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單位上了五險,還是要買商業保險?

為什麼單位上了五險,還是要買商業保險?

很多人都覺得我有社保,就不需要商保了,其實這是一個誤區,

社保的確可以給報銷一部份醫療費,但是社保不會給報銷誤工費,子女上學讀書的錢、年邁父母的贍養費,家中未還完的車貸房貸等等。

關於醫學上的,5年生存率的說法

醫學上有個5年生存率說法,就是人生不幸患重疾在治療結束以後,要是可以平安度過5年時間,就表示過了危險期,病情復發的概率就比較小了。

什麼叫治療,治是在住院,療是在家中,這5年時間裡要持續療養,心情要樂觀,多休養,多補充營養,不能去工作!

要是5年時間不去上班,就代表著5年工資來源,那這個5年需要的康復費、柴米油鹽生費活、子女的學費、老人的贍養費,從哪裡來呢?你想過嗎?

沒有足夠的錢支撐,就要像急急忙忙的回到公司上班,那能不能平安度過這5年就不好說了。

還有的,是我們無法預知的兩個偶然事件

一個人真的發生大病或殘疾有三筆費用是必須面對的:治療費、康復費、收入損失費。

治療費我們有社保、醫保解決,但康復費和收入損失費呢?舉個例子,你一年可以賺30萬元,不幸生病或發生意外,需要在家休息5年時間,你算過您這5年的收入損失是多少嗎

這個就是我們為什麼一定要買商業保險的原因所在,因為商業重大疾病保險就是彌補收入損失的。

因為商業重疾險有提前給付功能,憑醫院診斷書,提交理賠材料,保險公司就會提前賠付幾十萬,幾百萬的理賠金,幫助我們安穩的渡過5年,甚至10年。

但是,對於每個人來說發生大病和意外的概率都是一樣的都是50%,也就是說要麼發生,要麼不發生。您認同嗎?

萬一這不好的50%的概率發生了,比如有一天我們收到了醫院的癌症確診通知書,治療費用需要30萬,我想換成誰,都會毫不猶豫的把這30萬從銀行戶頭取出來,存到醫院的戶頭上,

這時候請問30萬還是我們的錢嗎?是不是變成了我們辛辛苦苦替醫院攢的錢?

保險是最好的解決方法

有沒有一種更好的方法,保證這30萬不管什麼情況下都是我們自己的呢

還是把30萬放到銀行,然後把每年大約1萬的利息換個地方,建立一個30萬額度的保險賬戶。

一旦前面不好的50%發生了,那麼保險公司會在確認的第一時間提供30萬的治療費用,替我們支付給醫院,而不用我們動用存在銀行的30萬。治得好還是治不好,都至少保證我們能留下30萬。

假如我們一直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從來沒有用到這筆錢,那就更好了,到了約定的時間,保險公司會“連本帶息”還給我們,在時間槓桿下,可能是30萬甚至更多!

對我們而言,只是用30萬的利息,就能保證:有事幫出錢,沒事當攢錢!


關於保秘書

保秘書APP是專為保險代理人研發的一款工具類手機軟件。針對保險行業的痛點,幫助保險代理人進行客戶、日程、學習等方面的管理,幫助保險企業進行團隊管理、數據化分析和團隊協作,提升客戶滿意度,實現可持續的業績增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