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魄独狼的勇气;母爱无价

落魄独狼的勇气;母爱无价

母爱无价

在《劝孝歌》中有这样的一句话: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传颂至今感动了无数人,母爱是严肃、无言的。白居易的诗歌: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这些诗歌读起来总是让人潸然泪下,我们今天不去深化这种情感,只想在年关来临之际,讲一个关于母爱的故事,希望每一个读者更加关爱自己的父母。

今天我们要讲一个落魄独狼的故事。话说东北有个老人经常逢人便说他年轻时候放生的故事,在他看来,这个世界任何职业的人心底都有柔软的部分,一旦被触及,便不忍心再去杀生,猎人、屠夫概莫能外。

这个人外号叫黑子,他的外貌和他外号一样,皮肤黝黑,满脸憨厚,想必这就是人们叫他黑子的原因。年轻时候他有一个和他外号基本一致的猎犬,叫小黑。他将这条猎犬视为家人,从不介意人们开玩笑说他和这条猎犬是兄弟。

黑子年轻时一般不轻易捕狼,因为黑子的土炮威力不大,他对于这种凶狠的动物有三分惧怕,其次因为狼是群体性动物,如若不小心可能会危及自己的安全。当然,如果遇到一个独行的狼、老弱病残的狼,他也不会放过。

东北的冬天一旦下雪,就是猎人捕猎的最好时机。在黑子年轻时候,他在一个大雪天带着猎犬小黑去山上打猎,虽然忙了一天一无所获,他仍旧不肯放弃。别人问黑子,为什么一无所获还去山里捕猎?黑子的答复是如果冬天不到山里打猎,他的猎犬小黑就会失去野性和捕猎的能力。

落魄独狼的勇气;母爱无价

母爱无价

第二天他带着猎犬小黑转悠到下午终于发现了一只野鸡,羽毛艳丽,在雪地瑟瑟发抖。黑子凭着经验就知道,这种情况根本不用开枪浪费弹药,只要猎犬撵一阵便可活捉这只肥妹的野鸡。就在猎犬撵的野鸡筋疲力尽、快要得手的时候,不知道哪里来了一只骨瘦嶙峋的饿狼快小黑一步去叼走了那只野鸡。猎犬小黑被这只忽然出现的狼吓了一跳,不过很快就紧跟着狼追了过去。

黑子气愤的嘀咕道:这只瘦弱不堪的畜生竟然敢抢我的猎物?看我不扒了你的皮!他对猎犬小黑喊道:“小黑,跟上它,咬死它!”

这只饿狼发现小黑追上来之后先是咬掉野鸡的头,然后放下野鸡跟跟小黑打成一团。别看这只饿狼骨瘦嶙峋、皮包骨头,但是小黑根本不是它的对手,猎犬被打的节节败退。黑子看到这一幕大声对猎犬喊道:“小黑,你回来,我开枪打死它。”

猎犬小黑本来也打算逃跑,不敢再战,这下听到黑子的指令,便迅速夹着尾巴跑了回来。黑子瞄准饿狼扣动扳机。“嘣”的一声打了过去,饿狼像是知道土炮的威力,看到黑子扣动扳机的那一刻赶紧趴下将头紧紧的贴着地,可是这招效果并不好,它的腿部、臀部被打的鲜血淋漓,虽说没有立即死掉,但是绝对活不了多久。

落魄独狼的勇气;母爱无价

母爱无价

黑子惋惜的自言自语说道:“好好的一张狼皮竟然被打成这样,算了,就吃顿肉吧,小黑你去咬死它。”

此时的狼虽然受了重伤,但猎犬小黑刚才像是被吓破了胆,摇摇尾巴并不敢向前。而黑子的土炮刚刚开完火,没有装好火药又不能再次补一枪,这可如何是好?黑子壮着胆从地上捡起一根棍子,准备给这匹狼一个痛快,可是刚走到狼的跟前看了狼的眼神他又没了勇气。

此时狼虽然严重受伤、四面楚歌,它仍旧哀嚎着拖着伤腿去叼那只死去的野鸡,身后拖出一刀一刀长长的血痕。黑子看到这个场景越来越生气,心想道:看来这匹狼很是贪心,如今的境地竟然还想到这个?他手里攥紧棍子上前狠狠的打几下,本来以为狼会一命呜呼,可是不知何故,这只狼特别坚强。挨了几个闷棍竟然还没死!硬是抬起头来,对他狠狠地吼叫几声,继续去叼那只野鸡。

黑子自言自语的说:“都怪我手中这个树枝太细,像挠痒痒一样,看我不换个粗棍子打死你个贪心的畜生。”说完他便转身去找一个粗壮的棍子,身边的猎犬围着狼转来转去被狼的气场震慑住了吓得不敢靠近。

黑子找了一个小腿粗的棍子,准备打死这匹狼的时候,狼仰天长啸一声,拖着血肉模糊的腿连连向前挪动。此时黑子像是明白了什么,为什么这匹狼在如此境地还不放弃嘴里的猎物?黑子瞅了瞅这只饿狼的干瘪的乳头,明白了一切!他拍拍自己的脑袋说:“我这个死脑筋,伤到这个哺乳期的母狼可是伤天害理啊。”

落魄独狼的勇气;母爱无价

母爱无价

想到这里,黑子心里有几分感动,他放下棍子,跟着那匹狼的后面观察着狼挪动的方向。只见这匹狼艰难的蠕动身体。根本就不顾身后跟着的黑子,后半身的血越流越多,它一刻也不肯放弃,嘴里叼着的那只野鸡舍不得松口。挪动了几百米,这匹狼再也没有力气向前了,它嚎叫了几声,远处有几声微弱的回应。

“是狼崽的声音!”黑子凭着敏锐的听觉听出的狼崽的回应。此时的这只狼已经没有力气再向前爬了,它低声的哀嚎让人听到心碎。黑子顾不得害怕,赶紧脱下皮大衣盖住这只狼,将它艰难的抱到小狼回应的声音处,拿下大衣的时候,这只狼已经奄奄一息了。

小狼崽从洞穴里跑了出来,母狼低声哭泣着,硬撑起头用舌头舔舔小狼的脸颊,将野鸡放了下来,它缓缓地闭上了泪流满面的眼睛。小狼崽围着这只死不瞑目的狼哭泣着,它们或许懂了死亡的含义,它们知道,这个是伟大的母亲给他们最后一顿晚餐,它们的母亲再也不会睁开眼睛了。

最感人的故事并不只发生在我们人类的生活之中,古人常说:劝君莫打三更鸟,子在巢中待母归!有些残忍真的不能细想。想到这里,黑子在雪地伫立许久。我们的父母对我们的爱又何尝不是如此?

母爱果真是一种天性,超越生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