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18人!日本人爲啥頻獲諾獎?背後的這些教育啓示令人深思

18年18人!日本人为啥频获诺奖?背后的这些教育启示令人深思

憑藉在癌症免疫治療方面的貢獻,日本京都大學教授本庶佑與他的美國同行詹姆斯·艾利森10月1日分享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本世紀以來,算上少數後來取得美國國籍的日本科學家,獲諾獎的日本科學家已有18人,相當於每年誕生一位諾獎得主。

18年18人!日本人为啥频获诺奖?背后的这些教育启示令人深思

2001年,日本出臺了第二個科學技術基本計劃。該計劃雄心勃勃地表示,要在50年內拿30個諾貝爾獎。按照目前的情況推算,日本這項諾獎計劃有可能成為現實。

據悉,本庶佑系第26位獲得諾貝爾獎的日本人,也是第5位獲得生理學或醫學獎的日本人,現年76歲的本庶佑為治療癌症造新藥作出了顯著的貢獻,他在自己的實驗室中得知了自己獲獎的消息。

新華社題為“又有日本人獲諾獎說明什麼”的報道分析,細觀日本不難發現,日本人連年斬獲諾獎,離不開日本對基礎研究長期穩定的支持、常存的危機意識以及對培養年輕科研人才的重視。

18年18人!日本人为啥频获诺奖?背后的这些教育启示令人深思

日本人為何能頻頻獲得諾貝爾獎?除了科學家善於自我反省和勤奮工作之外,日本的科研環境、評價機制以及經費保障等因素都功不可沒。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日本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大多有著相對美好的童年,喜歡親近自然、探索自然,喜歡閱讀、善於閱讀,而且父母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啟蒙和引導角色。

在接受學校教育過程中,這些獲獎者無一例外地打下了堅實的知識基礎,保持了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有優秀教師的引領和指導,得到了寬鬆而自由的學術政策的支持,並受益於科學合理的學術評價機制。

18年18人!日本人为啥频获诺奖?背后的这些教育启示令人深思

比如,新晉諾獎得主本庶佑之前在獲得國際科學大獎京都獎基礎科學獎項時曾說:“做研究不僅僅要埋頭苦讀。要通過好奇心來自我驅動,且要有勇氣面對挑戰。在我看來,這才是科學的起點。

名校君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日本諾獎背後的3個教育啟示,期待能帶給家長朋友們一些思考和啟迪。

1

接觸自然,萌生好奇心

“一個人在幼年時通過接觸大自然,萌生出最初的、天真的探究興趣和慾望,這是非常重要的科學啟蒙教育,是通往產生一代科學巨匠的路。”

18年18人!日本人为啥频获诺奖?背后的这些教育启示令人深思

從小體弱多病的大隅良典非常喜歡自然,採集昆蟲是一大愛好,他還是小學科學教材的編撰者。在他看來,讓小孩子們愛上自然、愛上科學,對世界抱有寶貴的好奇心,是一切的起點。

他小時候熱衷於飛機模型、半導體收音機的製作,夏天喜歡在小河裡撈魚、捕螢火蟲、採集昆蟲,手持網子在野外一走就是一天。採筑紫、野芹菜、木通、楊梅、野草莓,都能夠近距離感受自然的四季變遷。

抬頭看見滿天的星星可以很容易辨認出星座,銀河像地上的河流一樣奔騰。這些當時都沒有想過,但今天作為自然科學專業的分子生物學的研究者,這樣的體驗,也許就是一切的原點吧。

18年18人!日本人为啥频获诺奖?背后的这些教育启示令人深思

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下村修談及自己為何走上科學之路時,說:“我做研究不是為了應用或其他任何利益,只是想弄明白水母為什麼會發光。”應該說,對大自然和周圍世界保持一顆好奇心,是引領諾貝爾獎獲得者走進科研世界的直接原因。

1973年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江崎玲於奈有此感悟:一個人在幼年時通過接觸大自然,萌生出最初的、天真的探究興趣和慾望,這是非常重要的科學啟蒙教育,是通往產生一代科學巨匠的路,理應無比珍視、精心培育、不斷激勵和呵護。

18年18人!日本人为啥频获诺奖?背后的这些教育启示令人深思

從多位日本諾貝爾獎獲得者身上,我們也能看到他們親近自然、觀察自然的經歷。對2002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小柴昌俊來說,他最難忘的就是小時候在學校後山與同學追逐賽跑、拔農家蔬菜、肆意玩耍的那段時光。

雖然日本屬於島國,地理條件有諸多不利因素,但日本人往往對自己所處的自然環境懷有一種親近感、自豪感,對各種自然現象也比較敏感,這不僅反映到日常民俗之中,也反映在日本的文學藝術之中,如川端康成的《雪國》等小說。

日本的學校教育也很重視讓兒童親近自然,很多幼兒園和中小學會結合地理條件,因地制宜地保留了當地的自然特色。

2

在閱讀中引領成長

從幾位獲獎者的言談和著述中,明顯可以感覺到閱讀對於他們成長的重要意義,其中幾位更是因為閱讀而堅定了人生方向。

小柴昌俊在《我不是好學生》一書中坦陳,上小學時班主任金子英夫送他一本書——愛因斯坦著的《物理學是怎樣產生的》,使他對物理產生極大興趣,並最終走上物理研究之路。

18年18人!日本人为啥频获诺奖?背后的这些教育启示令人深思

1981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福井謙一在《直言教育》中寫道:“在我的整個初中、高中時代,給我影響最大的是法布爾,他於我可以稱為心靈之師,對我的人生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1994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大江健三郎從小就有抄書的習慣,他在書中坦陳:“為了讀書寫下很多筆記,並且持續這種讀書方式,成就了今天在此處的我。”

3

注重培養孩子自立精神

如果說閱讀是諾貝爾獲獎者之所以成功的內在因素,那麼良好的家庭教育則是必不可少的外部條件。

200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野依良治表示,他之所以立志研究化學,就是父親的影響。12歲時,父親帶他參加了一家公司的新產品展示會,新發布的一種從水、空氣和煤中提煉的黃色尼龍絲讓他覺得“化學實在是太神奇了”,從那以後他的生活已經離不開化學。

18年18人!日本人为啥频获诺奖?背后的这些教育启示令人深思

福井謙一受父親影響養成了刻苦讀書、勤于思考的習慣,他在書中寫道:“至於學習,父母倒是採取了不干涉的態度,一次也沒有講過‘要好好唸書’之類的話。但是,我家卻經常籠罩著令孩子不由自主地想去學習的嚴肅氣氛。”

與中國一樣,日本歷來重視家庭教育,但值得警惕的是,現在不少中國家庭的教育觀念在退化,過於側重對孩子物質上的滿足,或包辦了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大小事宜,孩子也常理所當然地認為父母的財產將來悉數歸自己所有。

18年18人!日本人为啥频获诺奖?背后的这些教育启示令人深思

日本雖然也不同程度地存在這種問題,但社會風氣和傳統價值觀還是促使家庭注重培養孩子的自立精神,從小灌輸不依靠父母的理念。

日本學生考上大學後,學費由父母負責,但學費之外的生活費要靠自己打工賺取,否則會受到同學和社會恥笑。小柴昌俊考上東京大學後,第一學期物理全班級倒數第一,就是過度做家教的結果。

18年18人!日本人为啥频获诺奖?背后的这些教育启示令人深思

日本人的教育方式值得我們深思,

除了教育體制和科研環境,

家庭教育也十分重要。

諾貝爾獎的含金量毋庸置疑,

日本諾貝爾獎獲得者的成長經歷,

也確實給我們上了一課。

也許我們仍有差距,

但這也是可進步的空間,

教育,從現在抓起,

願每個孩子,

都能成為家長心中的“諾貝爾”!

- END -

來源|京城教育圈

文章|名校君整理

名校君(Wechat ID: mingxiaojun0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