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惜自毀,只爲換取愛

There is only one kind of heroism, that is to see the true face of life and also to love it. (Romain Rolland)

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就是認清了生活的真相後還依然熱愛它。——羅曼·羅蘭

不惜自毀,只為換取愛

文 | 李雪

幾乎每個童年不幸的孩子都抱有這樣的妄想:只要我足夠慘,爸媽就能瞭解到我的痛苦了。自殘、自殺,把自己身體搞壞,學業事業搞壞,就為了讓父母意識到他們對你的傷害。

不惜自毀,只為換取愛

Stop it!別這樣了!

不惜自毀,只為換取愛

第一,父母不但不會因為你的自殘而意識到他們的所作所為,反而會把你釘在“有病”的恥辱柱上:看,我們如此愛Ta,為Ta付出一切,Ta卻這樣回報我們!我們太不幸了!

所以請不要再那麼傻的主動扛起“有病”的標籤。

第二,父母會吸食你的痛苦以獲得隱蔽的快感。當你被父母逼到自殘時,父母會感受到身心的釋放,快感甚至讓他們抑制不住嘴角上揚。所以父母經常抓住一件雞毛蒜皮的事情反覆逼孩子直到孩子崩潰自殘才行,就是為了吸食這口快感。

所以請不要再那麼傻地供父母吸食你。

那麼,有這樣的父母,可以怎麼做呢?

1. 如果你還在上學,儘量去住校。雖然大部分學校住宿環境確實不好,但也好過被父母吸食能量。

2. 如果你已經畢業,搬出去。你可能覺得自己沒有能力獨自存活,那只是能量被父母吸食的結果。沒有人吸食你,你會多出很多能量養活自己。

3. 如果你有穩定的覺知力,並且想有意識的鍛鍊自己的定力,那麼你可以嘗試,在父母歇斯底里又來攻擊你的時候,直視對方,面帶微笑,

不入戲,沒有敵意,也沒有要改變父母。

過程中可以輔以唸佛持咒,或者念你喜歡的箴言等,來幫助保持定力,讓先哲們的智慧加持你,超然於人間劇情之外。這是一條通往證悟的道,如果能做到,你會感恩父母給你這樣的修煉場,甚至對他們升起大慈悲心。

煩惱即菩提,當你保持覺知面對它的時候。

作者 | 李雪

心理學學者,從事心理學研究十餘年,創辦『初心心理』;暢銷書作家,著有《當我遇見一個人》亞馬遜與噹噹網有售。

新浪微博 @李雪愛與自由

文章插圖 | 電影《搏擊俱樂部》劇照與截圖

不惜自毀,只為換取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