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是翡翠產地,爲什麼鮮少有人收藏?

獨山玉出自南陽,於是河南成了獨山玉文化的發源地。

緬甸是翡翠產地,為什麼鮮少有人收藏?

獨山玉

藍田玉產於西安,於是陝西便為其建立了一座藍田玉文化博物館。

緬甸是翡翠產地,為什麼鮮少有人收藏?

藍田玉

和田玉產自新疆,它存在於歷史記錄中陪伴了中國幾千年。

緬甸是翡翠產地,為什麼鮮少有人收藏?

和田玉

在現代被譽為“玉石之王”的翡翠,它的產地我們都知道是緬甸,那麼為什麼緬甸沒有形成所謂的“翡翠文化”,有意識收藏翡翠者更是寥寥無幾呢?

緬甸是翡翠產地,為什麼鮮少有人收藏?

不知道各位翠友有沒有聽過一句話“亂世藏金,盛世藏玉”。由此可見,玉是人們衣食富足之後,精神消費的佳品,是靈魂的昇華寄託。

緬甸是翡翠產地,為什麼鮮少有人收藏?

我們再來看看緬甸的國情,作為一個常年戰亂的國家,他們的老百姓可以說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在這種情況下,只有黃金和錢能給他們安全感,即便是挖到了好的翡翠,他們的第一反應也是去賣了換錢而不是自己收藏。

緬甸是翡翠產地,為什麼鮮少有人收藏?

而中國身為四大文明古國中歷史最悠久的國家,縱然也經歷過戰亂,卻能迅速建立起新的秩序。相比戰亂不斷地緬甸,中國人民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和樂富足的環境裡,也就有了更多的閒情逸致滿足精神層面的追求。

緬甸是翡翠產地,為什麼鮮少有人收藏?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玉器的國家,我們以玉製器的歷史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在這麼悠久的歷史中,中國人賦予了玉器眾多的文化意義和象徵意義。

緬甸是翡翠產地,為什麼鮮少有人收藏?

雖然翡翠自發現傳入中國至今才四百年,但它一經傳入,就同時被賦予了中國玉石所帶的意義,國人也將對玉石的喜愛移加到翡翠之上。

緬甸是翡翠產地,為什麼鮮少有人收藏?

而緬甸卻沒有這種玉石文化的氛圍,他們只是把翡翠當做賺錢的工具,沒有在翡翠身上加諸更多的意義。少了玉文化的傳承和薰陶,緬甸人民對於翡翠的延伸寄託就少了許多,畢竟沒有文化的翡翠就是一塊石頭而已。

緬甸是翡翠產地,為什麼鮮少有人收藏?

說到玉石文化,繞不開的就是雕刻賦予玉石的“二次生命”。翡翠除了自身帶有平安、溫和、君子等象徵意義之外,通過雕刻,我們能賦予它更多的內涵。

緬甸是翡翠產地,為什麼鮮少有人收藏?

熟悉緬甸翡翠行業的翠友都知道,緬甸對於翡翠的加工僅限於挖掘和切割,最多再製作個戒面,這戒面還都是“歪瓜裂棗”極少有形狀飽滿的。

緬甸是翡翠產地,為什麼鮮少有人收藏?

真要說到正兒八經的雕刻,在緬甸還真找不出幾家來。翡翠的精加工基本都在中國,好料須得好工配,這樣才能讓一塊翡翠綻放出完美光彩。

緬甸是翡翠產地,為什麼鮮少有人收藏?

綜上,其實嚴格來說,並不是緬甸人不愛翡翠,而是他們還沒有達到喜歡或者擁有翡翠的那種生活質量。就像捕魚人不會稀罕魚有多大,他們在乎的是捕上來的大魚能賣出多少價格;釣魚愛好者才會在有魚上鉤時歡呼雀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