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石之殇” 三部曲——全国砂石料短缺成因及分析对策

进入2018年,一场砂石短缺风暴席卷而至,伴随着监管飓风的助力,风暴能量逐浪推高,及至8月上旬,形成了无问西东、不论南北,砂石料天量短缺的旷古奇观。这也是中国推进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最为严重的一次短缺。"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天价誓不还",这一首打油诗还是比较形象的描绘出当前建筑用砂的奇缺状态。

长江河道禁采、黄河禁采、珠江禁采、赣江禁采、汉江禁采、干流禁采,叠加支流禁采,一时间,河砂似乎只有从天上来,否则,难不成是孙悟空出世么?纸媒、电视、自媒体、互动媒体大家大谈特谈的都是砂石料的短缺话题,有价无市话题。令人咋舌的是砂价格已经从去年的30元左右,一路上扬到最新的330元左右,几乎是上涨了近10倍的价格。

第一篇 石料现状及短缺成因

1、砂石料供应现状

当前的砂石料主要依赖天然砂石,产地也主要集中在长江和黄河的干流与支流流域,受河道禁采影响,许多地区砂石企业大批关停,砂子、石子供应大面积减少混凝土价格普遍上涨。价格暴涨导致囤砂、倒砂、贩砂等非法行为出现,扰乱砂行业的正常秩序。

2、企业生产现状

河砂、石料、水泥等原材料的无序上涨,很多区域均需要现金排队买货,使得许多企业处于严重亏本经营的窘境;于此同时工程方大量存在长期拖欠混凝土企业账款,现金流濒临断流,造成大部分混凝土企业长期在生死边缘徘徊。

3、工地施工现状

目前部分地区和搅拌站出现“停工待料”、“暂停接单”的现象,建筑工程利润空间被严重打压,有的区域甚至是有价无货,材料价格上涨正成为诸多工程项目最大的不可控风险,造成许多建设工程项目只能持观望态度,工期大面积延误成为普遍现象。

“砂石之殇” 三部曲——全国砂石料短缺成因及分析对策

4、工程质量现状

目前砂石市场供不应求,导致非法采砂现象严重,砂石替代材料的技术应用不成熟,一些假冒伪劣的替代性材料流入工程施工现场,甚至出现一系列生产安全问题。浙江绍兴近日出现的放射性砂进入建筑工程领域、广东和附件等地出现的未经检测和淡化的海砂进入建筑工程领域,都是河砂供应不足、机制砂供应能力有限的现象传导所致。

5、替代天然砂方案现状

替代一:机制砂

机制砂也称人工砂,相较于天然砂(河砂)而言,九十年代后,北京、上海、浙江、福建等省市才先后建设了一些人工砂生产线。实践证明,人工砂的供应能力不足、技术参数适配的研发和稳定性评价仍在不断实践中。近几年来,由于天然砂材料的严重短缺,价格不断飙升,人工砂才逐渐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砂石之殇” 三部曲——全国砂石料短缺成因及分析对策

替代二:淡化海砂

海砂必须淡化并经过检测氯离子含量合规后方可使用。虽然海砂的坚固性好,但海砂中含有的某些物质对混凝土结构物的影响最为严重。我国海砂淡化技术尚不成熟,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目前正在采取大力打击采运海砂的执法行动,其耐久性和安全性能堪忧!

替代三:石屑替代河砂。

石屑是加工碎石的时候产生的碎颗粒,由于经过外力破碎,强度会较碎石低,颗粒形状不规则会大幅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因为商品混凝土要经过长途运输,容易造成商品混凝土的离析现象。某些混凝土按照一定比例添加石屑,检验指标往往能满足检验标准,但却不具备河砂混凝土应有的性能。

第二篇 砂石料短缺原因分析

一、直接原因:

1、长江干流、支流禁采,河道禁采周期较长

治砂控砂已遍布长江沿线各区域,八部委发文严控砂石乱象。在全国范围内对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河湖管理保护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清理整治行动。跟进禁止采砂的省直辖市已经超过二十个,地州市近200个,县级市千余个。

2、部分区域河砂濒临枯竭

供不应求,价格飞涨,利润高昂,最常见的砂石摇身一变成了“软黄金”,刺激着采砂业畸形繁荣。在高额利润驱动下,非法采砂船四处横行。就湖南省为例,其河道采砂专项整治办公室公布的一组数据触目惊心——年采砂总量为1.7亿吨,洞庭湖区年采砂量为7000多万吨;3701艘采砂船中,无证采砂船1575艘;2979个砂石场(码头)中,无证砂场(码头)1534个;近6亿立方米采砂尾堆分布在湖南境内各河道和洞庭湖区,非法作业占比近50%。过度的开发不仅使河道沙量越来越少,对河道生态、防洪、航道安全等破坏之巨更令人震惊。

“砂石之殇” 三部曲——全国砂石料短缺成因及分析对策

3、区域需求远大于供应

像长江、珠江三角这种经济发达区域城市群建筑量大,对河沙需求量巨大,像广东水利厅2018年计划“395立方米”河砂,这种庞大的需求量导致了砂石供需不平衡。

4、各江河干流的大坝建设显著大幅减少了河砂的下泄总量。

湖北省十堰市为例,十堰市城区建筑用砂主要来源于汉江郧县段的河砂。时至今日,汉江上游层层拦坝,下泄水含砂量逐年减少,在自然力冲击下,河水中的河砂含量日渐稀少,相对应的自然是下游河床的河砂逐年降低,这是河砂总量减少的总要源头原因。所谓“大河无水小河干”的道理就是如此。

二、间接原因:

1、行业垄断,人为控制

行业行政垄断如广东、江西频频出现的砂石统一由某一企业供应,其依据是某级政府采用所谓的环境保护、沿江码头治理等光面堂皇的理由,通过人为控制供应价格和供应总量,使出货量在需求端再次减少。

2、囤积居奇,坐地起价

部分控制或手握有砂石料资源、码头资源、物流运输资源的主体,也会采用囤积居奇、漫天要价的方式,不断炒高砂价,进一步加剧了砂短缺的局面。

3、码头关停、运输超载控制

去年湖南全省共关闭非法砂石码头580个,2016年湖南省砂石产量1934.29万吨,同比增长36.44%,2017年湖南省砂石产量1410.6万吨,同比下滑26.2%。纵观全国各省实际行动:甘肃省关停220家采砂场,安徽省强制拆除多处砂石码头,河南省、河北省发文禁止河道采砂,重庆主城区河道砂石禁采。

第三篇 对策和建议

(一)短期对策:

1、全面禁采政策进行论证后调整,生态较好区域相对放开采砂,以采砂许可证拍卖方式竞价出让。

2、严控无证采砂死灰复燃,以环保举措重点关注的对象是无证乱开采

3、梳理本区域基建规模对砂石需求量,适应性调整,确定砂石供应量和开采面积。

“砂石之殇” 三部曲——全国砂石料短缺成因及分析对策

(二)中长期对策:

1、全面禁采向局部禁采,逐步禁采,替代性禁采转变。以规划基建需求量来确定禁采规模,实现供需平衡,价格,保供平稳过度。

2、基础建设的需求量进行政策性微调政策,向民生保障工程倾斜砂石供应量;

3、区域或全流域禁采前应召开听证会,听取从业主体的异议声音;

4、替代方案可行性论证。正餐和零食,大米饭和流食不一定比喻河砂和机制砂合适,或将机制砂石作为建设用砂石的主要品种,并与资源综合利用相结合。全面取代河砂成为主食仍需各位专家从物料的物理、化学性能对工程耐久性、工作性能、安全系数进行全面考虑。

5、淡化海砂的适用与违规海砂的绝对禁止,需要仔细甄别而非一刀切。

6、部署打击石屑和石粉等违规的河砂替代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