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景在哪裡?新能源動力電池部分企業已出現債務危機

自2014年開始,國內的動力電池企業受益於國家對新能源行業的大力扶持的影響,鋰電池行業迎來了一波投資熱,原有的新進的跨界的。一晃四年過去了,整個行業正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幾家歡樂幾家愁,沃特瑪“閃崩”,銀隆“停產”,CATL榮登“獨角獸”;筆者對16家涉及動力電池的上市企業資產債務情況進行分析,進而從中看看電池企業經歷的變化。

前景在哪裡?新能源動力電池部分企業已出現債務危機

電池企業近7年資產變化

1、 企業資產加速增長

我們把企業資產與貨幣M2放一起來看,僅在2011年M2的增速高於電池企業資產的增長,從2012年開始電池企業的擴張速度就開始超過M2,尤其在2015、2016年的企業擴張增速最為驚人,2017年開始放緩但仍然維持擴張高位。2017年涉足動力電池的上市公司平均資產規模已經達到165億,其中CATL的資產規模就達到了496億,中國動力441億,資產高說明企業可以利用的資源多,說明動力電池是一個重資產的行業,這也為後面想跟進的投資者設置了資金壁壘。但同時我們也必需看到高資產意味著高投入,尤其是在扎堆投入的情況下,難免會引發後續的行業惡性競爭。

前景在哪裡?新能源動力電池部分企業已出現債務危機

動力電池企業近7年負債率

2、 高資產負債率

光看資產情況還不夠,我們繼續看下動力電池企業近7年的資產負債率情況。2014年之前,行業平均負債率還未超過40%,說明負債比率較低,企業者的經營相對保守;從2014年之後負債率就開始增長,並在2017年已經突破50%,好在負債率的增速開始放緩,高負債率意味著企業的自信,但同時也預示著經營的風險。舉債經營是一種利用槓桿快速擴張的有效手段,但前提是企業能夠持續盈利,並且盈利水平至少要高於融資利息,2018年開始央行收縮流動性,融資利率不斷攀高,目前10個點的利率在市場上可能都是比較難找,這對於我們企業來說要密切關注現金流風險。

前景在哪裡?新能源動力電池部分企業已出現債務危機

動力電池企業近7年流動性情況

3、企業流動性逐年降低

從最近7年的速動比與流動比來看,都在逐年降低,增長率除了2014年高於0以外,其他年份都為負值。這說明動力電池企業易變現的流動性資產確實在逐年降低。比較安慰的是,行業內企業無論速動比率還是流動比率平均還是高於1,表明企業的每1元流動負債都有高於1元易於變現的流動資產來抵償,短期仍具有較強償債能力。也許是本次抽取的是行業內的上市企業,他們擁有較好的融資渠道,同時擁有較多的前期儲備,這也是為什麼主機廠願意與上市企業合作並開展一些營銷模式的創新,比如融資租賃、車電分離、運營等深度的合作。

前景在哪裡?新能源動力電池部分企業已出現債務危機

動力電池企業行業流動性效率

4、行業流動性效率降低

最能反映企業流動性效率的兩個指標:存貨週轉及應收款週轉天數,企業經營效率越高,則週轉天數越低。這兩個指標在2014年有明細下降,但從2015年開始持續3年都在上升,這說明企業存貨變現效率減弱,同時貨款回收的週期又變長。資產的週轉率是考察企業資產運營效率的一項很重要指標,體現企業經營期間全部資產從投入到產出的流轉速度,反映企業全部資產的管理質量和利用效率,效率越高值越大,然而近幾年當中,動力電池企業的總資產轉率持續走低,2017年為0.73次。

前景在哪裡?新能源動力電池部分企業已出現債務危機

行業應收/付款情況

5、應收應付款差距增大

根據上市公司披露的財報統計,在這近7年中應收款持續高於應付款,並且在2016年中央改變補貼新能源資金撥付有預撥改成清算制之後,在2016-2017年這兩年中應收款與應付款的差距顯著拉大,兩者相差近10億。新能源電池企業既要不斷擴產增加產能,又要承擔主機廠回款週期變長的風險,可見資金的緊張程度。

前景在哪裡?新能源動力電池部分企業已出現債務危機

網絡插圖

新能源上市企業在近幾年中資產規模加速擴張,但由於下游行業受制於政策等因素,隨之帶來的是流動性收緊,部分企業已經出現債務危機,但好在上市企業具有良好的融資渠道,短期內債務還是可控。動力電池企業要實現長久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增強經營效率,降低存貨及應收款週轉天數,通過良好的經營活動改善流動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