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戰機住進了「超級鷹巢」:從空中幾乎無法被發現

空軍某場站開展了一場“全員全裝”實戰化綜合演練。演練現場,出現了多個分散佈置並且偽裝過的大型全封閉式加固機堡,頗具氣勢。



和以往空軍場站常見的簡易聯排鋼質機棚不同,鋼製機棚只能滿足遮風擋雨等一些基本需求,同時為地勤人員的日常維護提供一個較好的環境,往往是一字排開,蓋在一條滑行道邊,抗毀傷能力差,基本上只要命中一次就會帶來較大的整體損傷。

本次出現的這些加固機堡從外觀看,結構採用的應該是複合鋼結構,輔以一定的混凝土澆築,大門使用了比較厚實的防彈鋼板,機堡的最外層應該有防彈鋼板包裹,可具備一定的防彈、防衝擊波能力。推測機堡內部為複合鋼波紋管結構,內部安裝有照明、通風等裝置,可滿足地勤人員在機堡內對戰機進行相應檢測維護等工作需求。



經常使用谷歌地圖的愛好者會發現,在一些歐美國家的軍用機場,會很常見上文中提到的機堡,並且這些機堡也不是一溜順序的建在一塊,有的是兩個建在一起,有的是三或四個建在一塊,有的重要的飛機機堡是單獨建設。這樣做的好處一是使得裝備在適宜的環境中充分發揮其最佳效能,也能適當延長其使用壽命。二是分散的佈局有利於提高戰時生存率,防止防止敵人一顆炸彈毀傷數個機堡和飛機。進一步的可以在機堡左右和後面覆蓋大量的泥土和植被,既提高機堡的抗炸性又有利於偽裝。

當然這些機堡的防護抗炸性能很強,但也並不是沒有剋星,尤其是如今精確制導武器的發展,往往不需要大規模的地毯式轟炸,而是使用精確制導炸彈,配備一個鑽地彈頭,不去做到炸燬機堡,而是鑽到機堡內引爆,毀掉裡面的飛機。在美國的一些實戰運用中就可以看出,往往一些機堡本身外觀完好,唯獨頂部被打個洞,進而摧毀機堡內的戰機。



從之前的不重視到如今的慢慢建設,我國空軍已經在沿海多個機場投入使用了這種加固機堡,雖然在現代的打擊手段下,生存力不如以前,但這是我們必須要去做的。現階段要在不斷建設加固機堡的同時,也要提升機場周邊防空能力,相信未來會有更好的方式來保護我們的戰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