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为什么要做组织架构调整?

别人的成功很难复制,自己的成功也如此,企业的转型之因也皆来于此。

时隔7年,腾讯又一次进行了内部组织架构调整。腾讯在原有微信事业群(WXG)、互动娱乐事业群(IEG)、技术工程事业群(TEG),企业发展事业群(CDG)的基础上,增加了云和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和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无论内部外部,一致指向腾讯是为了企业级业务。

马化腾自己就说的很清楚,这次调整是“腾讯迈向下一个20年的新起点。它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战略升级,互联网的下半场属于产业互联网,上半场腾讯通过连接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下半场我们将在此基础上,助力产业与消费者形成更具开放性的新型连接生态。”

重点在于这句话互联网的下半场属于产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就是面向ToB的企业级业务。

所以分析腾讯架构调整的逻辑可以分为这两个问题:

第一、 为什么说下半场属于产业互联网,属于企业级,腾讯继续做消费互联网不行么?

第二、 为什么面向产业互联网,腾讯就要进行架构调整,原来的架构不行么?

接下来我们分别讨论下:

第一、为什么互联网下半场属于产业互联网,腾讯为什么要转型。

解释之前先介绍一个定律。

就像支配半导体产业发展有一个摩尔定律,每一美元所能买到的电脑性能,将每隔18-24个月翻一倍以上。而支配互联网产业发展也有一个定律,就是以太网的发明人鲍勃·麦特卡夫“发明”的麦特卡夫定律——网络价值同网络用户数量的平方成正比,即 N 个联结能创造 N 的2次方效益。

也就是一个网络平台,网络上可以互相连接的节点越多,这个网络的价值就越大,而且这个价值的增长不是线性的,而是指数级的,因为价值等于联结节点的平方。

腾讯毫无疑问是过去的十数年间中国最成功的互联网公司,而且基本处于接近没有之一的程度。原因就在于腾讯是最符合麦特卡夫定律的公司,腾讯拥有中国最大的联结节点,也就创造了最大的网络价值。腾讯网络上的联结节点,就是互联网用户。在PC时代,腾讯用QQ作为连接器,联结节点的数量级是数亿级别;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腾讯用微信作为连接器,联结节点的数量级是数十亿级别的用户,没有任何一家其他的互联网公司可以超过腾讯。

在这个网络平台上,作为连接器的QQ和微信相当于真实世界中的铁路、公路和桥梁,而腾讯又在此之上创造了一个虚拟世界——游戏等应用,然后在这个自创的虚拟世界拥有铸币权(游戏皮肤、游戏角色等等)。腾讯因此无敌,如果外部条件没有变化,腾讯或许可以这样一直无敌下去,但是直到今天,故事不能按照原有的剧本继续下去了。

因为网络空间的联结节点发生了本质变化。由于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云平台和边缘计算的出现,人类不再在是网络上最大的节点来源。未来网络节点的最大来源是机器,起码是人机共存。

我们正处于由人工智能驱动的变革前夜。在刚才所说的各种技术的推动下,万物都可以通过内置计算芯片、连接芯片,并通过边缘计算和云平台成为一个可以联结的节点,小到世界杯上的一个智能足球;大到天上飞的客机,地上跑的汽车;还有弥漫在所有工厂里每一个制造机器人;每一个内置传感器的桥梁、路灯和摄像头。每一所医院,每一家商店,每一个学校,每一个城市。所以有人说,我们正走入一个万物互联网、万物智能的时代。

如果说移动互联网的网络节点是数十亿,但是“万物互联“的联结节点数量将达到了恐怖的千亿级别,甚至会更大。根据麦特卡夫定律,联结节点的增加,价值会出现更加恐怖的指数级暴增,这其中的市场机遇不言而喻。

但对腾讯而言,第一次由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节点的属性没有变化,都是人,所以腾讯的转型升级是相对容易;到了万物互联时代,网络节点的属性变了,由人变成人机共存,这对腾讯而言,就属于全新的战场。

马化腾一直以腾讯是最好的连接平台为荣,在产业互联网平台,依然是受麦特卡夫定律支配的连接为王。从这个逻辑上来看,腾讯没道理不跟上时代脉搏,固守于原来的消费互联网。

接下来我们要谈到相关的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在产业互联网的时代,腾讯的架构就必须要调整?

原因在于用户群的属性变化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内在技术要求。

我们先来看用户群的属性变化。

服务产业互联网和服务消费互联网最大的差别在于,消费互联网的应用需求是独立的;而企业级互联网、产业互联网,它们的应用需求是整合、协同的。

举个例子来说,腾讯的用户可以一边玩王者荣耀,一边玩吃鸡刺激战场,一边听QQ音乐,这些不同的应用或许有统一的认证

登陆系统,但是这些应用之间可以没有直接的相关性。腾讯的天美工作室不需要考虑某用户玩王者的时候,刚才听的是什么音乐(当然,基于大数据考虑,用户听什么音乐对于王者荣耀的策划而言,有分析价值);假如这个用户放弃王者荣耀,改玩刺激战场,腾讯也不太需要考虑要将王者荣耀中用户的行为和数据,迁移到刺激战场中去,假设有一天用户放弃其中一个游戏,腾讯就砍掉这个工作室就好。这些一个个的应用,因为腾讯的QQ和微信连接器,让用户可以更容易互相组队玩乐,但是这些应用之间,并不需要太多连接。甚至某种程度上,如果你做了连接很可能会是多余的,消费互联网用户的一个核心特点就是喜新厌旧。

但是企业级互联网、产业互联网完全是不同的玩法,这部分用户群的单位属性是企业和机构,而对于机构而言必须考虑各部门之间的协同性、应用之间的整合性、新旧系统的兼容性。同样举例来说,作为一个服装企业,它的营销平台必须要和生产系统、库存系统连接,它的系统升级之后,必须考虑新旧系统之间的平滑转移。

其次,由于当前产业互联网的关键驱动力之一是人工智能,我们再来看人工智能技术的内在要求。

这次人工智能浪潮,是由算法、算力和数据支撑的。数据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属性,因此也有人说数据是21世界的石油。有了足够的数据,才能通过统计学方法产生机器智能。

在这里,我们必须要注意一件事情,数据是平滑流动的,只有完整的数据,才能产生的精确的智能,而片面的数据,只能产生偏见的智能。我们在人工智能时代看到了大量的收购,很多收购不是为了人和业务,都是为了数据。

讲完这两个特点(用户群属性变化和技术逻辑),我们会发现腾讯的原有架构是不符合时代要求的。原因腾讯的企业文化是内部竞争为王,希望由不同部门,通过自我淘汰机制,来生成最优解。这在消费者互联网时代是神来之笔,同一应用的用户之间是相互连接的,而不同的应用之间是相对独立的。

但在企业级互联网时代,在产业互联网时代。各自为政的解决方案,不能统一的数据平台,断层的新旧应用,对企业客户而言,就意味着缺失、不完整和不安全。

在消费互联网时代,可以讲个性,但是在产业互联网时代,必须讲共性,因此腾讯必须调整。腾讯新成立的云和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就是对这一时代特点的直接响应。根据腾讯的公告,这个事业群将“将聚合公司在各个相关领域积累多年的领先能力,整合包括腾讯云、智慧零售、安全产品、腾讯地图、优图等核心产品线,帮助医疗、教育、交通、制造业、能源等行业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关键词就是整合。

腾讯在过去十数年间,业绩一骑绝尘,从QQ到微信,腾讯始终占据消费互联网的霸主地位。

但马化腾说,调整是因为“我们不只是要专注眼前的业务,更要立足于长远发展”。

刘炽平说:“我们需要时刻保持清醒,充满危机意识和前瞻性,才能引领腾讯进入下一个时代”。

他们二人的发言态度并不是谦虚,而是客观状态的描述,在产业互联网领域,腾讯已属于后来者。如果腾讯想继续成为互联网上那个最核心的联结平台,那么将势必要用云去承载千万家企业、机构的数据、应用和业务;用人工智能去赋能客户去服务他们的消费者。这样的故事,阿里、华为、微软、亚马逊讲的比腾讯早太多。

不过或许时机未晚,产业互联网的大幕才拉开不久,人类社会刚刚要迈入由5G和人工驱动的万物互联、万物智能时代。应变也未晚。

高飞 | 赛博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