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選擇:等公司加薪or跳槽漲薪

2008 年我開始在西安工作,月薪是 6800 。2014 年,月薪變為 14900 。這 7 年,薪水年均增長 11.86% 。

看起來還不錯吧?很多人待在一家公司,會有兩三年都不漲薪,或者每年普漲個兩三百RMB。這也是很多開發者覺得加薪只能靠跳槽的依據。我自己也有跳槽漲薪的經歷:

2014 年下半年,因產品停止開發,我離開待了 7 年的公司,換到另一家公司,月薪增加 10100 ,漲幅 67.79% 。

兩相對比,似乎有結論了——公司加薪慢,漲薪得靠跳槽。

然而,這只是一種現象,還有另一種相反的現象:在一家公司待了 N 年之後,職位晉升,薪水猛漲!

所以,我們要從加薪的兩個關鍵點談起,提供一個工作機會評估工具,幫助我們來評估是應該待在公司等加薪,還是不斷跳槽謀求漲薪。

1. 加薪的兩個關鍵點

從市場角度看,程序員是一種商品。商品都有使用價值、價值和價格。

使用價值是商品滿足人的欲求、物的效用方面的屬性。比如削鉛筆是削筆刀的使用價值,消除飢餓是饅頭的使用價值,編寫軟件解決問題是程序員的使用價值。

一種商品可能有多種使用價值。比如水果刀,可以削水果,也可以割肉,還可以挖坑;比如程序員,可以編寫軟件解決問題,也可以陪一個女人逛街,還可以修電腦。

購買商品的主體,需要的是商品的某種使用價值。但使用價值需要通過“價值”來衡量。

通俗的講,商品價值是指商品滿足使用者需求的程度的評價。

馬克思的《資本論》中,把商品價值定義為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力或抽象的勞動力。商品的價值是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

這個商品價值是抽象的,必須有個東西能具體化它,商品才能交易、流通,這個東西就是以貨幣形式表示的價格。

理想情況下,商品價格越高,表示商品價值越高,表示商品滿足某類用戶某種需求的程度越高。

使用價值、價值、價格、需求……這些太複雜了,用一句話簡單地講:你的某種使用價值滿足了僱主的某種需求,這個需求對僱主越重要,你滿足得越好,僱主就越願意為你付出更高的價格。

這樣來看,要加薪,最重要的是:你的某種使用價值被強烈需要。

所以,我們在評估工作機會時,最關鍵考慮兩點:

  • 使用價值的增長趨勢
  • 薪水高低

把上面兩點作為指標,可以組合出四種機會,我設計了一個簡單的工具——工作機會評估四象限,可以更直觀的幫助我們決策。

2. 工作機會評估四象限

關鍵選擇:等公司加薪or跳槽漲薪

這張圖依據使用價值的變化趨勢和薪水高低,把工作機會分為四類:

  1. 理想機會,薪水高,且個人使用價值將獲得增長
  2. 潛力機會,薪水不高或變低,但個人使用價值會獲得增長,未來會更值錢,等個人使用價值大幅增長後可以把當前工作轉換為理想機會或者到外部找到理想機會
  3. 慢死機會,薪水不錯,可是個人使用價值越來越低,處在存量技能被消耗狀態,未來會變得不值錢,發生變動後很難找到更高薪水或同等薪水的工作
  4. 快死機會,薪水又不行,個人使用價值又越來越低,很快會一文不值,被辭退後很難找工作

有了工作機會評估四象限,就可以簡單直觀地判斷我們面臨的工作機會值不值得去——只要是理想機會或潛力機會,就值得一試。

程序員的使用價值其實會有很多種,可以從簡劃分為如下三類:

  • 技術能力,比如 Java 、 C++ 、Python 、Spark 、Keras 等。
  • 業務能力,比如金融、保險、醫療、建築設計等等
  • 管理能力,包括溝通、項目管理、計劃管理、領導、激勵、組織、反饋、傾聽等等

想好你當下幾年要保持增長的能力,就可以在眾多工作機會中快速選擇。

3. 跳槽還是臥槽?

要判斷該跳槽還是臥槽,只要分別評估當前工作機會和新的機會即可。面對下列幾種組合,可以毫不猶豫地跳槽:

  1. 當前工作是慢死機會或快死機會,毫無疑問,跳;
  2. 當前工作機會是潛力機會,但新機會是理想機會,跳。

比如一個小夥伴 XZ ,在外包公司做前端開發,月薪 1 萬,被外派到一家公司,使用 jQuery 做一些頁面邏輯。他剛畢業兩年,對薪水滿意,但不想用 jQuery 啦,也不想只在領導安排下做一些不用動腦的事情,認為這樣下去遲早會失去競爭力,那現在的工作,對他就是“慢死機會”。

考察之後,他決定轉向 Node.js ,做後端的工作,通過一陣學習,掌握了 Node.js 的基本用法,可以做一些實驗項目,然後找到了一個比較小的初創公司,使用 Node.js 做一個社區產品的後臺,薪水 8000 。那這個新的工作,對他來講,就是潛力機會。

現在,對 XZ 來講,通過跳槽,從慢死機會轉向潛力機會,就是一個好的選擇。

最難的事兒

然而,最難的事情,其實在於梳理自己想大力發展的能力方向,和對薪水的期望……

回頭我們再來聊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