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与石

一位上海的收藏家朋友远道来榕,请求笔者带路,拜访此间以书法篆刻和寿山石雕刻闻名的陈达先生。落座之后,手抚那些刻有甲骨钟鼎文字的寿山石作品,不禁发出“观止”之叹,而当他看到陈达先生从布套中取出的几片竹刻臂搁时,竟然离席而起,钦佩之情溢于言表。良久,又对寿山石雕和竹刻这两门艺术在当下截然不同的境运而感慨不已。

陈达有一方常用的闲章,曰“与竹石居”。竹,其所爱也,石,亦其所爱也。他曾对人说:“寿山石救了我一命”。言下之意,竹刻与书画篆刻固然高雅,却不足以养活自己。然而,他对自己留下来的竹刻作品则视若拱璧,不肯轻易示人。

拿竹与石来作一番对比,颇有意思。寿山石是国之瑰宝,不可再生的稀有资源,竹子呢,亚洲季节风带最普通的植物,品种繁多,数量惊人,而且还是速生的,两三年的竹材即可用于雕刻,可谓“贱同柴火”;寿山石有贵气,竹子有清气;寿山石如牡丹芍药,竹子如兰花水仙;寿山石质地细腻均匀,“柔而易攻”,竹子因其纤维的方向性而使雕刻难度居于各种材质之首。

想要阅读全文?

竹与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