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機構是怎麼玩外匯的嗎?

你知道機構是怎麼玩外匯的嗎?

貿易戰愈演愈烈,全球呈現出一種劍拔弩張的氣氛,匯率也是各國之間明爭暗鬥的重要手段之一。在龐大的外匯市場當中,零售外匯只是一小部分,銀行間外匯才是真正的主力軍。不過,不管是對於個人交易者,還是說對於林林總總的機構來說,大家都希望能夠“押對方向”,即便沒信心押對,也希望能規避匯率變動導致的種種風險。

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聊一下各種機構在外匯市場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以及他們在外匯市場當中面臨著怎樣的機會和風險。

大家長——中央銀行

匯率,是整個外匯市場的核心,大家關注的無非就是匯率的漲漲跌跌。既然說匯率,第一個要提的就是各國央行了,央行作為貨幣的發行者和管理者,貨幣的價值正是由央行和政府的信用決定的,各國央行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大家長”了。

你知道機構是怎麼玩外匯的嗎?

主要目的

與其他機構不同的是,央行參與外匯市場的目的並非投機盈利,而是為了維持匯率穩定和合理調節國際儲備量,通過調整外匯市場資金的供求關係,使匯率維持在一定水平上或限制在一定水平區間。當某種貨幣被嚴重低估或者高估的時候,央行就會出手,對匯率進行干預。

參與方式

央行參與外匯市場,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

1)央行作為外匯市場主體參與外匯的買賣,進而影響外匯匯率的走勢;

2)通過公開市場業務、調整再貼現率和準備金率等手段,調整本國利率,進而影響外匯匯率;

3)通過結售匯制度、窗口指導等方式對外匯進行指導。

親兒子——商業銀行

商業銀行,是與央行聯繫最緊密的金融機構了,央行發佈的政策直接影響商業銀行,商業銀行業緊隨央行的腳步而行動,商業銀行也是企業與央行之間的樞紐,央行通過商業銀行來為企業提供各種防範外匯衍生品工具,幫助企業規避匯率風險。

你知道機構是怎麼玩外匯的嗎?

主要目的

商業銀行是整個外匯市場的直接參與者,更是各類交易和各類風險的主要承擔者。商業銀行的交易會決定各種貨幣當日的波動,而且商業銀行的信貸關係會決定一個時期內流通中的各種貨幣總量,世界著名的幾大商業銀行,比如花旗銀行,匯豐銀行,德意志銀行等等由於資金量巨大甚至可以成為外匯市場價格的制定者。外匯市場對於商業銀行來說,既是投機獲利的重要戰地,也隱藏著巨大的風險。

主營業務

外匯業務是商業銀行的重要業務之一,在外匯業務方面,各國商業銀行的業務範圍會受到本國相關法律法規的限制,主營業務也不盡相同。

國內商業銀行常見的外匯業務包括:外匯存款、外匯貸款、外匯匯款、國際結算、資信調查、諮詢、見證業務和結售匯業務(包括進行即期、遠期、期權等外匯交易)等等。國際商業銀行除了常規的業務以外,還會進行套匯和套利,以及投機等業務。

面臨的風險

商業銀行需要面臨的風險主要可以分為三個類型,第一種是外匯買賣風險,也就是銀行在進行外匯買賣業務,包括代客買賣和自營買賣,所面臨的匯率變動所帶來的風險;第二個是外匯信用風險,即在外匯交易中由於當事人違約而給銀行帶來的風險;第三個則是清算風險

,指的是由於不同國家交收時間不一致或者清算時出現其他意外引起的風險。

乾兒子——非銀金融機構

除了銀行以外,很多非銀金融機構也掌握著大量的資金,它們也同樣是外匯市場的重要“玩家”之一,像國際上著名的量子基金、摩根斯坦利、高盛等等大型的對沖基金公司,它們可以處理數億的資金,我國目前金融機構參與外匯市場還有很大的限制,隨著金融市場的逐步放開,國內非銀金融機構可以參與的外匯業務也會逐漸增多。

你知道機構是怎麼玩外匯的嗎?

主要目的

非銀金融機構的資金來源通常是通過養老基金、個人投資等等各種途徑彙集的,他們通過槓桿的放大作用,儘量追求所管理的資金的最大回報,外匯交易也是他們獲取利潤的重要途徑之一。

投機方式

非銀金融機構主要是與各國銀行進行交易,靈活運用銀行提供的外匯交易工具做多或者做空某種貨幣來達到投機的目的,比如當年量子基金和老虎基金就是通過外匯遠期調高貶值預期做空泰國泰銖,獲得了巨大利益的。當然,他們的做法也存在著相當大的風險,還是以量子基金為例,在做空港幣的行動中,就鎩羽而歸了。

養子——跨國企業

匯率漲漲跌跌,明明是正經做生意,跨國企業卻也會受到波及,不小心的話賠的底掉也不是不可能的。雖說是養子,但家長是好家長啊,跨國企業的利益也依然備受家庭的關注。所以,央行和商業銀行等紛紛針對企業可能面臨的匯率風險,推出了各種規避匯率風險的工具,以便各大企業可以安心地做生意。

你知道機構是怎麼玩外匯的嗎?

主要目的

一般來說,雖然匯率風險對於跨國企業不一定是有害還是有利,但是企業都並不依靠判斷匯率變化來盈利,而是希望儘量規避到匯率風險。

企業面臨的主要風險

企業所面臨的主要外匯風險,有交易風險、會計風險和經濟風險。

交易風險指的是在運用外幣進行計價收付的交易中,經濟主體因外國貨幣和本國貨幣匯率的變動而引起的損失或者盈利的可能;會計風險指的是經濟主體對資產負債進行會計處理中,功能貨幣即交易貨幣(一般是海外分公司所在國貨幣)轉換成計賬貨幣(一般是總公司所在國貨幣)的過程中,因匯率變動而呈現賬面損失的可能;經濟風險指的是意料之外的匯率變動通過影響企業的生產銷售數量、價格、成本引起企業未來一定期間收益減少的一種潛在損失。

通過金融交易規避風險

在企業所面臨的外匯風險當中,交易風險是最常見的,除了選擇有利的計價貨幣以外,企業主要是通過外匯交易的方式來規避相關風險,可以使用的方式有即期外匯交易、遠期外匯交易、掉期外匯交易、外匯期權、外匯期貨、利率互換等,這些都是商業銀行為企業提供的風險規避工具。

關注頭條號:外小至,一場外匯盛宴等著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