爸陪。”


和湯國華認識時,柴豔芬在信用社工作,湯國華是特警,信用社是他的轄區單位,“雖然他是農村出來的,但我媽媽一看就喜歡他,說他踏實。”柴豔芬說,因此全力支持他的工作。


“這些年,我一直以為那天是一個夢,睡一個晚上,他就會回來的”。湯國華犧牲的那段日子,柴豔芬精神恍惚。女兒上機關幼兒園,一個學期的學費要3000多元,她很難承受,“當時的撫卹金也不多,要做長期打算……”


在各級領導的關懷下,2006年,31歲的柴豔芬穿上警服,現在作為交警大隊民警,在縣行政服務中心交管窗口工作。


“如果說心願,那就是讓女兒也穿上警服,像她爸爸那樣。”柴豔芬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