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就要守護公眾平安

“公安,就要守護公眾平安”

——湖北荊州公安縣抗疫戰線女民警的故事

【一線抗疫群英譜】

光明日報武漢一線報道組

不懼風雨、堅守一線。3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武漢考察疫情防控工作時,用這八個字肯定了公安幹警等群體的戰疫奉獻。

近兩個月來,湖北荊州公安縣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鬥湖堤中隊袁軍民始終堅守在自己的一線——在執勤卡點,在分管小區,也在中隊的“後勤保障崗”上。袁軍民所住的小區為混合小區,人員結構複雜,疫情管控由鬥湖堤中隊負責。袁軍民主動請纓“上崗”。為了儘快摸清所有居民情況,她挨家挨戶上門登記。她建立的小區微信防控群,很快也成了“居民生活保供群”,東家沒米、西家沒油、病患購藥……不論誰家有事,群裡都會有人提醒:找袁姐。

耐心周到的袁姐,“黑臉”時毫不退讓。正月初五,一位居民開車回到小區,袁軍民迎上去,請車內3人測體溫、登記。“都是熟人,不用這麼多事吧。”駕駛人不以為然。袁軍民勸告未果,較起真來。她拿出防疫指揮部文件:“疫情是要命的,我是對你們負責,更是對小區幾百號居民負責。不測體溫,不許通過!”看著她漲紅的臉,駕駛人不好意思地下車配合。事後,他在微信群裡自嘲地講了這件事,表示對“袁姐”服了氣。漸漸地,袁軍民成了小區的“網紅”。

在中隊忙碌時,袁軍民也為年輕的民警們心疼。她看到整天在封控卡點執勤的他們無暇回家,在辦公室頓頓吃泡麵。想到家裡還有一些臘肉、雞蛋、蘿蔔青菜,她轉身取來,在中隊食堂為大家做起了飯菜。此後每天,她都利用小區管控的閒暇,為一線執勤民警做好盒飯。

隨著疫情延續,一些民警連續20多天未下火線,極度疲累。袁軍民決定:頂上去,充實執勤力量。在她的提議下,幾位從事內勤工作的女警向中隊領導提交請戰書,堅決要求上卡點執勤。2月21日,雨中,她們如願加入了中隊成立的“女警突擊隊”。從此,袁軍民更忙碌了。她把秘密埋在心底:70多歲的老父親身患尿毒症,一週須做三次透析。為了公事家事兩不誤,袁軍民只能一再壓縮自己的休息時間,兩個月來,幾乎沒睡過一個完整的覺。

公安縣公安局經偵大隊女警熊豔,在處理辦公室繁雜事務的同時,主動申請上卡口執勤,每次一站就是12個小時。2月28日,氣溫驟降,冒雨執勤的熊豔遇到一對焦急的年輕夫妻。一問才知,小夥子家住荊州,患有嚴重腎病,春節前回公安岳父母家過年,卻遇到封城。現在,他帶來的藥已告罄,無法在市面上買到,想回市區治療,卻沒有返回證明、沒有車輛,一籌莫展。

“我送你們!”熊豔毫不猶豫。辦好相關手續後,她開著自己的車,連夜把病人送到荊州醫院。返回時,因為路況不熟、處處封堵,她足足開車轉了四個多小時,才深夜歸家。

41歲的公安縣公安局警務保障室女民警甘偉,是傳說中為同事們打造“最硬鱗甲”的人。從1月22日起,甘偉就爭分奪秒與時間賽跑,多方嘗試為民警們購買防護物資。當地所有醫藥公司和藥店均是口罩售罄、防護服無貨,這讓甘偉心急如焚。每次千辛萬苦協調好一批物資後,甘偉都會立即開車趕到廠家倉庫,火速運回物資,分發到一線幹警手中。

一次,她和同事開車趕往仙桃接運防護服。由於廠家處在疫情嚴重地段,她的車進不去,廠家的車也出不來。經與當地公安機關反覆溝通,廠家把貨拖到路邊,她和同事步行過去,把一箱箱貨物搬回車上。前後折騰了近5個小時,深夜才回到倉庫,又打起精神整理分發,直到東方既白。“我既是駕駛員,又是聯絡員,還是搬運工。”她笑著說,用充足的物資保障,為一線民警撐起安全屏障,她為此自豪。

這樣的女警,不是一個個,而是一批批。她們活躍在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戰場上,用愛與力量,為家鄉人民織就一張堅韌而細密的保護網。用她們的話說,“公安,就要守護公眾平安”。

(光明日報武漢3月12日電 報道組成員:光明日報記者蔡闖、王斯敏、劉坤、安勝藍、晉浩天、章正、李盛明、張銳、張勇、姜奕名、盧璐 光明日報見習記者陳怡 光明網記者李政葳、季春紅、蔡琳)

《光明日報》( 2020年03月14日 04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