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三國殺!大明王朝是如何在一天之內崩潰的?

公元1644年正月初一,北京城內發生沙塵暴,“大風震屋,飛沙咫尺不見,日無光”。距離大明王朝滅亡還有3個月零18天。

正月初一,辰時,35歲的崇禎皇帝在元旦早朝上接受群臣朝賀之後,留下幾位心腹重臣在文華殿商議國事。

“先生,這是朕剛收到的新年賀禮,你讀給大家聽聽”。

崇禎皇帝手裡拿了一個摺子遞給身邊內閣首輔陳演。

“自古帝王興廢,兆於民心,嗟爾明朝,大數已終……”

陳演讀到這裡嚇得趕緊跪下,匍匐在地,渾身發抖,旁邊的幾位大臣也跟著跪在崇禎皇帝面前,默不住聲。

“這是闖賊給朕的最後通牒,就在今天,他李自成已經在陝西長安稱王,改國號為大順,要取大明而代之了!

你們看這檄文,五十萬大軍,兵分兩路,由長安過黃河直奔京城而來。”

1644三國殺!大明王朝是如何在一天之內崩潰的?

崇禎皇帝(1611年-1644年)

崇禎皇帝哀嘆道:

“朕非亡國之君,事事乃亡國之象,祖宗櫛風沐雨之天下,一朝失之,將何面目見於地下?

朕願督師,以決一戰,即身死沙場亦所不顧,卿等誰能為朕分憂?”

說著,崇禎皇帝竟然哭了出來,扯起袖口搽眼淚。陳演見此情景,立馬爬起來表態願意代帝出征,其他幾位內閣大臣魏藻德、蔣德璟、丘愉等也紛紛表態,但崇禎皇帝一概不同意。

這時,剛剛入閣一個月的李建泰啟奏:

“主憂如此,臣不敢不盡駑力,臣晉人,頗知賊中事,願以家財佐軍,可資萬人數月之糧,臣請提兵西行。”

崇禎皇帝大喜過望,當即同意了李建泰的請求,他走過去拉著李建泰說道:

“先生此去如朕親行,卿即朕,朕即卿,凡事以便宜行,先發後聞。”

還親手書寫“代朕出征”敕諭蓋上印章,賜李建泰尚方寶劍,對地方總督、巡撫和總兵有生殺予奪之權力。

此次“代帝出征”,崇禎皇帝和李建泰心裡各有算盤。崇禎皇帝知道李建泰是山西鉅富,這次帶兵出征不需要朝廷負擔軍餉,這是崇禎皇帝最在乎的事情。

而李建泰名為朝廷出力,實為維護家族利益,如果山西全境被李自成佔領,那麼李建泰家族的鉅額財富將化為烏有。

1644三國殺!大明王朝是如何在一天之內崩潰的?

李自成(1606年—1645年)

三天之後,李建泰率領一千五百名禁軍由北京出發往山西抗擊農民軍。剛出京城,他便陷入了舉步維艱的境地。

沿途地方官員害怕李建泰入城索要軍餉糧草,紛紛緊閉城門,不讓軍隊進入,堂堂督師輔臣顏面掃地。李建泰大為惱火,被迫發兵攻打了一個縣城才得以入城修整。

當得知家鄉陷落,李自成大軍逼近時,李建泰驚慌失措,失去了西征的信心,手下大批士兵不斷逃走。

僅僅兩個月之後,這位被崇禎皇帝寄予厚望的內閣輔臣在保定投降了李自成,“代帝出征”鬧劇草草收場。

時間回到正月初一,午時,崇禎皇帝與廷議的大臣一起簡單吃了午飯後繼續議事。

1644三國殺!大明王朝是如何在一天之內崩潰的?

廷議進行到未時,李明睿啟奏道:

“如今闖賊勢力益大,逼近北京,誠危機存亡之秋,惟有南遷可緩目前之急,徐圖征剿之功。”

其實崇禎皇帝早就有南遷的想法,明朝開國兩百多年來,南京始終作為北京的陪都,擁有一套完整的官僚體系,一旦北方陷入戰亂,難以為繼,皇帝可以在南京繼續統治。

此時明朝在長江中游有左良玉幾十萬大軍,江淮一帶有江北四鎮軍隊,而京城在農民軍的巨大聲勢之下,已經岌岌可危。

崇禎皇帝想要保住性命,保住大明江山,南遷幾乎是唯一可行的選擇。

但是將祖宗百年基業,半壁江山拱手讓給李自成,留下千古罵名,這個鍋,崇禎皇帝不敢背,而李明睿官小位卑,這個鍋他背不起。

於是便有了這場雙簧戲,崇禎皇帝授意李明睿提議南遷,希望獲得陳演、魏藻德等內閣輔臣附議,讓他們來背這個鍋。

然而這些內閣輔臣都是官場老狐狸,自然對崇禎皇帝的想法心知肚明,他們都採取明哲保身的態度,對南遷之提議不置可否,一言不發。

這時候左都御史李邦華突然跳出來,打破了沉默的氣氛,提議道:

“我國家並建兩京,原以供時巡備據守,皇上自然守社稷,讓太子去南京監國,號召東南,共圖滅賊......”

“朕經營天下幾十年尚且如此,太子他一個小孩能做什麼?”

崇禎皇帝打斷了李邦華,氣急敗壞地斥責道:

“你這是讓朕殉社稷,然後好擁立太子在南京登基嗎?”

說完,文華殿又迴歸一片死寂,首輔大臣陳演、魏藻德始終一聲不吭。

崇禎皇帝沒想到南遷之議會陷入這樣的局面,沒有一位大臣願意站出來支持,他長嘆一聲,說出了與自己本意大相徑庭的話:

“如朕一人獨去,如宗廟社稷何?如京師百萬生靈何?國君死社稷,義之正也,朕志決矣!”

崇禎皇帝陷入了孤立無援的絕境之中,他盼望有人能挽狂瀾於既倒 ,將自己從絕境中拯救出來。

此時,崇禎皇帝想到了一個人,這個人是誰?

1644三國殺!大明王朝是如何在一天之內崩潰的?

廷議進行到申時,崇禎皇帝沒來得及吃晚飯,就緊急召見吳襄入文華殿。

吳襄是誰?

他就是當時明朝遼東總兵,後來清朝平西王吳三桂的父親。崇禎皇帝召見吳襄是商議調吳三桂進京勤王之事。

吳三桂麾下三萬關寧鐵騎是明朝當時最精銳,戰鬥力最強的部隊,負責鎮守寧錦防線,抵禦滿洲八旗軍隊入侵。

從袁崇煥到祖大壽,再到吳三桂,關寧鐵騎歷任主帥都是明朝最強悍的戰將。

1644三國殺!大明王朝是如何在一天之內崩潰的?

關寧鐵騎

從努爾哈赤到皇太極,前後二十八年,滿洲八旗軍隊始終無法打進關內,就是依賴於關寧鐵騎頑強抗擊。

如果調吳三桂進京勤王,關寧鐵騎必能一舉擊潰農民軍,解北京之圍。但這樣一來,寧遠和山海關以外大片疆土將被皇太極八旗軍佔領。

1644三國殺!大明王朝是如何在一天之內崩潰的?

山海關

攘外還是安內的兩難選擇讓崇禎皇帝猶豫不決。

吳襄長期在關外,對李自成農民軍並不瞭解,但他明白崇禎皇帝的心思,說道:

“闖賊號稱百萬,其實不過數萬,都是烏合之眾,臣子吳三桂出戰,必定生擒李自成。”

接著,吳襄話鋒一轉說道:

“臣子帶領三萬鐵騎入關所需軍餉大約一百萬兩銀子。”

吳襄這番忽悠,既把自己兒子在皇帝面前稱讚了一番,又提出入關軍餉一事,把皮球踢還給了崇禎皇帝。

崇禎皇帝長嘆一聲,說道:

“西北賊患難除,關外又有皇太極虎視眈眈,連年征戰,耗盡國庫,就連朕的私房錢也悉數捐餉,眾卿能否捐餉助吳三桂入關?”

崇禎皇帝又把皮球踢給了大臣們。

崇禎皇帝真的沒錢嗎?李自成佔領北京後,在皇宮內搜出黃金白銀共計三千七百萬兩,崇禎皇帝並不缺錢,但在這生死存亡的關頭,他仍不願自掏腰包,還讓大臣們出錢助餉。

“一寸山河一寸金,寧錦防線事關重大,切不可調兵入關!”

首輔陳演終於開口,直接與崇禎皇帝唱反調。他明白只要咬死不同意吳三桂入關,放棄關外疆土之責就不會算到自己頭上。

其他大臣原本還在猶豫觀望,看到首輔都表態了,也都紛紛附和,一方面是不願意承擔放棄國土的責任,另一方面也不願意出錢助餉。

崇禎皇帝指著陳演嘆道:

“朕不要做,先生偏要做,朕要做,先生偏不做。”

當即罷免了這位首輔閣臣。

1644年正月初一廷議於酉時結束,出征、南遷和勤王都成泡影,大明王朝在這一天錯失了最後的機會。

文華殿門打開,落日餘暉把大臣們離去的背影拉長,崇禎皇帝望著殿外夕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絕望。

大明王朝已經危在旦夕,崇禎皇帝本不願“君王死社稷”,但他已毫無辦法,只能眼睜睜地等待這一天的到來。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樣的局面?

1644三國殺!大明王朝是如何在一天之內崩潰的?

崇禎皇帝在位十七年,先後任用了五十位宰相,這是中國曆代君王之最。

其中還有兩位宰相被崇禎皇帝處死,而在崇禎之前的兩百多年間,只有一位宰相夏言被嘉靖皇帝處死。

宰相是朝廷文官領袖,如此頻繁更換,必然導致整個官僚系統的無序和失控,崇禎後期,朝廷僅在名義上保留對地方州縣的統治。

崇禎一朝刑部尚書換了十七個人,其中被崇禎皇帝處死或罷免下獄的就有十一人。

地方督府大員被崇禎皇帝處死的總督七人,巡撫十一人。

1644三國殺!大明王朝是如何在一天之內崩潰的?

袁崇煥(1584年—1630年)

其中袁崇煥、熊文燦和鄭崇儉等哪一個不是身經百戰,國之棟樑,崇禎皇帝這樣濫殺大臣無異於自毀長城。

給崇禎皇帝打工實在是一項高危工作,搞不好哪天就被找個藉口處死或下獄。

人人自危,人人自保,不願擔責,相互推諉,只為在這亂世中努力地活下去。

陳演如此,李建泰如此,吳襄如此,崇禎皇帝更是如此,他近乎病態地殺戮大臣,其實是自己內心巨大焦慮的體現。

崇禎皇帝的焦慮來自哪裡?

1644三國殺!大明王朝是如何在一天之內崩潰的?

明朝共傳16帝(不含南明),皇帝的平均壽命是39歲,平均在位14年。

1644年,崇禎皇帝35歲,在位已經17年,他隱隱覺得留給自己的時間不多了。

1644三國殺!大明王朝是如何在一天之內崩潰的?

《甲申十同年圖》

一方面不邇聲色,憂勤惕勵,殫心治理,

另一方面用非其人,剛愎自用,濫殺大臣。

崇禎皇帝內心的焦慮表現在行動上舉措失當,制置乖方。

從“中興之主”到“亡國之君”,大明王朝積重難返,國運已終,崇禎皇帝的悲劇註定不可避免。

在1644年曆史的十字路口,大明王朝已經退出了歷史舞臺,下一個登臺的主角會是誰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