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媽媽控糖 警惕六大誤區

說起妊娠糖尿病,很多人都有自己的“觀點”:“只有胖人才容易得妊娠糖尿病吧?”“年紀大的產婦才會得妊娠糖尿病吧?”……關於妊娠糖尿病,種種誤區困擾著準媽媽們,小編採訪了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副教授馬良坤,聽她講講大家到底對妊娠糖尿病產生了哪些“誤會”。

糖媽媽控糖 警惕六大誤區

01、控制糖尿病會使孕婦和寶寶的營養缺乏

有些糖媽媽擔心控制糖尿病就需要控制飲食,而“控制”就意味著“少吃”,因此擔心少吃會影響寶寶的營養健康,造成營養缺乏。馬良坤錶示,其實只要媽媽每天的營養攝入能夠保證營養充足、平衡、合理,不用非得靠暴飲暴吃來獲取營養。

糖媽媽控糖 警惕六大誤區

也需要注意,過分地控制飲食不但不利於控制血糖而且容易出現飢餓性酮症,對胎兒產生不好影響。科學營養治療的目的就是在保證營養充足的基礎上控制血糖。因此控制血糖並不意味著少吃或者不吃。

02、主食越少糖尿病控制越好

在實際工作中,馬良坤發現不少孕婦單純控制主食攝入,這可能導致兩種後果:一是由於主食攝入不足,總熱量無法滿足機體代謝的需要導致體內脂肪、蛋白質過量分解、身體消瘦、營養不良,甚至產生飢餓性酮症而影響寶寶的正常發育;

糖媽媽控糖 警惕六大誤區

二是認為已經控制了飲食量,而對油脂、零食、肉蛋類食物不加控制,使每天總熱量遠遠超過控制範圍。

糖尿病飲食需要控制攝入食物所產生的總熱量與含熱量較高的脂肪,適量的碳水化合物是維持孩子大腦的正常發育所必需的,因此妊娠期糖尿病孕婦不能過多地限制主食的攝入,應至少保證每天200~250g主食。

03、鹹味或者無糖食品不需要限制

事實上,各種麵包、餅乾都是糧食做的,與米飯和饅頭一樣,進食後同樣會在體內轉化成葡萄糖而導致血糖升高。

馬良坤介紹說,而目前市場上大部分無糖食品都只是“無蔗糖”,而由一些含熱量相對較低的甜味劑提供“甜味”,其食品本身仍由糧食、奶粉等製成,因此這類食品仍計算入總熱量範圍內。

04、膳食纖維對於控制血糖有利

有些媽媽十分重視飲食健康,卻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僅僅食用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的食品,如粗糧。馬良坤介紹說,這樣可能增大胃腸的負擔,而且影響蛋白質、維生素和一些微量元素等營養素的吸收,長期這樣容易造成營養不良。因此,應當適度、平衡,選擇主食也應當粗細搭配。

05、採取胰島素治療後更要嚴格控制飲食

“胰島素治療不但需要配合營養治療,而且非常必要。”馬良坤解釋說,“胰島素治療的目的也只是為了血糖控制平穩,胰島素的使用量也必須在飲食固定的基礎上才可以調整,如果飲食不控制,血糖會更加不穩定。”

06、產後糖媽媽更要合理注意飲食

糖媽媽控糖 警惕六大誤區

產後6周,糖媽媽們的血糖基本已經恢復到了正常水平,很多媽媽就認為沒必要再使用妊娠期糖尿病食譜了。馬良坤特別提醒大家:產後也一定要定期監測血糖,避免忽略了糖尿病的持續存在。患過妊娠期糖尿病的媽媽以後發展成真正糖尿病的幾率要比非妊娠期糖尿病者高50%。為了降低這種風險,產後均衡飲食,努力達到合適的身高體重比是非常重要的。

— END —

版 權 聲 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