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患了“小耳朵”,这是时间手术最合适!可别错过了最佳时间

有些孩子的耳朵,一侧比另一侧小,医学上称为“小耳畸形”,又叫“小耳朵”。

通常,每3000个孩子里就有一个小耳畸形患儿,男孩比女孩多。

患儿除了不同程度外耳畸形外,也可因耳道闭锁或狭窄,造成中重度的听力障碍。

据彭宏介绍,小耳畸形的病因暂不明确。可能与怀孕早期的异常事件如病毒感染、服药、精神刺激、环境污染等有关。亲属中的发生率仅为5%,也就是说基本上不会遗传。

据统计,全国耳畸形患者有65万余人。

宝宝患了“小耳朵”,这是时间手术最合适!可别错过了最佳时间

先做新耳朵,再拯救听力

“小耳朵”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容貌缺陷;二是存在听力障碍。

所以,对于“小耳朵”的治疗,主要包括外耳郭再造和听力重建。

汪海滨说,很多家长得知孩子听力有问题,更加倾向于挽救听力。但实际上,正确的治疗顺序,一般是先实施外耳郭再造,做一个新耳朵出来,再进行听力重建,让孩子听力不继续下降。

这是由于,听力重建手术常常会破坏耳后皮肤,因此要在耳郭再造后施行。汪海滨解释说,耳后皮肤对于耳郭再造非常重要,如果耳后皮肤被破坏了,那么耳郭再造就非常困难了。

而如果耳郭建好了以后,血运已经形成,再去做听力重建手术,即便对皮肤有破坏,也不会对耳郭产生较大影响。

专家指出,对于单侧小耳畸形患者,由于患侧存在有40%的听力,加上健侧听力正常,所以整个听力的下降为30%,除了判断方向稍差外,对日常生活和发音无很大影响。

所以,只要患儿日常的听力不影响学习、生活,家长无须为此太着急。

宝宝患了“小耳朵”,这是时间手术最合适!可别错过了最佳时间

太早手术,新耳朵会“变形”

对于“小耳朵”的孩子,很多家长担心他长大后受别人嘲笑,影响心理发育,觉得越早做手术越好。

但手术时间还要考虑患儿生长发育。

汪海滨说,用自体肋软骨行耳再造,是目前治疗小耳畸形的标准方法。一般以6~10周岁为最佳的手术年龄。

年龄过小(或者身高在1.2米以下),因其自体肋软骨发育较小,取材有限,同时也因生长发育变化,可能造成再造耳形态变化和胸廓的畸形。

年龄过大则肋软骨的质地发生改变,对外耳再造支架的雕刻和后期形态的维持有一定的影响。

而6岁开始,耳郭大小与成年后相差无几,肋软骨的发育也已经达到手术要求。其肋软骨的韧性、皮肤的弹性,在儿童期都比成人更适合手术。

遗憾的是,由于家庭环境困难或者消息闭塞、讳疾忌医等原因,不少家长不知道、不了解目前很多医院的医生能够进行外耳再造术,就没给孩子治疗,使得很多孩子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宝宝患了“小耳朵”,这是时间手术最合适!可别错过了最佳时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