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傳位,到底是傳位給雍正,還是給了十四阿哥?

超級奶爸20170113


這個問題並算不上懸案,不過是後人演繹的故事而已。明清時期的小說十分繁盛,到民國時依舊具有較大影響。一些寫書人和說書人,為了吸引聽眾,博人眼球,經常拿皇家的“內幕”來創作故事。而今人所謂的“清史謎案”,便有不少是他們編造的。

舉個非常簡單的例子,在廣為流傳的《童林傳》中,便有一幫俠客幫助胤禛奪取皇位的故事。其中就有情節描寫,說胤禛在康熙病重時,派人把傳位遺詔給改寫了,從而將本屬於十四阿哥胤禵的皇位,纂奪到了四阿哥胤禛手中。

這種觀點認為,“十”和“於”寫法相近,可以增加筆畫來改變文意。拋開古今“於(於)”字寫法不同。在康熙的傳位詔書中,根本沒有“傳位十四皇子”或“傳位於四皇子”的語句。深究起來,所謂“疑案”,不過是後人不斷演繹的結果。

在史學界,雍正即位問題,其實並算不上“疑案”。在九子奪嫡中,胤禛的表現最為讓康熙滿意,其體現出了卓越的政治眼光。因此,康熙在晚年已經打算傳位於胤禛。至於康熙派胤禵領兵出征,則是因為他是眾皇子中最富軍事才能的,而西北戰局正亟需這樣一位卓越的軍事統帥。事實也證明,胤禵確實沒有辜負康熙的厚望,取得了一系列的勝利。可以說,胤禵掌握兵權,與皇位繼承並無關係。

所以說,康熙遴選繼承人的問題,並算不上什麼“歷史疑案”,至少在史學研究中是很明朗的,無需進行“破解”。而至於坊間流傳的那些故事,不過是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亦無須矯枉過正,給大家留些娛樂的空間,不是很好麼?


我是晚楓,很高興能與大家分享自己的知識和見解!歡迎關注和討論。



夕陽下的晚楓


其實,這個問題,在當時就已經很明確了,康熙皇帝傳位肯定是傳位於雍正了,不然怎麼會有雍正皇帝的年號。

至於,康熙皇帝傳位這件事,為什麼在後來會有爭議呢?其實這也是當時的老八出的主意,主要是康熙沒有把位置傳給他,他心裡不服氣,也是因為他當時花了很大的心思去爭奪皇位,有付出了,但是沒有收穫,心裡不甘心,所以後來就製造的,康熙傳位於老十四的說法。

當時的康熙,本來不想早點把傳位召書公佈出來,就是因為阿哥們太多,會造成爭搶皇位,導致天下大亂,皇權不穩定的局面,所以到臨終前,才把這個事情安排下來,其實,那時候古代起的名字,不是現在的簡體字,老四和老十四根本就不同字,還加上滿文註釋,怎麼會把傳位詔書更改呢?


所以說,康熙皇帝傳位於雍正是符合歷史的,也是符合事實的。

如果你有不同建議,可以給我留言,一起探討探討!


我是專職做自媒體


康熙確實是傳位給雍正而不是十四阿哥。

在民間一直有個說法,說當年康熙皇帝在遺詔上寫的是“傳位十四子”。是老四勾結隆科多趁康熙彌留之際篡改遺詔,在十字上頭加一橫,底下加一勾,將“傳位十四子改成”傳位於四子”。後來雍正清洗隆科多,就是為了殺人滅口。這個說法流傳很久也很廣,好像歷史果真如此,但這件事經不起認真推敲。



一、首先隆科多沒有機會更改遺詔。康熙病危時,周圍有太監和侍衛,還有眾皇子們。隆科多根本沒機會篡改遺詔,除非你把他們都收買,但有些人還是雍正的皇位競爭人,怎麼可能做得到。

二、遺詔寫的是繁體字,“於”的繁體字為“於”,且有滿文、漢文、蒙文三種文字,就算改得了漢字,更本沒法改筆畫完全不一樣的滿文,蒙文。

三、從當時局勢上來說,也不太可能傳位給十四阿哥。當時康熙派十四阿哥正在西北討伐準噶爾部,如果有心傳位給他就不會派他出去打仗。其次十四阿哥只在兵部待過,處理政務經驗不足,且性格不羈,統兵打仗可以,不適合做皇帝治理天下。而雍正在四十五歲繼位前擔任過各種官職,政務經驗非常豐富。



康熙後期的實際情況是國庫虧空,官員腐敗,財政和吏治一直是影響王朝的頭等大事。雍正繼位後勤於政務,大力清除康熙朝留下的各種積弊,使大清帝國逐漸走向鼎盛,為康乾盛世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

雍正每天批閱奏摺到深夜,睡眠時間還不夠四小時,僅在數萬件奏摺中寫下的批語就多達一千多萬字,最終累死在工作中。雍正雖然只在位十三年,但他的勤政精神、治國業績,在中國古代帝王中堪稱楷。康熙若是地下有知,也一定會為自己選的繼承人感到欣慰。



歲月如發


個人站百分之八十的雍正立場,另外二十給十四阿哥胤禵的不走運,以示安慰。

康熙駕崩之前,競爭皇位的主要選手有兩個,四阿哥胤禛和十四阿哥胤禵。並且,康熙晚年對這兩個兒子的青睞,不相伯仲。

康熙五十七年,任命十四阿哥胤禵為撫遠大將軍,用正黃旗纛(dao),親征策妄阿拉布坦。正黃旗屬於滿清上三旗,由皇帝親自統帥,纛是軍旗的意思。

康熙此舉任命,很明顯就是讓十四阿哥以皇帝的資格遠征或者也叫代駕親征。兒子有了父親的皇帝資格,這不就是在委婉的示意,十四阿哥被傳位的機會大大的。

可康熙為什麼最後還把皇位傳給四阿哥胤禛了呢?

癥結就在康熙遺詔。我們後世所有人對傳位真假的質疑都是因為遺詔。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的遺詔明確記載:

雍親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即皇帝位

康熙遺詔上寫得非常清楚,傳位給四阿哥胤禛,童叟無欺,證據現在還在歷史檔案館放著呢。

首先,老四是相信遺詔真實性的。人們之所以質疑遺詔真假,就是因為不確定這遺詔到底出自誰手。康熙死後四天,遺詔才對外公佈。當時四阿哥胤禛已經是皇上了,他完全有能力篡改遺詔任命。此事的不確定性,甚至還造成出兵在外的十四阿哥,回京大鬧靈堂。

皇上沒了,種子選手十四阿哥不在北京,四阿哥黨羽眾多,他大有偽造聖旨非法即位的可能。

那老四為什麼傾向遺詔是出自康熙之手呢?

因為康熙的身體。

康熙四十七年,皇子奪嫡的混亂事態被推向高潮。太子被廢,康熙為此大病一場,之後身體每況愈下。當皇帝難,當皇帝的傳皇帝位更難。清實錄記載:康熙五十年,天壇大祭。康熙說:朕今年已六十,行李時兩旁少為扶助亦可。康熙五十七年,康熙給硃批大臣奏摺寫道:不幸身罹大憂,肢體不能動履,已寢臥五旬矣。臥床五十天,鞋都穿不上。可見康熙的身體孱弱狀況。

在這種病入膏肓的情況下,康熙竟然不是讓內定的十四阿哥陪在左右,而是派他遠征。是何用意?難道他不怕自己突然駕崩,引起奪位內亂?

老四認為康熙是故意把十四阿哥支走的,以此給四阿哥胤禛留足夠即位的時間。之後臨終當天,康熙還一連三次召四阿哥到暢春園(康熙住所)。如果他不希望四阿哥當繼承人,沒有理由這麼做。打個比方:民間那些在病床上分家產的老人,有好多人喜歡把繼承家業的兒子留下,把其餘兒子支走。類似,老二,你出去給爸叫一下醫生,老大你過來一下。

所以,雖然老四的結論格局有點小,但我認為康熙傳位給四阿哥的真實性值得相信。

對於皇帝真偽,世界上可能只有死去的康熙知道。歷史事件,特別是沒有確著證據的歷史事件,都會引來後世的大批量質疑。要說破解,物是人非,滄海桑田,難有定數。

十四阿哥身處外地,失去了參與康熙立詔的機會。他輸在了天命上,雍正贏在了天命上。


王老四他大舅


希望看過這篇回答的朋友們從此都堅定這麼一個看法:康熙傳位,確實是傳位給雍正,而不是傳給十四阿哥。

↑雍正貴為皇帝,也敵不過謠言的傳播↑

謠言的生命力總是驚人的旺盛,其實早在雍正即位之初,就開始面對這則謠言的困擾了。

雍正初年,他的皇位是非常穩固的,其同母第十四阿哥手握大軍駐守西部邊陲,而在十四阿哥手下實際負責全部軍務的,是年羹堯。年羹堯的妹妹年貴妃當時在後宮地位僅次於皇后,非常受寵。

雍正皇帝設立的四位總理事務王大臣——八阿哥,十三阿哥,大臣馬齊和大臣隆科多,除了八阿哥並不和雍正齊心,其餘三人政治上是很可靠的。

但就是在這種內外安定,統治基礎穩固的局面下,竟然傳出了神奇的謠言:雍正帝即位不是康熙的意思,康熙實際上打算把皇位傳給十四阿哥。

↑八阿哥一直都不服氣雍正帝胤禛↑

這則謠言的出現,

背景仍然是康熙統治中後期存在多年的諸皇子爭儲的政治延伸,諸皇子爭儲到最激烈的時候,朝廷大臣們每天都不討論國家大事了,全都在討論哪個皇子會繼位,這種氛圍很容易醞釀和滋生謠言。

雍正把謠言的傳播源頭迅速鎖定到八阿哥身上,雖然表面上雍正對他極其禮遇,實際上佈置密探一直在抓八阿哥的小辮子。

這則傳位謠言為什麼是謠言呢,有以下幾個原因:

↑康熙臨終前的政治安排鞏固了胤禛的即位,可謂佈局老辣↑

1、謠言傳聞康熙遺詔中,隆科多把原本“傳位十四阿哥”改成了“傳位於四阿哥”,搞笑的是,謠言還有好幾種版本,一是隆科多把“十”改成“於”,另一種說法是隆科多用舌頭把“十”舔掉了,這得多努力的舌舔,才能把這個字舔掉啊!

實際上,這個說法從根本上是不成立的,因為現存的康熙遺詔並不是康熙的真跡,而是雍正登基後才擬就,並頒佈於天下的。有的答案找出這個遺詔,說明並沒有有“十”和“於”這樣的寫法,這是毫無疑問的,因為遺詔是在雍正直接介入下擬就的,絕不可能犯下如此幼稚的政治錯誤。

2、雍正帝即位的合理性其實很符合邏輯,可惜就是不如謠言火熱,人們更喜歡謠言勝過邏輯事實,那我們看看這些符合邏輯卻不夠生動的事實有哪些吧:

↑繼位登基哪家強?還得看四阿哥胤禛↑

第一,論資排輩,四阿哥胤禛明顯佔據優勢。當時大皇子胤褆已經因為詛咒皇太子一事徹底失寵,失去了繼位資格,二皇子也就是兩立兩廢的皇太子胤礽,也失去了繼位可能性,老三胤祉從小就走學術路線,不熱心也無能力爭奪皇位,所以排行第四的胤禛具備天然的輩分優勢。

第二,徵兆!康熙登基一甲子祭祀先祖大典,是由四皇子胤禛主持的,這是一個深具政治含義的舉動,明顯提高了胤禛的政治地位。此外,康熙在駕崩前不久,屢次派遣胤禛進行政治活動,尤其是康熙六十一年四月,派遣雍親王胤禛率領隆科多,查弼納等王公重臣去查閱京城的通州糧倉,如此小事,卻這麼大陣仗,只能解釋為是在釋放政治信號,凸顯雍親王胤禛的地位。

↑年羹堯是保證胤禛順利登基的重要棋子↑

第三,軍事安排。在康熙臨去世前的敏感時期,十四阿哥被派遣到西北領兵,但同時又把明顯是雍親王胤禛親信的年羹堯派遣過去並掌握實際軍權,可以看做十四阿哥已經被踢出了候選人行列,而且有年羹堯的掣肘,不會對雍正繼位造成實際威脅。

第四,臨終安排,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身居暢春園的康熙已經進入彌留,康熙命雍親王胤禛恭代祀天,這次祭天大典,仍然是胤禛的獨角戲,老三,老八,老九和老十都沒有被派出,更沒有把老十四召回京城,傳位意圖已經相當明顯了。

所以說,從康熙臨終前的政治安排來看,四阿哥胤禛繼位的跡象已經非常明顯了,事實勝於捕風捉影,而繼位謠言至今依然生生不息,足以看出人性中對生動的故事的迷信,對冰冷的邏輯的牴觸,讓人深思感嘆。


我見青史多嫵媚


“諸子爭位、九王奪嫡”都是早立太子惹的禍!龍生龍鳳生鳳,康熙帝養的兒子活下來二十四個,個個賊精八怪,其中九位在皇儲的問題上打的是頭破血流。

題主問的皇位到底傳給四阿哥胤禛還是是四阿哥胤禵,現在只能是一個疑問留在後世來當話題討論,無論如何四阿哥胤禛已經登上了皇帝位置,坐了十三年江山,議論吧!

康熙帝過早的確定了太子名分,這是有清以來的首創,可就是康熙帝這一個創,給康熙帝的晚年舉留下了萬劫不復的麻煩與煩惱。

第一次拍死淘汰了三位皇子

由“翟文明”先生編著的康熙圖傳的《立儲風波》中是這樣說的:

康熙四十七年九月,皇帝北巡塞外眾皇子隨行。在此期間,太子胤礽對十八弟胤祄病危漠不關心,遭皇父斥責後態度惡劣,甚至夜間鬼鬼祟祟向帳內窺視,以致玄燁以為太子圖謀報復要謀害他,固此決定將胤礽廢黜,並對其嚴加看管。

就在這次不但廢掉太子胤礽,大阿哥胤褆被禁錮,十三阿哥胤祥被圈禁,這是第一次爭鬥。

然後第二次又打擊了以八阿哥胤禩為首的八爺黨,九阿哥胤塘、十阿哥胤哦三位,但是沒有傷筋動骨。

接下來就是四阿哥胤禛、十三阿哥胤祥與八阿哥胤禩集團的暗中較量加劇。還有大將軍王的是四阿哥胤禵在眾人看來是不二人選。

康熙帝病在暢春園

這裡記錄的是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帝的身體狀況,非常不好。

這年冬季,疾病纏身,衰老體弱,手顫頭搖且右手失靈,頭暈腿腫容顏頓改。康熙帝病情加重後,四阿哥胤禛奉詔到父皇跟前,留著眼淚勸調藥治療。康熙帝接受了四阿哥胤禛的建議,隨之病情好轉。

康熙帝臨終前在病中得到了四阿哥胤禛的更多體貼,這期間四阿哥胤禛每天派人請安三次,這令在病床上的康熙十分感動。

在康熙帝的最後時刻,康熙帝對於四阿哥胤禛的能力深信不疑,心中一定有數。那麼四阿哥胤禛沒有理由擔負謀取皇帝位置的罪名,何況是毒死親生父親。

所以:四阿哥胤禛繼承皇帝位置是理所當然的。

請關注頭條號:《日堯居k古史》歡迎網友互動、評論、留言!


日堯居k古史


謝悟空邀請!我是歷史達人峰子哥,很樂意分享我的知識和經驗,為你解答!點上關注我~

康熙帝傳位給誰?是四阿哥雍正,還是十四阿哥?有人觀點支持十四阿哥(十四阿哥說),也有人觀點支持雍正(四阿哥說)。

那麼到底是誰?結果令人詫異!我們來把“十四阿哥說”和“四阿哥說”兩種觀點,依次分析一下。

第一種說法:十四阿哥說



很多人認為康熙真正傳位的人,是十四阿哥,而非四阿哥(雍正),包括各類小說演義以及民間傳說(意思是無風不起浪,空穴不來風),多以雍正奪位為基調,說雍正修改遺詔,謀奪了皇位。那麼十四阿哥,是不是康熙心中的中意接班人呢?

支持十四爺是傳人的人,主要理由有以下幾點:

1、說種種跡象表明,康熙生前十分重視十四阿哥,派十四阿哥外出掌兵,封大將軍王,以示歷練,就是為了給十四阿哥建功立威、樹立威望,好為這個兒子登基做鋪墊。

思考:我認為這條理由太牽強了,康熙帝的阿哥們都會被分配差事,為君父分憂,比如八阿哥就曾被康熙派去管戶部,四阿哥(雍正)也曾被派去賑災,各位阿哥各有所長,康熙是用人高手,知道兒子們的脾性和擅長。而十四阿哥的特長是帶兵,所以康熙派十四阿哥去西北掌兵,是件很正常的事兒,用兒子們用其長。另外,康熙用自己兒子帶兵總比用外人放心一些。

2、說十四阿哥生性爽朗、人品貴重,康熙十分喜歡十四的性格,不像四阿哥城府陰沉,八阿哥道貌岸然,所以康熙對比一下幾個兒子,會認為十四更符合自己心裡的皇位繼承人選。

思考:先不說康熙作為成熟老道的政治家,會不會光憑喜好選十四,最起碼十四的性格是過直的(爽朗直率),直性格的人不懂得彎曲,容易認死理。而當皇帝要知權謀、善權變、懂曲伸,這一點鬥爭經驗豐富的老康熙,不會不知道。史載,十四曾義憤填膺的為八阿哥辨理而公然頂撞康熙,愛打抱不平,搞得老康熙下不來臺,只好怒而拔刀要殺了逆子十四,眾人勸阻康熙才作罷。十四阿哥情商不高,義氣用事,並非皇位最理想人選。

3、說康熙駕崩傳位詔書被篡改,本來詔書要傳位給十四阿哥的,結果“傳位十四”改成了“傳位於四”,“十”字加了一橫一勾,所以四阿哥(雍正)就當了皇帝。

思考:這就是過家家的遊戲說辭了。先不說古代“於”字用的是“於”,清朝傳位詔書是滿、蒙、漢多種文字寫成,根本無法修改。所以說雍正篡改文字遊戲的,純屬民間戲說,姑且聽聽罷了。


第二種說法:四阿哥說



支持四爺是康熙皇位傳人的人,認為四阿哥(雍正)就是康熙心中要傳位的人,其他人說四阿哥篡位,是政治對手的抹黑,是別有用心的誣陷,也是民間受欺壓的百姓拿皇帝作樂子的洩憤行為。那麼,康熙傳位的不是十四阿哥,就一定是四阿哥了嗎?

支持四阿哥(雍正)觀點認為,有理由如下:

1、說四阿哥有康熙帝的傳位詔書,官方文件這是鐵證,詔書上明明白白的寫了傳位給四阿哥胤禛,所以那些流言不攻自破,都是惡意中傷!



思考:傳位詔書上是寫著傳位人是四阿哥不假,但詔書並非康熙本人筆跡,而傳位過程中只有九門提督隆科多宣讀康熙遺詔(隆科多早已倒向了四阿哥,還是雍正舅舅,當然也是十四舅舅),所以詔書有沒有偽,我們不得而知,或許是老康熙令人代擬的遺詔,也有可能是四阿哥謀劃的偽詔。

2、說四阿哥才能卓著,康熙非常欣賞四阿哥才能,不結黨不勾結大臣,公忠體國;還說四阿哥信佛,不與諸阿哥爭鋒,鶴立雞群,重兄弟感情(後面鬥兄弟是被逼的),這正是康熙要選的接班人。

思考:說四阿哥才能卓著爾爾,當然是沒有問題的,但關鍵是這是倒推。康熙活著的時候,四阿哥非常低調(自稱信佛、與世無爭、相對沉默),並未表現出多麼才能卓著;何況,四阿哥在表面上還是支持太子胤仍一派的,在太子手底下的四阿哥雍正不可能(也不敢)表現出自己太有才能,不然太子會認為他威脅到自己,還會好好玩耍麼?說康熙喜歡四阿哥才能卓著,那是馬後炮,四阿哥是當上皇帝后才全面釋放出了自己才能,才真正體現了“才能卓著”這四個字。如果你非要說 那是因為康熙帝像孫悟空一樣火眼晶晶,目光如炬,從表相就能提前看出四阿哥身上隱藏的卓越才能,那麼還能說什麼呢?

3、說康熙特別喜歡四阿哥(雍正帝)的兒子聰慧的弘曆(也就是後來的乾隆帝),並把弘曆接到宮中親自教育栽培,因為喜歡這個孫子弘曆的緣故,為了大清千秋大業傳承,才把皇位傳給四阿哥雍正,弘曆也是康熙爺指定的雍正之後的接班人。

思考:弘曆是不是爺爺康熙“內定”的接班人(康熙並未明說指定弘曆),我們姑且不說,最起碼乾隆帝(弘曆)會這樣標榜自己,他也會讓清史這麼寫,因為說是聖祖爺康熙指定的接班人,那弘曆身上就戴上了聖祖爺的光環。何況當時弘曆還是個孩子,孩子未來長大怎麼樣是不確定的,康熙未必就能確定以後弘曆(後來的乾隆帝)可堪當大任。說康熙喜歡弘曆倒是真的,那是因為天底下爺爺哪有不喜歡自己親孫子的呢?但康熙孫子又不止弘曆一個。



最後,還有一件事,比較詭異。

說雍正上位後,迫不及待的命人去接管大將軍王十四阿哥的兵權,並下了一道密令:查封十四阿哥的全部來往信件(包括那些年十四阿哥在西北和康熙之間的信件),並特意說明不得擅自窺探信件內容,封存完畢速速帶回給他。這一舉動,是何用意,我們不得而知。信中有沒有不利於他的字眼,比如能證明十四阿哥即位的合法性,比如康熙對十四兒子舐犢情深說的知心話,再比如八爺黨及朝臣的密謀等等…這些東西誰也說不了。


筆者(我)認為:康熙晚年垂垂老矣,在“九子奪嫡”的惶恐不安中,在二度廢黜太子的痛心猶豫中,在幾股朝政力量的權鬥漩渦中,這個老人心中到底是要傳位給誰?誰也不敢百分百打包票說,就一定是十四或四阿哥。老康熙心中最終的答案是誰,也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最終結果會不會出人意料?無人知曉!但在最後我只想說一件破為相似的事。

說一代雄主唐太宗李世民晚年,同樣面臨兒子們(李承乾、李泰、李恪等人)之間激烈的皇位爭奪,朝臣們一開始認為太子李承乾必承大統,後來被廢了,這時眾人又認為太子之位非天資聰慧的李泰莫屬了,不料在幾位哥哥們鬥得頭破血流兩敗俱傷時,一向乖巧沉默而看似沒有任何威脅(也看似最沒有可能)的小九李治,最後卻成了最大贏家。

你怎麼看?可留言發表看法。

原創 | 峰子哥,關注“峰子奇觀”一起聊史!


峰子奇觀


傳十四不可能:第一、如果有傳位給十四的打算一定會提前招回來,不然就算趕回來繼位也有半路被擊殺的風險;第二、十四跟老四雖然是一母所生但是沒有老四有皇后撫養的經歷,所以沒有老四地位尊貴;第三、立長不立幼是傳統,除非前面的都不堪大用,否則小的肯定沒機會。

為什麼有傳位詔書,詔書是滿漢雙文,於應該是於,還有雍正改聖旨的傳說?因為康熙是口頭傳位,傳位詔書不是當場出示,而是後來才拿出來,是不是後來補寫的也未可知。


一葉扁舟3300


有一條確鑿的史料可以印證,康熙本就是要將皇位傳給四阿哥胤禛,雍正繼位是合情合理的。要說為什麼康雍皇位更替之際的秘辛傳聞會如此多,無外乎是兩個原因勾起了人們的強烈好奇心。

首先是皇位更替之前諸皇子爭的實在熱鬧,皇太子兩廢兩立之後誰都想上去爭一爭。其次是皇位更替之後,雍正對待兄弟實在不夠厚道,不由得不讓人猜想九子奪嫡鬥得是多麼仇深似海。

有這一前一後兩個明擺著的原因在那,康熙在最後時刻真正的傳位意圖,到底有沒有得到執行,在當時和後世人們心中就打上了大大的問號,其中流傳最廣的一個猜想就是題主的這個問題。但在一條確鑿的史料中,則記下了與此完全相反的情況:

康熙帝在暢春苑病劇,知其不能起,召閣老馬齊言曰:“第四子雍親王胤禛最賢,我死後立為嗣皇。胤禛第二子有英雄氣象,必封為太子。” 仍以為君不易之道,平治天下之要,訓誡胤禛。解脫其頭項所掛念珠與胤禛曰:“此乃順治皇帝臨終時所贈朕之物,今我贈爾,有意存焉,爾其知之。”又曰:“廢太子、皇長子性行不順,依前拘囚,豐其衣食,以終其身。廢太子第二子朕所鍾愛,其特封為親王。”

這段話出自《朝鮮李朝實錄》,這條番邦國對清朝事的記載很可能非常接近事實真相,一方面沒有資料顯示當時李氏朝鮮介入了九子奪嫡,他們的立場應該是比較中立的。

另一方面,這條記載的日期是1722年12月,與康熙的逝世日期(1722年11月13日)距離極近。這麼近的時間裡,雍正就算想要做什麼手腳,從當年交通和通訊條件來看,也來不及一下子把手腳伸到國外去。


而且這段記載不僅言中了雍正的繼位,其中所說的贈送念珠、廢太子安置也都應準了,廢太子的第二子弘晳也不久就被封為郡王,並在幾年後晉封親王,比當時雍正親兒子的爵位都高。


讀歷見聞


既不是傳給十四,也不是傳給老四,最有可能的是康熙猝死,根本來不及定誰為繼承者!首先要確定的是老四靠什麼登的基!有史料表明,他是靠康熙身邊的隆科多傳的所謂“口詔”確定其繼承人的地位,就是說隆科多想說誰是繼任者誰就是繼任者,而隆科多作為九門提督早已被老四暗中收買成了四爺黨!後世流傳的詔書,但凡有歷史知識的都知道,絕大多數的遺詔,都和死掉的皇帝沒什麼關係,大都是先帝死後,由實權大臣,順著繼任者的想法擬定後昭告天下~也就是說什麼十四加橫變成於,繁體字根本改不了,及滿蒙文詔書對照的都是傳位給老四的論據,根本就是貌似合理的偽論據!新皇想怎麼寫就怎麼寫,一百個版本對照都能一致!康熙在生前並不喜歡刻板無趣的老四,但十四也沒有什麼過多的建樹來證明自己有繼任者的資格,只能說康熙到底是想傳位給誰的正確答案,隨著他的暴亡永遠的泯滅在歷史的塵埃中,找不到答案!也或許他根本沒有預料到死亡來的這麼突然,自己心中都沒有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