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都開始搶演員飯碗了,小鮮肉們還不努力

那些演戲的導演們……堪稱這幾年下來,又一箇中國電影強國的獨特現象。

導演都開始搶演員飯碗了,小鮮肉們還不努力

田壯壯

好比這田壯壯,拍了一輩子電影,刷的流量和存在感,看起來都沒有演出《相愛相親》和《後來的我們》高。朋友圈就好幾個小姑娘,對壯壯老師大表愛意,認為他是當仁不讓的口碑、票房和硬漢擔當。

當張藝謀長城倒下眾人推,陳凱歌妖貓勉強換回信譽持平,改行演戲的田壯壯,似乎迎來了電影事業的第二春。

眾多導演職責裡面,有一條是指導現場拍攝工作。其中,指導演員表演是相當重要的一項。當你講戲、說戲到action,無法說服演員,造成的結果就是演員的表演,夢遊加懸浮,再不然就是演員反過來,強勢指導導演,落個“戲霸”的惡名。

導演都開始搶演員飯碗了,小鮮肉們還不努力

導演都開始搶演員飯碗了,小鮮肉們還不努力

演員轉導演

專門給導演出難題的賽人老師說:袁牧之、石揮、謝添、崔嵬、林農、李行、李翰祥、胡金銓、杜琪峰、林嶺東、吳天明、葉大鷹、楊在葆、孫道臨、成龍、周星馳、姜文、徐崢、黃渤……這些中國各個電影時期的鼎鼎大名,好幾位都是風頭極盛的表演者,另一些則是學表演起家的。他認為,相對其他行當跨界做導演的,表演者的僭越,成功率是最高的。

反過來,酷愛演戲的田壯壯,並不是中國電影史的一枚個例。

導演都開始搶演員飯碗了,小鮮肉們還不努力

張藝謀

27歲才破格考上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的張藝謀,吃苦頭的生活經驗積攢夠了,演員事業的起點相當驚人。拿下東京影帝的《老井》,還有觀者眾的《古今大戰秦俑情》,文藝商業的兼愛齊福,似乎讓老謀子及早放棄了演員夢想,投入到衝刺三大節的導演事業。

導演都開始搶演員飯碗了,小鮮肉們還不努力

陳凱歌

與張藝謀相比,真正享受電影貴族學校教育的陳凱歌,似乎對錶演就不是那麼痴迷了。他在《末代皇帝》裡的小(驚)兵(鴻)一(一)吼(瞥),似乎不那麼引人注意。在自己導演的《荊軻刺秦王》飾演呂不韋,就有“我是你爸爸”的意思了。

導演都開始搶演員飯碗了,小鮮肉們還不努力

有話好好說

同理,張藝謀後來最佳的一次客串表演,也是在自己的電影裡。他在《有話好好好》開場不久大吼,“俺轟,鵝想妳”,這次北京節放映,又被一些影評大佬直封為張藝謀生涯最佳作。

改行演戲前,田壯壯一直以第五代中的清心寡慾形象出現——譬如有重拍《小城之春》與挑戰《吳清源》之類的重大事件。不過,他也曾出演了朱文《雲的南方》,第一代互聯網影迷,應該小有印象。

如同第五代導演在畢業時段的互相幫助,第六代起步伊始的情況,也有點相似。婁燁和王小帥,互相在對方電影裡客串露面。

導演都開始搶演員飯碗了,小鮮肉們還不努力

第六代導演

長頭髮的婁燁(《冬春的日子》)和有頭髮的王小帥(《週末情人》)。

我知道,你們已經認不出來他們了,甚至這兩個電影,看都沒有看過。

導演都開始搶演員飯碗了,小鮮肉們還不努力

科長

能文善舞玩抖音的賈樟柯,雖然以指導非職業演員成名,但是,他對錶演的熱愛,是穿走於各種客串,尤其是到了最近幾年,曝光率是相當驚人的。尤其是金鍊老闆的形象,塑造得非常成功。

說到金鍊……如果你浮現出來甯浩的銀幕形象,或許,山西導演們就是酷愛這一路子。

從哪裡來,就回哪裡去。這句話,真正的老炮兒看了馮小剛的表演,大概是不會滿意管虎的那部電影。在他們看來,姜文在《陽光燦爛的日子》揶揄的歷史課老師形象,似乎更符合尖嘴猴腮的縫褲子本色。那會,他可還不是什麼著名導演。

導演都開始搶演員飯碗了,小鮮肉們還不努力

太熟悉的馮小剛

隨著賀歲片成就與話語地位抬升,馮小剛後來出演的角色,都是一些來勢洶洶但下一秒死的早洩角色,從《功夫》的黑幫老大到《讓子彈飛》吃著火鍋唱著歌,莫不如是。然而,從《我是你爸爸》到《老炮兒》,馮小剛人生與事業突然自信所帶來的鬆弛表演風格,似乎又是中國電影很缺少的中老年男性角色。

今年戛納,賈樟柯索性就地打包,把刁亦男(2018年開拍新作《南方車站的聚會》)、徐崢(2018年監製作品《幕後玩家》、《超時空同居》、《我不是藥神》)、張一白(2018年監製作品《後來的我們》)等導演集結在一部《江湖兒女》裡頭,有誓成爆款之勢。

片中,刁亦男飾演一個承接劇情的功能角色,徐崢則是一個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精心打造的跑火車角色。至於張一白,依靠辨識度極高的本土方言,與張譯角色形成前後重複與反差,喜感十足。

臺灣大導演愛演戲,也是出了名的。

導演都開始搶演員飯碗了,小鮮肉們還不努力

侯孝賢

藝謀有《老井》,侯孝賢就有《青梅竹馬》。與蔡琴愛戀,由楊德昌執導。然而,並不是所有合作都是圓滿愉快的,似乎在這部電影以後,侯孝賢與楊德昌的電影軌跡就錯開了方向。

導演都開始搶演員飯碗了,小鮮肉們還不努力

楊德昌

楊德昌也在侯孝賢電影裡客串,譬如《鼕鼕的假期》裡的爸爸。他後來還客串演出了楊順清的《扣板子》,出現在一飯局上。有人講了一個筷子不要對準別人,否則就像準備要炮決別人的意思。

導演都開始搶演員飯碗了,小鮮肉們還不努力

侯孝賢后來在自己的紀錄片裡,能吃會唱,演藝事業發展全面,樂不可支。並且訓話當了導演仍然愛演戲的小字輩鈕承澤:你那《艋舺》黑道大哥演的是個什麼虎爛。

在大導演面前,後生晚輩,就是低頭挨訓的被草命運。

導演都開始搶演員飯碗了,小鮮肉們還不努力

吳念真

大編劇出身,導了兩部戲就覺得太累的吳念真,似乎在演員道路上(《麻將》、《一一》),比當導演還要得心應手一些。可惜,世間已無楊德昌。

導演都開始搶演員飯碗了,小鮮肉們還不努力

李安

與大人物相比,李安的銀幕出場,同樣驚人。沒有當上導演的年代,他也把握住了機會,在謝晉《最後的貴族》裡客串亮相。然後,他把《喜宴》裡頭最好的臺詞,留給了自己。

導演都開始搶演員飯碗了,小鮮肉們還不努力

香港導演方面的故事就太多了,在工業化大批量生產的年代,演員有演不完的戲,導演們也是拼命開工。無論是像希區柯克一樣埋彩蛋的杜琪峰、王家衛,還是劇力萬鈞的李力持、劉鎮偉,案例實在太多,此處不表。

導演都開始搶演員飯碗了,小鮮肉們還不努力

畢贛

與這些業已成名的導演相比,最年輕一代的導演,似乎還不太具有這種“玩電影”的個人情趣。稍晚成的徐浩峰,在楊超的《旅程》裡,飾演一名行腳僧。而畢贛在《路邊野餐》的長鏡頭裡賣米酒,算是為數不多的活例子。

導演都開始搶演員飯碗了,小鮮肉們還不努力

柔情史

至於像楊明明那樣,敢於選擇在《柔情史》裡跟耐安飆戲,恐怕很多人會望而生怯(廣大獨立紀錄片導演們除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