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喪失民心:滴滴出行還能走多遠?

最近,網上多家媒體紛紛報道,滴滴出行又一次陷入輿論口誅筆伐的風口浪尖之中,距離上一次類似的悲劇發生僅僅三個多月。8月24號,浙江溫州樂清乘客趙女士在乘坐滴滴順風車時被滴滴司機鍾某強姦殺害拋屍,年僅20歲。而就在案發前一天,司機鍾某還因對另一名乘客圖謀不軌,被乘客圖文並茂地投訴至滴滴平臺,但滴滴方面對於這樣的投訴預警置若罔聞無動於衷。

兇案發生後,滴滴出行發表道歉稱,在順風車整改期間發生這樣的悲劇,深感自責與愧疚,並承諾,未來平臺上發生的所有刑事案件,滴滴都將參照法律規定的人身傷害賠償標準給予3倍的補償。但是,對於廣大順風車乘客和網民來說,真心關切與表示憤恨的,絕對不是賠償的問題!更有媒體把滴滴的罪責總結列為“七宗罪”如下:

已喪失民心:滴滴出行還能走多遠?

肇事假牌滴滴車

第一宗罪:事前早有預警, 悲劇本可避免,滴滴卻視而不見。

第二宗罪:滴滴客服反應遲緩,嚴重拖延救援時間。

第三宗罪:滴滴客服曾拒絕警方提出的調查要求,缺乏與警方有效溝通機制。

第四宗罪:滴滴整改期間偷偷開放順風車社交功能,為事件埋下隱患。

第五宗罪:又是一起車牌偽造!滴滴平臺審核存漏洞。

第六宗罪:滴滴緊急刪除了此前的相關微博,整改是否誠心徹底。

第七宗罪,一家獨大或致滴滴缺乏自省和完善產品的動力。

滴滴公司犯下這“七宗罪”,可謂罪大惡極,已喪失民心,應不應封禁?下面,我們來作進一步分析。

已喪失民心:滴滴出行還能走多遠?

命案拋屍地點

1、一個企業存在已知風險,多次整改依然無法規避,說明平臺連最基本的安全隱患都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繼續運作,必定引起更多命案,直接損害人民的根本權益。人們如何容忍這樣的公司及其平臺繼續害人。再說,滴滴公司自己都打了自己的嘴巴,一波未平,另一波又起,突發偶然事件已變成了常規問題,公司平臺解決不了,還談什麼業務與發展?其實,滴滴公司平臺也不想發生命案,但是管理不善,無法保障公眾的人身安全,好比在客戶身上埋下了一個定時炸彈,隨時都會引發爆炸,沒有人能抱著僥倖的心理,拿自己的生命去開玩笑。滴滴公司平臺不但要保障乘客出行的人身安全,還要保障司機的人身安全。兩年前有個滴滴司機早上出車在東莞虎門被幾名乘客殺害,拋屍路邊,多家媒體都爭相報道,整個事件也曾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所以現在就事論事,一味針對滴滴平臺指責司機也不理智,我們只能把責任歸咎於公司平臺的失職。

2、案發前一天收到投拆預警卻不及時作出處理,平臺投訴預警生效卻形同虛設,說明案發主要不是平臺功能問題,而是平臺內部管理出了重大問題。眾所周知,滴滴順風車的客服電話基本上每天24小時都是打不通的,打通了客服也解決不了問題。曾有順風車司機透露說,用得好好的順風車司機

帳戶突然不明不白就被永久封禁了,也沒有任何違規提示,打了幾十次電話才打通電話諮詢平臺客服,客戶居然也說不知何故,叫一直等下去,等了兩年,還是這個樣子,後來有個客服建議他註銷帳號重新申請,他試了,還是一樣,後來就把滴滴順風車軟件缷載了。這件事說明,滴滴客服本來就不合格,無法解決客戶公眾問題。還有個快車司機拆設說,有一次載個客戶遇到塞車,結果延時費用高過打車費,客戶不服,不肯付款,到了半路就生氣要求下車跑了,司機收不到一分錢,白白浪費了半個小時和油費,向平臺投訴客戶,結果客服強制判司機責任!一家以服務為主的企業,如果客服方面不合格,就絕對是對公眾的不負責任表現。這種企業,對社會的危害,顯而易見可想而知。時不時就有人為之付出生命的代價,現在就是明證!

已喪失民心:滴滴出行還能走多遠?

受害人生前美照

3、滴滴平臺的註冊漏洞一直存在,並非技術問題,也不是偶然的管理失誤,而是源於內部管理層的腐敗。因為微信群每天都有人在發滴滴黑戶洗白廣告,只要有錢,什麼投訴都能撤消,什麼封禁都能解封解禁。這些都是採時不正當手段解決的,正常途徑連基本的問題都解決不了,更不用說解決這種違法違規問題。說得不好聽一點,就是滴滴平臺裡邊有內鬼,他們通過非法途徑賺取不義之財,拿全國人民的生命來開國際玩笑,非常可恥!因小事被封禁的正常司機用戶,往往順手缷載滴滴順風車了事,但是一些別有用心的滴滴黑司機,就會花錢走非法途徑混進去作案,得手後屢試不爽。如果不是引發特別嚴重的命案,如果不是被媒體曝光,滴滴平臺恐怕要想方設法來隱瞞更多真相。用戶的各種投拆基本上毫無作用,徒增茶餘飯後的笑料罷。別的企業的客服通常喜歡給客戶走踢皮球的流程,而滴滴順風車的客服是不需要玩踢皮球遊戲的,“不知道”三個字就能忽悠完全世界,面對這些問題,相信很多滴滴用戶特別是滴滴司機都心照不暄。如果滴滴公司不把內部的腐敗分子清理出局,那麼這個平臺算是玩完了,遲早會出大事。

4、滴滴平臺最大的根本問題還是利益問題。平時很多滴滴司機自己不出車,卻同時拿著幾臺手機在家裡“遙控”接客。這種事情經常發生,相信憑藉現代的網絡技術,滴滴管理客服必定知道這種情況,但是他們不會制止,而是睜一眼閉一眼,因為他們的工作原則是收入大於一切!平時不管你如何用軟件接單搶單,也不管你如何遠程違規操控作假,只要不取消訂單,只要最終平臺有收入,就算是正常的運作。正是因為這種最大利益化的運營理念,滴滴公司只顧賺錢,不顧司乘的問題反饋,把客服部門壓縮成一臺自動應答機,或者當作公共廁所一樣毫不重視,用戶的投訴都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答覆,那樣是很危險的。滴滴公司自從開始營利以來,只顧自己的平臺賺錢,不顧司機的虧損,按照滴滴系統自動組合的拼車方案,大多是讓司機虧油更浪費時間的交易,加上平臺扣手續費高達30%,順風車司機經常不計車損地白跑,本想賺點油費,結果卻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得不償失。

作為一家公共服務便民企業,滴滴順風車應把司機乘客的安全問題放在首位,建立日常運營問題與突發情況快速反應監管機制,儘管無法杜絕各種事故的發生,但是起碼能夠及時掌握事故發生與發展情況並作出補救措施。滴滴順風車對於司機向來只有選擇與淘汰,內部沒有配套相關專項的培訓與考核,因此,發展成為一家獨大的同時,司機用戶流失也非常嚴重。如果哪天民心失盡,再牛的平臺也會沒落,不被封禁也沒有用了,因為政府封禁還有解封的時候,一旦被人民群眾封禁,那就只能分崩離析灰飛煙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