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意旅遊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站,古代詩人旅遊達人中秋賞月勝地

今天是我們傳統節日——中秋節,詩意旅遊帶領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古人怎樣過中秋節以及各地中秋節不同的習俗。同時瞭解、拜讀古人關於中秋的詩詞,今天我們一起賞月、品讀讚美中秋,“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

詩意旅遊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站,古代詩人旅遊達人中秋賞月勝地

去尋覓古人中秋的旅遊勝地,古代文人豪客旅遊勝地。

詩意旅遊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站,古代詩人旅遊達人中秋賞月勝地

中秋節,我國傳統佳節,中秋節起於何時呢?

詩意旅遊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站,古代詩人旅遊達人中秋賞月勝地

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中秋節與端午節、春節、清明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詩意旅遊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站,古代詩人旅遊達人中秋賞月勝地

關於中秋節的傳說:

  • 嫦娥奔月,古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曬得莊稼枯死,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無窮,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太陽,最後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后羿妻子名叫嫦娥。一天,后羿到崑崙山訪友求道,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藥。據說,服下此藥,能即刻昇天成仙。暫時把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藥藏進梳妝檯的百寶匣。三天後,后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沒有外出。待后羿率眾人走後不久,蓬蒙持劍闖入內宅後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藥,身子立時飄離地面、衝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后羿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蓬蒙早已逃走,后羿氣得捶胸頓足,悲痛欲絕,仰望著夜空呼喚嫦娥,這時他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思念妻子,便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裡,擺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時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裡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紛紛在月下襬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詩意旅遊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站,古代詩人旅遊達人中秋賞月勝地

  • 吳剛折桂,相傳月宮裡有一個人叫吳剛,是漢朝西河人,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把他貶謫到月宮,每天都砍伐月宮前的桂樹,以示懲處。這棵桂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每次砍下去之後,被砍的地方又會立即合攏。李白在《贈崔司戶文昆季》一詩中寫道:“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
詩意旅遊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站,古代詩人旅遊達人中秋賞月勝地

  • 玉兔搗藥,嫦娥身邊有隻玉兔。據說嫦娥身體變輕,開始升空時,惶恐中抱起了一直餵養的白兔。白兔便隨她一起上了月亮。玉兔在月宮有一隻搗藥杵,夜晚在藥臼中搗制長生不老的靈藥。這個神話傳到日本後,變成了玉兔在搗年糕。
詩意旅遊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站,古代詩人旅遊達人中秋賞月勝地

  • 玄宗故事,相傳唐玄宗與申天師及道士鴻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興起遊月宮之念,於是天師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雲,漫遊月宮。但宮前有守衛森嚴,無法進入,只能在外俯瞰長安皇城。在此之際,忽聞仙聲陣陣,唐玄宗素來熟通音律,於是默記心中。這正是“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日後玄宗回憶月宮仙娥的音樂歌聲,自己譜曲編舞,創作了歷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詩意旅遊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站,古代詩人旅遊達人中秋賞月勝地

  • 月餅起義,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於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裡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齊響應。很快,徐達就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了。消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並將當年起兵時以秘密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此後,“月餅”製作越發精細,品種更多。之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關於中秋節的習俗:

詩意旅遊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站,古代詩人旅遊達人中秋賞月勝地

中秋節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關於中秋節活動:

詩意旅遊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站,古代詩人旅遊達人中秋賞月勝地

  • 觀潮,在古代,浙江一帶除中秋賞月外,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觀潮的風俗由來已久,早在漢代枚乘的《七發》賦中就有了相當詳盡的記述。
  • 燃燈,中秋之夜,湖廣一帶用瓦片疊塔於塔上燃燈的節俗。江南一帶則有制燈船的節俗。近代中秋燃燈之俗更盛。中秋燃燈之俗其規模似乎僅次於元宵燈節。
  • 猜謎,中秋月圓夜在公共場所掛著許多燈籠,人們都聚集在一起,猜燈籠身上寫的謎語,因為是大多數年輕男女喜愛的活動,同時在這些活動上也傳出愛情佳話,因此中秋猜燈謎也被衍生了一種男女相戀的形式。
詩意旅遊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站,古代詩人旅遊達人中秋賞月勝地

  • 吃月餅
    ,中秋節賞月,賞月和吃月餅是中國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俗話說:“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一詞,源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那時僅是一種點心食品。到後來人們逐漸把賞月與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寄託思念。同時,月餅也是中秋時節朋友間用來聯絡感情的重要禮物。
  • 賞桂花、飲桂花酒,中秋時吃月餅賞桂花,食用桂花製作的各種食品,以糕點、糖果最為多見。中秋之夜,仰望著月中丹桂,聞著陣陣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歡慶閤家甜甜蜜蜜。
  • 玩花燈,中秋沒有像元宵節那樣的大型燈會,玩燈主要只是在家庭、兒童之間進行的。中秋玩花燈,多集中在南方。
詩意旅遊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站,古代詩人旅遊達人中秋賞月勝地

古人中秋旅遊勝地、中秋詩詞名句精選

詩意旅遊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站,古代詩人旅遊達人中秋賞月勝地

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到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每逢這一日,“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文人士大夫對賞月更是情有獨鍾,登樓攬月、泛舟邀月、飲酒賦詩,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

詩意旅遊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站,古代詩人旅遊達人中秋賞月勝地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浪漫主義詩人李白,從兒童眼光,讓我們一下回到了童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浩瀚無邊的大海上升起一輪明月,遠在天涯海角的友人,小時候我們對月亮是敬畏,如今長大了各奔東西,看著同一輪明月,竟喚起相思了,思念小時候的圓月,思念家鄉的月圓。明月千里寄相思,舉杯相約今夕是何年,本來就知道悲歡離合跟月亮的陰晴圓缺一樣我們無法改變,“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是我們每個人的心聲。今年的中秋節我在這裡,你在哪裡?“明月明年何處看。”“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在誰家?”中秋團圓月在家鄉的人思念遠離的親人,離鄉之人遙望家鄉親人。

詩意旅遊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站,古代詩人旅遊達人中秋賞月勝地

今天中秋節旅遊賞月勝地。

詩意旅遊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站,古代詩人旅遊達人中秋賞月勝地

廣闊無邊的草地上,一望無際的草原上上月,中秋上月呼倫貝爾大草原,是不錯的選擇。

長河落日圓,大漠孤煙直,中秋大漠裡賞月,皎潔的月光照亮一望無際的蒼穹沙漠。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中秋去海邊賞月,看天涯共此時。

煙雨江南留下多情的秋色,江南賞月。秦淮河、蘇揚二州、杭州西湖。

登高遠望,盡收眼底,黃山、泰山等。

詩意旅遊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站,古代詩人旅遊達人中秋賞月勝地

今天我們延續著中秋節吃月餅的傳統,也知道了月亮中沒有嫦娥、吳剛、玉兔,那都是古人的傳說。今天的月餅也是豐富多彩,生活水平提高了,交通發達了,一日千里已經實現了,中秋節我們思念家鄉更可以與親人一起相約旅遊,去尋覓古人賞月的地方。

詩意旅遊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站,古代詩人旅遊達人中秋賞月勝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