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醫院看病這幾件事千萬別做!會把醫生逼瘋……

導 語

醫生之所以敢冒風險,既緣於對生命的敬畏,更緣於對人性善良的篤信。在醫生捧出一顆熱心時,請您不要冷眼相對,請報以溫暖和珍惜。

前不久,有一個醫生朋友告訴我,他的一個下級醫生堅決拒絕了給一個病人手術,建議病人去其他醫院。原因是術前談話時,患者的女兒進行偷偷錄音,無意中被那個醫生髮現了,先是百般抵賴,後是理直氣壯的說“錄音是我的權利”。

下級醫生態度溫和地表示:術前談話是當著這麼多家屬說的話,被錄音沒任何的問題,如果事先你們提出來要錄音我也會答應的,但你這樣偷偷錄音,我無法接受。醫患之間已經處於相互不信任的狀態,所以這個手術無法進行。

最終,這件事情發展的最後結果是,上級醫師默許了下級醫師的決定,患者家屬找人求情勸和未果,最終還是出院了。

其實這件事無論從哪方面講,受損最大的都是患者。且不說被醫生建議轉院後的重複就醫問題,就算當事醫生硬著頭皮、忍著屈辱、把自己的心包裹起來去做手術,在這樣的狀態下能放手一搏、最大限度地保障手術效果嗎?這就是患者女兒為自己的愚蠢行為所付出的代價。

醫生和患者本是同一個戰壕的戰友,共同的敵人是疾病,只有相互信任才能共贏。醫學是愛的產物,沒有患者的一念之善,就沒有醫者的奮不顧身。沒有醫者的一念之善,也就沒有患者的劫後餘生。

千萬別在看病時做這幾件事!

1. 千萬別拿“看病當算命”

有些病人在看病時,進來坐下一句話也不說,醫生問他哪裡不舒服,他說:“你不是醫生嗎?我哪裡不舒服你還看不出來嗎?”更有甚者,有些病人想多跟醫生說說自己的病情時,卻被家屬打斷:“你別說話,這麼大的專家一看片子就什麼都知道了,還用你說?”

中醫看病講究個“望聞問切”,西醫診斷病情更需要各種儀器和數據的支持,不是隨便看一眼病人,或看個CT片子就能準確判斷的。

現實生活中,很多病人在第一次看病時有所保留,是因為他們對醫生不信任,想要考考醫生能不能看出自己得的什麼病。其實這毫無必要,想要讓醫生準確的診斷出病情,並給出最合適的治療方案,一定是越全面瞭解病情越好。

所以,要想盡快治好病,一定記住你是來看病的,不是讓醫生“算命”的,多向醫生介紹自己的病情。更重要的是,如果病人的這種不信任被醫生感受到了,對後續的診斷治療說實話也沒有一點好處。

2. 千萬別醫生說啥您都錄音

醫生在出門診時,經常會碰到一些老學究,思路清晰、溝通順暢、和藹禮貌,但唯一的問題是,有時他們會把醫生說的話錄音。或許他的目的不是抓住醫生的錯誤,只是想回去多聽幾遍作為參考。

但在醫生看來,面對這樣的病人就必須出言謹慎,沒有100%把握的話一概不說。所以,想讓醫生跟你說點掏心窩子的話,您最好別錄音,如果錄音,最好提前和醫生打好招呼。

有些患者對醫生的專業能力稍微有點不信任,比如現實中常有患者問醫生:“我媽媽這個病術後5年生存率是多少?”醫生說:“30%左右吧。”他馬上反駁:“你說的不對,我百度上查的是27%。”還有人問:“大夫,我看百度上說,我這個病需要這樣治療,需要那樣用藥。”

沒錯,搜索工具是個好東西,但不是用來考驗醫生專業性的試金石。看病前,你可以多上網瞭解一下這個病,更好的和醫生交流,而不是用來考倒醫生。

4. 千萬別“假裝”認識院長

很多醫生在給病人看病的時候,經常會遇到病人張口就說:“我認識誰誰誰,是你們院長”、“我認識你們主任”...碰到這類病人,醫生們心裡大多都會冷笑一聲。

沒錯,在中國人情社會的氛圍下,很多病人都是通過各種各樣的關係介紹來的。從上級領導、院領導,到醫生之間,都會介紹一些社會關係來看病。不過,這種介紹都會提前跟門診醫生打招呼,或者直接把病人帶來,不會讓病人自己掛號自報家門。所以,如果您去看病,最好不要刻意的和醫生強調認識某某某,這隻會招致醫生的反感。

5. 千萬別怕和醫生說話

很多病人,尤其是農村來的病人,不太擅長和人交流,也恐懼權威,所以不敢輕易和醫生說話,經常是問一句答一句,或者說得前言不搭後語。在門診時間如此緊張的情況下,這種交流的結果就是失去了很多有效溝通的時間和機會。

所以在看門診之前,應該想清楚,自己怎麼把病情說清楚,實在不行就寫一張紙讓醫生看。另外,如果之前看門診時有許多CT片子就醫材料等,應該按照時間順序分門別類整理好,這不僅是為醫生節省時間,也是在為你自己爭取更多有效的看病時間。

6. 千萬別哭,別給醫生下跪

不少醫生都遇到過,在門診中跟醫生哭訴和給醫生下跪的病人和家屬。首先,哭訴這種情緒化的表達對看病沒有任何實際的幫助。其次,下跪這樣的行為並不會讓醫生憐憫你,反而讓醫生警惕你。

之前認識一位醫術高超的大夫,很多被別的醫生拒絕的重症病人,他都會接下來。但他卻經常說,“下跪的病人”不能隨便接!

因為在中國的傳統觀念裡,下跪是有失尊嚴的事情,病人一跪常常就把自己跪在了道德的制高點上,醫生必須救,還必須救活。而往往這樣的病人,本身就是疑難雜症,其他醫生不接,說明手術風險也比較高。手術一旦有什麼問題,患者家屬就會來找麻煩。經常有醫生救了患者,家屬把醫生告上法庭,這樣的情況並不少見。

最後,醫生之所以敢冒風險,既緣於對生命的敬畏,更緣於對人性善良的篤信。在醫生捧出一顆熱心時,請您不要冷眼相對,請報以溫暖和珍惜。

如有侵犯,請及時聯繫我們,若未表明來源,敬請諒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