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聊聊人造器官逐步取代肉体后,我们会“进化”成什么?

我们在前面已经聊过了人工心脏等克隆器官的应用,那么假如有一天我们的大脑都可以被人造芯片取代,我们又该何去何从呢?

深度解读:聊聊人造器官逐步取代肉体后,我们会“进化”成什么?

1、克隆器官的技术仍需要突破

首先,我们的肉体是从一个受精卵分裂而来,一分二,二分四,并且逐步分化为不同的细胞。所以,理论上可以通过干细胞克隆出我们自己肉体器官。而且现在科学已经发现成年人身上也有很多可以获得干细胞的途径,比如皮肤细胞。所以目前已经不用再保留胎儿脐带血了。

但是,克隆技术的真正难点是解决细胞分裂过程中的不同开关是如何控制细胞生长为不同器官的。生物的基因有很多开关,就像是火车的车轨,不同的开关组合,可以让火车驶向不同的地点。人类的基因非常繁琐、复杂,目前还没有确切掌握各个开关的功能。但一旦人类突破了,我们的寿命将会大大提高。

深度解读:聊聊人造器官逐步取代肉体后,我们会“进化”成什么?

2、人造器官已经进入临床

其实,现在的人造心脏(前文已有专项分析)、肝脏、肾脏等人工内脏技术上都已经达到要求,但是实在是太大,所以很难完全安装到人体内部。随着核能源以及纳米技术的成熟相信未来一定可以安装到人体内部,但是价格肯定不菲。

其次,人造假肢已经可以取代正常躯体。如果人的胳膊被截肢了,其实脑子里控制手的信号还是能传递到截肢的末端的。现在,可以在截肢的末端装一个发射信号的芯片,在和断肢相连的假手臂上有一个传感器感知人脑发射的信号,人脑就可以控制假肢了。目前这样的假手已经可以做开门,倒茶,或者拎东西等动作。

深度解读:聊聊人造器官逐步取代肉体后,我们会“进化”成什么?

2014年,德国有一个安装了一条假腿的残疾人运动员里姆(Markus Rehm),在欧洲田径锦标赛德国的预选赛上获得了冠军,成绩是8.24米。不过委员会经过讨论取消了他的最终参赛资格,因为认为他的假肢让他获得了别人没有的优势。我们过去认为残疾人做事情很难超过健全的人,但是今天这些人造的器官和身体部件可能比我们原装的还好。

最后,人造器官是替代人的感官器官,比如眼睛和耳朵。2013年德国图宾根大学(Tübingen)的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微芯片,使得患有视网膜色素变异(RP)的眼疾盲人重见光明。视网膜色素变异是一种视网膜功能退化导致的失明,由黄斑层中的感光器失灵造成,不过病人的眼球和视网膜神经还在。

深度解读:聊聊人造器官逐步取代肉体后,我们会“进化”成什么?

电子工程专家和医学家们将这种芯片放在眼球的后面,接收到光学信号,然后将信号传给神经,使得视力得到恢复。类似地,科学家们还研制出人造的眼睛,帮助眼球本身损坏的人恢复光明。另外,到目前为止,全世界有20万丧失听觉能力的人使用人工的耳蜗,接收声音信号,再变成电信号输送到耳神经中,从此恢复了听力。

当我们的内脏,四肢和感官器官都可以被人造物取代时,我们还是不是我们自己了呢?我想大部分人依然会觉得我们还是自己,因为我们的脑子是原装的。但是随着人的衰老,人脑的功能可能损坏和退化,这样不仅丧失了记忆和思考能力,甚至会失去生命。那么我们的脑子能否被机器或者人造的脑子取代呢?目前全面取代人脑还做不到,但是利用芯片修补一些脑子的功能还是可以的。

深度解读:聊聊人造器官逐步取代肉体后,我们会“进化”成什么?

2013年,美国南加州大学的伯杰博士(Ted Berger)经过20多年的研究,发明了一种可以植入动物大脑的芯片,它模拟人脑神经元的活动,可以让我们回忆长达一分钟的经验和知识。这种芯片已经在猴子身上试验成功了——它帮助猴子恢复了长期的记忆。伯杰博士研制的这种脑芯片模拟的是大脑海马体的工作原理,不过伯杰所做的不是仿生,而是用数学模型让大脑芯片在功能和效果上和动物大脑海马体相似。而伯杰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进行人脑试验。

深度解读:聊聊人造器官逐步取代肉体后,我们会“进化”成什么?

世界上第一例植入人脑芯片的人是24岁的青年伯克哈特,他在2010年高崖跳水的时候摔在沙滩上,把脑子和脖子都摔伤了,从此瘫痪在床三年半。2014年,俄亥俄州立大学为他植入了脑芯片,这让他的大脑可以重新控制四肢,现在他可以玩弹吉他的电子游戏了。由于伯克哈特的颈部神经已经损伤,因此他需要在手臂处装150个由大脑控制的电极,指挥手的运动。

大脑植入芯片的原理说起来不算太复杂,那就是让同时兼有传感器,处理器和存储器的微芯片在感知脑电波后,经过计算,产生出刺激其它脑细胞或者神经的脉冲信号。不过,真的要让这些芯片能够完全实现一个大脑重要的功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深度解读:聊聊人造器官逐步取代肉体后,我们会“进化”成什么?

在接下来的若干年里,我们可能会不断听到这方面的进展。在一开始,那些芯片可能只是帮助人类恢复大脑一些简单的功能,但是逐渐地它们会和大脑一起工作得越来越好,逐渐替代病人的大脑从事非常重要而复杂的工作,包括思考。一些科学家认为,这或许也是根治帕金森综合征或者老年痴呆症的一条途径。

3、我们是谁?

深度解读:聊聊人造器官逐步取代肉体后,我们会“进化”成什么?

伟大的艺术家高更曾在1897年创作过名画《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当我们的大脑开始被人造的器官(或者称为芯片,部件等等)替代时,我们是否还是自己?

假如有一天我们身体被一个个机械或者电子的部件取代后,我们的生命延续了很长时间,那还能算是人类吗?人类会不会进化的下一个阶段是——机器人!欢迎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