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黃疸要不要吃藥去醫院?是病千萬別耽誤,聽聽專家怎麼說?

寶寶出黃疸要不要吃藥去醫院?是病千萬別耽誤,聽聽專家怎麼說?

新生寶寶為什麼會出現黃疸?黃疸能預防麼?要不要吃藥?

寶寶染黃疸,會不會影響寶寶的生長髮育?

寶寶的黃疸屬於哪種類型?需要做什麼檢查?怎樣針對性治療?

曬太陽褪黃疸靠不靠譜?不去醫院如何在家護理保健?

AeonCare科學育兒原創《從零開始瞭解黃疸》系列新生兒餵養保健護理科普文章

帶剛剛做父母的你,全方位瞭解新生兒黃疸的“前世今生”。

寶寶出黃疸要不要吃藥去醫院?是病千萬別耽誤,聽聽專家怎麼說?

新生兒的黃疸很常見,它不一定是疾病(病理性黃疸);
如果發展為一種疾病,只要及時發現,及時治療,預後也是很好的。所以請家長不必擔心。
那新生兒黃疸的治療是不是一定要選擇住院呢?
彆著急,請聽AeonCare科學育兒慢慢道來:

黃疸是什麼?病理性黃疸又是什麼?

黃疸是指膽紅素代謝導致血膽紅素升高,皮膚和鞏膜出現黃染等表現。病理性黃疸是指因各種病理因素導致血清未結合膽紅素增高而引起一系列病理表現的疾病。

生理性黃疸

  • 黃疸出現時間:出生後2~3天皮膚開始發黃,4~7天黃疸最重。
  • 黃疸程度:足月兒總膽紅素應小於12.9mg/dL,早產兒總膽紅素應小於 15mg/DL。
  • 黃疸持續時間:足月黃疸10~14天消退,早產兒3~4周消退。
  • 伴隨症狀:黃疸期間精神及吃奶好,除皮膚黃染外一切正常。
寶寶出黃疸要不要吃藥去醫院?是病千萬別耽誤,聽聽專家怎麼說?

病理性黃疸(有下列情況之一者為病理性黃疸)

  • 黃疸出現時間:黃疸出現過早,出生後24小時內出現黃疸。
  • 黃疸程度:黃疸程度較重,血清膽紅素超過同日齡正常兒平均值,或每日上升超過85.5μmol/L(5mg/dL)
  • 黃疸持續時間:足月兒黃疸超過2周,早產兒超過4周,或黃疸退後復現者。
  • 伴隨症狀:黃疸伴有其他臨床症狀(精神差、嗜睡、拒奶、體溫不升、嘔吐、腹瀉、腹脹、體重不增等)。或血清結合膽紅素大於 25.7μmol/L(1.5mg/dL)。

母乳性黃疸不屬於病理性黃疸

症狀有些類似病理性黃疸,甚至有些黃疸太高的需要住院治療,但發生幾率低,佔母乳餵養兒中約1%。

黃疸需要動態觀察,才可判斷它是否為病理性黃疸?

病理性黃疸有輕有重,一般首選光療退黃。不必過於擔心光療的副作用。眼罩及尿片對眼睛和生殖器的保護可以避免光療造成視網膜等損傷。如果黃疸不太高,能保證每天到醫院複查黃疸指數,也是可以邊使用藥物(常用的藥物是茵梔黃和雙歧三聯活菌片),邊觀察的。要知道在黃疸升高的過程中,可能對腦神經造成損傷。而且藥物退黃速度慢,副作用明顯,常見如腹瀉。

寶寶出黃疸要不要吃藥去醫院?是病千萬別耽誤,聽聽專家怎麼說?

病理性黃疸的嚴重危害就是膽紅素腦病,新生兒膽紅素腦病是指出生一週內的新生兒由於膽紅素毒性作用所致的急性腦損傷。膽紅素腦病幾乎僅僅發生在新生兒時期,症狀表現有輕有重,嚴重者可表現為核黃疸,輕者可不出現臨床症狀,但在腦幹誘發電位等輔助檢查則可發現異常表現。

當爸媽們發現新生兒出現嗜睡、拒食、擁抱反射減弱、呼吸暫停、心動過緩等情況時,一定要及時把寶寶送院檢查。請注意,早產兒更容易發生膽紅素腦病。

對於年輕的父母來說,很難判斷寶寶的黃疸是生理性的還是病理性的,因此當寶寶出現黃疸後,最好抱到醫院,讓醫生對寶寶進行檢查,以明確診斷。


本系列文章由AeonCare科學育兒原創,新生兒餵養保健護理科普持續更新,想獲得更多關於新生兒黃疸的專業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