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價上千美元新iPhone組件成本曝光,蘋果你的良心不會痛嗎?

最近,一份來自TechInsights對iPhone XS Max(256GB)的拆解分析報告刷爆了網絡。報告稱,這款機型的組件成本約為443美元(約合 3044 RMB),比64GB的iPhone X高了近 50 美元。而iPhone XS Max (256GB)的售價是1299美元組件成本僅佔了34%。硬件成本僅佔三成左右,難道這就是蘋果市值破萬億的原因?


售價上千美元新iPhone組件成本曝光,蘋果你的良心不會痛嗎?


當然蘋果的硬件成本低也不是單這一期,我們來看一下往年的數據,如下表所示:


售價上千美元新iPhone組件成本曝光,蘋果你的良心不會痛嗎?


初代 iPhone 硬件成本在售價中的佔比為46% ,而如今,已壓縮至34%。成本壓縮了,是否就證明蘋果在硬件方面划水了呢?這倒也不是,從整理的表格來看:


售價上千美元新iPhone組件成本曝光,蘋果你的良心不會痛嗎?


除了iPhone SE(使用上一代處理器,大家都懂得),蘋果的硬件成本基本呈上升趨勢。拿今年的新款來說,iPhone XS Max組件中屏幕成本為80.5美元,其次是A12仿生芯片和基頻芯片,為72美元。緊隨其後的閃存芯片,為64美元。除此之外成本較高的還有44美元的攝像頭和58美元的機械組件。比起去年的iPhone X,基本上iPhone XS Max所有組件的成本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漲。比 iPhone X的組件成本(395.44 美元)高了近50美元,已經與初代iPhone的售價(499 美元)相當。因此蘋果在硬件方面其實每一代新品都會有更大的投入。

那麼售價方面呢?在表一中可以看出,從2008年開始,蘋果公司先後了密謀‘599美元-649美元-699美元’三次漲價節點,代表機型分別是iPhone 3G、iPhone 4s和iPhone 8。今年更添新高,突破1000美元大關。在這幾個階段價格發生變化的同時,iPhone硬件的成本佔比也都默契的進行了下降。iPhone 的平均銷售價格從 549 美元上漲到如今的 724 美元,漲幅高達到 35%。成本不斷壓縮,售價不斷上漲,蘋果利潤如此之高也就不稀奇了。

蘋果的暴利

當然,看蘋果的利潤也不能光看硬件成本,有很多人的計算思維就是“產品市場售價—物料成本=利潤”的模式。那麼,用一個錯誤的計算方式得出的結論自然而然錯誤的。

照這種算法,生活中的每一件商品都不值,一件T恤也不值100多元、一雙普通的Nike鞋也不值幾百元。

我們必須知道的重要一點是重要一點就是:物料成本≠成本

像雷軍承諾的”硬件綜合淨利潤率不超過 5%”,並不等同於將小米手機的售價乘以 5% 就是每臺手機賺到的錢,也不是說售價的 95% 都是硬件成本。


售價上千美元新iPhone組件成本曝光,蘋果你的良心不會痛嗎?


這裡所說的淨利潤,剔除的除了硬件的物料和生產成本,還有研發、營銷、稅費、專利費和渠道分成等等一系列費用。而每一家廠商的情況可能都有不同,至於具體的構成比例廠商也很少會公開。

不過 iPhone 確實賺取了智能手機市場大部分的利潤,這裡面既有一定的品牌溢價,也和成本控制有一定關係。相比與華為 OV 等國產手機廠商在線下渠道的大量投入,蘋果的直營店一直是坪效最高的零售店,而任正非則抱怨雖然手機賣得多,錢卻被渠道賺走了。

蘋果賺錢渠道大猜測

蘋果如此可觀的利潤除了壓縮硬件成本與提高售價之外還有哪些渠道呢?與非網小編在這裡做了一些猜想。

1.收取必要配件費用

iPhone 7 一代開始了取消3.5mm耳機口,但會配送一條3.5mm轉換線,但今年剛剛發佈的iPhone Xs、 iPhone Xr手機開始,你需要另付費購買它,最便宜的少則幾百,好的多則幾千。


售價上千美元新iPhone組件成本曝光,蘋果你的良心不會痛嗎?


另一點是新款的iPhone是5V / 1A充電口和USB充電線。換句話說,如果你想快速充電的話需要去買官方配件:USB-C充電線(149元)+ 30W USB/C電源適配器(384元),共計533元。如果你想購買第三方快充,蘋果可能會想盡各種方式阻止你。

2.依靠存儲空間收費

第一代iPhone僅有4GB存儲,但每GB成本卻高達12美元,存儲佔據整機成本的27%。從iPhone 3G開始,每GB存儲的成本不高於2美元,但存儲容量的增大導致整體成本上升。今年的iPhoneX只有64GB、256GB和512GB,大眾所期待的128GB了直接被取消了。當前64GB是大多數人的選擇方式,當手機拍照像素變得越來越高隨之相機文件變的也越大越大64GB顯得有些差勁,而256GB較多人來說又太多了。顯然,蘋果變著方式逼你去買一個更昂貴的iPhone版本。


售價上千美元新iPhone組件成本曝光,蘋果你的良心不會痛嗎?


近日彭博社有一篇文章指出內存空間實際上是 iPhone 中最賺錢的部分,蘋果用遠高於閃存成本的漲價幅度來獲取更多利潤,這樣看來似乎也說得通。

3.色彩搭配

色彩搭配也是蘋果常用伎倆,例如推出黑色、紅色,其實是為了刺激市場消費,畢竟這幾年來iPhone的創新真的很小。然而,這些特殊顏色的手機通常比普通版本更貴些。


售價上千美元新iPhone組件成本曝光,蘋果你的良心不會痛嗎?


4.不同版本

今年的雙網通版還有“低配”iPhone Xr看起來就像是iPhone Xs版本,但實際上,720P分辨率的LCD屏、減少了3D觸控、上下框架的增加降低了組件和流程的成本,自然它也是變著法擴大利潤。


售價上千美元新iPhone組件成本曝光,蘋果你的良心不會痛嗎?


5.控制降頻

最後,蘋果今年的iPhone降頻手機也被多方實錘,也就是說,官方可以利用iOS系統來控制你的iPhone手機,讓你的舊蘋果手機進入淘汰的隊列,來更換新機。庫克確實是一個非常精明的商人。

華為是國產手機突破口?

根據Counterpoint發佈的2018年全球智能手機品牌利潤數據,二季度蘋果佔據了手機行業總利潤的62%,高居榜首,把排在第二名的三星(17%)遠遠的甩在身後。當然與去年第四季度 86% 相比還是掉了不少,這意味國產手機分食了智能手機市場更多的利潤。

今年6-7月的全球智能手機銷量數據顯示,華為首次超過蘋果成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機制造商,目前僅次於三星。這對華為甚至國產手機來說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售價上千美元新iPhone組件成本曝光,蘋果你的良心不會痛嗎?


排名前6的品牌分別為蘋果、三星、華為、OPPO、vivo、小米,共佔據了總利潤的99%,數百個“其它”品牌只能瓜分僅剩的1%,生存相當艱難。

總而言之,蘋果還是那個蘋果,賺的盆滿缽滿,依舊讓你跪下唱征服。究竟是不是暴利相信各位看官心中自有一杆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