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魄獨狼的勇氣;母愛無價

落魄獨狼的勇氣;母愛無價

母愛無價

在《勸孝歌》中有這樣的一句話:老母一百歲,常念八十兒。傳頌至今感動了無數人,母愛是嚴肅、無言的。白居易的詩歌:慈烏失其母,啞啞吐哀音。晝夜不飛去,經年守故林......這些詩歌讀起來總是讓人潸然淚下,我們今天不去深化這種情感,只想在年關來臨之際,講一個關於母愛的故事,希望每一個讀者更加關愛自己的父母。

今天我們要講一個落魄獨狼的故事。話說東北有個老人經常逢人便說他年輕時候放生的故事,在他看來,這個世界任何職業的人心底都有柔軟的部分,一旦被觸及,便不忍心再去殺生,獵人、屠夫概莫能外。

這個人外號叫黑子,他的外貌和他外號一樣,皮膚黝黑,滿臉憨厚,想必這就是人們叫他黑子的原因。年輕時候他有一個和他外號基本一致的獵犬,叫小黑。他將這條獵犬視為家人,從不介意人們開玩笑說他和這條獵犬是兄弟。

黑子年輕時一般不輕易捕狼,因為黑子的土炮威力不大,他對於這種兇狠的動物有三分懼怕,其次因為狼是群體性動物,如若不小心可能會危及自己的安全。當然,如果遇到一個獨行的狼、老弱病殘的狼,他也不會放過。

東北的冬天一旦下雪,就是獵人捕獵的最好時機。在黑子年輕時候,他在一個大雪天帶著獵犬小黑去山上打獵,雖然忙了一天一無所獲,他仍舊不肯放棄。別人問黑子,為什麼一無所獲還去山裡捕獵?黑子的答覆是如果冬天不到山裡打獵,他的獵犬小黑就會失去野性和捕獵的能力。

落魄獨狼的勇氣;母愛無價

母愛無價

第二天他帶著獵犬小黑轉悠到下午終於發現了一隻野雞,羽毛豔麗,在雪地瑟瑟發抖。黑子憑著經驗就知道,這種情況根本不用開槍浪費彈藥,只要獵犬攆一陣便可活捉這隻肥妹的野雞。就在獵犬攆的野雞筋疲力盡、快要得手的時候,不知道哪裡來了一隻骨瘦嶙峋的餓狼快小黑一步去叼走了那隻野雞。獵犬小黑被這隻忽然出現的狼嚇了一跳,不過很快就緊跟著狼追了過去。

黑子氣憤的嘀咕道:這隻瘦弱不堪的畜生竟然敢搶我的獵物?看我不扒了你的皮!他對獵犬小黑喊道:“小黑,跟上它,咬死它!”

這隻餓狼發現小黑追上來之後先是咬掉野雞的頭,然後放下野雞跟跟小黑打成一團。別看這隻餓狼骨瘦嶙峋、皮包骨頭,但是小黑根本不是它的對手,獵犬被打的節節敗退。黑子看到這一幕大聲對獵犬喊道:“小黑,你回來,我開槍打死它。”

獵犬小黑本來也打算逃跑,不敢再戰,這下聽到黑子的指令,便迅速夾著尾巴跑了回來。黑子瞄準餓狼扣動扳機。“嘣”的一聲打了過去,餓狼像是知道土炮的威力,看到黑子扣動扳機的那一刻趕緊趴下將頭緊緊的貼著地,可是這招效果並不好,它的腿部、臀部被打的鮮血淋漓,雖說沒有立即死掉,但是絕對活不了多久。

落魄獨狼的勇氣;母愛無價

母愛無價

黑子惋惜的自言自語說道:“好好的一張狼皮竟然被打成這樣,算了,就吃頓肉吧,小黑你去咬死它。”

此時的狼雖然受了重傷,但獵犬小黑剛才像是被嚇破了膽,搖搖尾巴並不敢向前。而黑子的土炮剛剛開完火,沒有裝好火藥又不能再次補一槍,這可如何是好?黑子壯著膽從地上撿起一根棍子,準備給這匹狼一個痛快,可是剛走到狼的跟前看了狼的眼神他又沒了勇氣。

此時狼雖然嚴重受傷、四面楚歌,它仍舊哀嚎著拖著傷腿去叼那隻死去的野雞,身後拖出一刀一刀長長的血痕。黑子看到這個場景越來越生氣,心想道:看來這匹狼很是貪心,如今的境地竟然還想到這個?他手裡攥緊棍子上前狠狠的打幾下,本來以為狼會一命嗚呼,可是不知何故,這隻狼特別堅強。捱了幾個悶棍竟然還沒死!硬是抬起頭來,對他狠狠地吼叫幾聲,繼續去叼那隻野雞。

黑子自言自語的說:“都怪我手中這個樹枝太細,像撓癢癢一樣,看我不換個粗棍子打死你個貪心的畜生。”說完他便轉身去找一個粗壯的棍子,身邊的獵犬圍著狼轉來轉去被狼的氣場震懾住了嚇得不敢靠近。

黑子找了一個小腿粗的棍子,準備打死這匹狼的時候,狼仰天長嘯一聲,拖著血肉模糊的腿連連向前挪動。此時黑子像是明白了什麼,為什麼這匹狼在如此境地還不放棄嘴裡的獵物?黑子瞅了瞅這隻餓狼的乾癟的乳頭,明白了一切!他拍拍自己的腦袋說:“我這個死腦筋,傷到這個哺乳期的母狼可是傷天害理啊。”

落魄獨狼的勇氣;母愛無價

母愛無價

想到這裡,黑子心裡有幾分感動,他放下棍子,跟著那匹狼的後面觀察著狼挪動的方向。只見這匹狼艱難的蠕動身體。根本就不顧身後跟著的黑子,後半身的血越流越多,它一刻也不肯放棄,嘴裡叼著的那隻野雞舍不得鬆口。挪動了幾百米,這匹狼再也沒有力氣向前了,它嚎叫了幾聲,遠處有幾聲微弱的回應。

“是狼崽的聲音!”黑子憑著敏銳的聽覺聽出的狼崽的回應。此時的這隻狼已經沒有力氣再向前爬了,它低聲的哀嚎讓人聽到心碎。黑子顧不得害怕,趕緊脫下皮大衣蓋住這隻狼,將它艱難的抱到小狼回應的聲音處,拿下大衣的時候,這隻狼已經奄奄一息了。

小狼崽從洞穴裡跑了出來,母狼低聲哭泣著,硬撐起頭用舌頭舔舔小狼的臉頰,將野雞放了下來,它緩緩地閉上了淚流滿面的眼睛。小狼崽圍著這隻死不瞑目的狼哭泣著,它們或許懂了死亡的含義,它們知道,這個是偉大的母親給他們最後一頓晚餐,它們的母親再也不會睜開眼睛了。

最感人的故事並不只發生在我們人類的生活之中,古人常說:勸君莫打三更鳥,子在巢中待母歸!有些殘忍真的不能細想。想到這裡,黑子在雪地佇立許久。我們的父母對我們的愛又何嘗不是如此?

母愛果真是一種天性,超越生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