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遍大酒泉|猫耳朵——《话说酒泉》


吃遍大酒泉|猫耳朵——《话说酒泉》


吃遍大酒泉|猫耳朵——《话说酒泉》


吃遍大酒泉|猫耳朵——《话说酒泉》

2018.9.11 第 10 期


吃遍大酒泉|猫耳朵——《话说酒泉》



吃遍大酒泉|猫耳朵——《话说酒泉》



吃遍大酒泉|猫耳朵——《话说酒泉》


吃遍大酒泉|猫耳朵——《话说酒泉》


猫耳朵

猫耳朵是一种在西北流行的特色传统面食。其并非如名字所说用猫耳制成,只是因形似猫耳故名。在中国华北地区,猫耳朵大多像其他面食一样作为主食,而在南方地区多作为点心和小吃食用。


吃遍大酒泉|猫耳朵——《话说酒泉》


据传,清乾隆皇帝下江南,一次微服乘一叶小舟赏玩西湖。游得兴致勃勃时,天忽然下起了小雨,众人连忙避雨于小舟船舱内。大家等啊等,可是雨越下越大,下了许久都不见停。几个时辰过去了,乾隆皇帝又饥又饿,忍不住问老渔翁有否吃食。老渔翁告诉乾隆有面但没有擀面杖,做不成面条。正发愁之际,老渔翁的小孙女抱着一只小花猫走来说:“没有擀面杖,我来用手捻。”于是小姑娘动手将面捻成块,状似小花猫的耳朵,小巧可爱。她把这形状怪怪的面条下锅煮熟后再浇上鱼虾卤汁端给乾隆吃。乾隆见面条不同寻常的模样,玲珑别致,吃后更觉得回味无穷,赶忙问小姑娘这叫什么面,小姑娘回答说是猫耳朵。乾隆非常喜欢这道点心,回京后即召小姑娘为其做“猫耳朵”。自此“猫耳朵”成了一道名点 。


吃遍大酒泉|猫耳朵——《话说酒泉》


猫耳朵极像意大利的一种做成贝壳形的通心粉。据说意大利的这种出品,就是马可波罗从中国学会了捏猫耳朵,回去以后仿制的,后来便由机器生产了。


吃遍大酒泉|猫耳朵——《话说酒泉》


吃遍大酒泉|猫耳朵——《话说酒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