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知的陳世美,歷史上是否真有此人

現在有很多的小夥伴是偵探迷,還有的人在很小的時候就扮演過福爾摩斯,但是你們知道中國的偵探嗎?那就是包公,狄仁傑之流了。不過我們也知道,關於他們的很多故事都是後來者的編撰,是為了戲劇性,但是也不可否認當初的他們很有才華也有很能力,能夠在證據非常缺少的情況下推斷出真相。

世人皆知的陳世美,歷史上是否真有此人

但是說起包公的眾多疑案,我想有一個案件是很大快人心的,那就是鍘美案。尤其是在太后的懿旨下達的時候,包拯關上門也要先殺了陳世美這個負心漢,看得人心情一暢。但是在歷史究竟有沒有這個人呢?

世人皆知的陳世美,歷史上是否真有此人

的確是有的,只不過他的原型並不在宋朝。鍘美案的過程我們也都知道,當時的窮熟人陳世美進京趕考,一舉奪得狀元,不只是狀元,還得到了公主的青睞。皇帝也同意將陳世美選做駙馬。這時候的眼看就要改變人生軌跡的陳世美早已將家中的妻兒放在腦後,開始安安心心的享受起駙馬的時光。但是他卻沒想到,他的妻子在她失蹤這麼長時間之後竟然追到了京城,還帶著自己的孩子。

世人皆知的陳世美,歷史上是否真有此人

雖然陳世美在面對證據的時候不為所動,硬是靠著臉皮多撐了一段時間,但是最終還是被包拯找到證據,直接將他定罪,而公主為了自己的丈夫求來了太后的懿旨,可惜為時已晚,被包拯二話不說直接鍘死。

世人皆知的陳世美,歷史上是否真有此人

不過這個故事目前只有戲劇的部分,並沒有真正的歷史證據作為考究,反而是現在的另一種說法比較有證據,那就是這是一齣戲,只不過是在清初的時候編成的。那時候有個人叫做陳熟美,而在他求學的時候曾經有兩個同學出錢幫助過他,後來他在科舉中考中,做了大官,那兩個同學聽說之後,就商量了一下,一起去了京城找他求個一官半職,誰知竟然被他拒絕。雖然這時候拒絕才是好官的做法,但是這兩個同學卻是很惱火,覺得他忘恩負義。

世人皆知的陳世美,歷史上是否真有此人

在他們兩人回家的路上,恰好看到路邊的一場忘恩負義的戲,兩人計上心來,就像噁心他一下,所以就花費銀子,讓戲班子按照他們的說法,把這個戲改了一下。只不過他們也不敢明目張膽的直接用陳熟美的名字,就換成了陳世美。結果這部戲一經出演,就被觀眾們認同,短時間內就大火,根據一個個人的改編,慢慢的,清代的事情就發生在了宋朝,劇中的官吏也變成了包公。至於戲裡的秦香蓮,則是當時陳熟美的二夫人秦馨蓮。

世人皆知的陳世美,歷史上是否真有此人

這個說法現在有很多人認同,因為根據考證,清朝的時候確實是有這麼一個人發生過這樣的事情,而且當年這出戏可能也是被做官的陳熟美看到了,所以曾經還有過戲班子到陳熟美的家鄉演這出戏,結果被他的子孫直接攆出去的記錄。假如這麼說,是可以說通的,但是這時候又出現了另一種論證,那就是城市美卻是有的。

世人皆知的陳世美,歷史上是否真有此人

因為上一種說法確實是很有根據,說這出戏是清朝時候編撰的,但是在明朝的時候有一本書裡,記載了包公的很多案件,其中有一個就是這個案件,如果說是清朝朝編撰的,那麼怎麼會出現在明朝的書中呢?不過書中的記載卻是與戲中的不同,書中沒寫鍘陳世美,而只是流放,這樣就出現了一種分歧。

不過不管哪種說法,陳世美的形象卻是深入人心,不是某一種說法可以改變的。假如確有其事,那麼人們也不算冤枉他,假如真的只是改編,那陳熟美可就太無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