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騰訊想和阿里巴巴爭奪雲市場,憑什麼?

昨天,騰訊宣佈啟動公司成立以來的第三輪組織架構調整。

這次戰略調整,騰訊新組建了一個“超新星”部門——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SIG),原來的騰訊雲將得到優勢資源傾斜。

這意味著,馬化騰已經擼起袖子,準備伸手進“TO B”(企業用戶市場)盤子裡撈肉吃了——不過,你也不看看人家馬雲早在那捂著盤子吃得歡了,有那麼容易嗎?

觀察:騰訊想和阿里巴巴爭奪雲市場,憑什麼?

騰訊想開拓B端領域,阿里是最大對手

騰訊希望通過戰略調整,爭奪“TO B”市場,必然會遭到阿里巴巴的阻擊。

“如果我們做不好‘TO B’業務,別人能做好,那我實在想不出一個理由。”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王建勳就說過這樣這樣自信滿滿的話。

2017年10月11日,“阿里巴巴達摩院達摩院”始動,探索在機器智能、智聯網、金融科技等多個產業領域的可能性。同時,“1+100個雲棲小鎮”計劃開展,馬雲的目的很明確:繼續深入推動中小企業的智能化、數字化轉型,保持並擴大“B端”業務的領跑者地位優勢。

近年來,阿里巴巴在“TO B”領域加大了投資力度。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阿里巴巴三大類投資項目中,“企業服務”排在“金融”、“電商”前頭,去年70多次的投資裡,“企業服務”領域的項目約有24個,佔比31%左右。

觀察:騰訊想和阿里巴巴爭奪雲市場,憑什麼?

以人工智能技術連接企業服務正是阿里巴巴的長項。去年11月29日,阿里巴巴1688平臺全面升級,正式打造八大數字商業基礎設施,包括:商家成長體系、數據體系、營銷體系、廣告體系、開放平臺、交易支付體系、物流體系、金融體系等,以幫助中小企業實現數字化的交易和營銷。

阿里巴巴最近一次在“TO B”領域對騰訊的有力壓制,莫過於釘釘對企業微信的勝利。釘釘和微信很相似——用戶可以使用它來發送消息、接打電話、交換聯繫信息,但目標人群是企業而非個人。2016年,企業微信上線,試圖對釘釘進行狙擊,然而效果不彰。截至2018年3月,在釘釘平臺上進行智能移動辦公的企業超過700萬家,個人用戶超過1億,還有超過10萬的開發者。今年9月26日,釘釘與擁有龐大大客戶市場份額的藍凌聯手,實現了大、中、小、微型企業級市場的全覆蓋,企業微信更加處境不妙。

與此同時 ,阿里巴巴的全方位“B端”生態已漸成氣候。例如,阿里媽媽從支持性部門轉換為獨立事業部;阿里百川搭建起移動互聯網應用開發及商業化平臺;收購高德地圖和UC瀏覽器等。在企業應用層服務上,阿里旅行、淘寶聯盟、阿里大魚均有不俗表現。

觀察:騰訊想和阿里巴巴爭奪雲市場,憑什麼?

雲時代”的雙雄對決

不過,這都不是關鍵。騰訊和阿里巴巴未來在“TO B”領域的真正對決,是在雲業務上。

目前,國內雲計算市場已進入爆發增長期。2017年下半年全國“用雲量”總量較上半年環比增長66.5%,年化增長率133.1% 。2018一季度增速再上臺階,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138.6%。

在“雲時代”,阿里雲無疑是“頭號玩家”。據權威研究機構IDC發佈的《2017年上半年中國公有云IaaS市場份額調研結果》,阿里雲佔據了47.6%的中國市場份額,騰訊雲位居第二,市場份額為9.6%;金山雲位居第三,份額為6.5%。

根據阿里巴巴最新財報顯示,2019財年第一季度財報中,來自雲計算業務的營收為46.98億元人民幣(約合7.10億美元),同比增長93%。創立於2009年的阿里雲,今時今日已涵蓋了多元化的行業和企業,包括消費、能源、金融、健康醫療、製造、多媒體、零售等行業,而受眾市場也正在用數據回饋阿里雲。目前,阿里雲CDN服務客戶超過24萬客戶,全中國互聯網三分之一的流量由阿里雲承擔,近七成內容通過阿里雲完成加速調度。

觀察:騰訊想和阿里巴巴爭奪雲市場,憑什麼?

騰訊雲無法與阿里雲比體量,只能通過高增速來拉近差距甚至實現彎道超車的目標。

近兩年來,騰訊雲始終保持了100%的增長。至今,騰訊雲已為超過百萬開發者提供服務,最近又開放包括計算機視覺、智能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25種AI服務,深入交通、電商、零售、醫療等領域,合作伙伴已經超過了6000家,並且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增長。

例子舉不勝舉。摩拜單車就是通過騰訊雲獲得一整套雲端與車載模塊的通信服務,其中包括解鎖、定位、計費等的實時數據傳輸,保證了用戶在使用過程中的產品體驗。蔚來汽車與騰訊雲合作,將雲技術嫁接於傳統汽車行業中,構建智能車聯網。

在遊戲、視頻、移動行業中,騰訊雲佔據優勢;在電商、金融行業中,阿里雲更受歡迎。

從整體上看,“雲時代”已是騰訊與阿里雙雄爭霸的局面,雙方的佈局已不限於國內:截至2017年底,騰訊雲的基礎設施已覆蓋全球21個地區,並在全球運營36個可用區,而阿里雲今年3月開放印度尼西亞為全球服務的第18個區域。

不過,雲服務乃至“TO B”領域的藍海仍相當廣闊,遠不到贏家通吃的地步,現在說誰勝誰負還為時尚早,這種競爭和對峙會將長期持續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