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的地鐵迷藥,到底是個什麼鬼?

網絡上有不少在地鐵裡險些被迷藥迷倒的故事,當事人的描述基本都具有以下特徵:被下藥的過程神不知鬼不覺,下藥的人沒有明顯的動作,迷藥也沒有明顯的氣味,只是隱約感覺到有些香味。當事人在聞到這種氣味以後很快就出現了無力眩暈的症狀,但周圍的其他人都沒有受到影響。這樣的藥物真的存在嗎?

傳說中的地鐵迷藥,到底是個什麼鬼?

傳說中的地鐵迷藥存在嗎?

傳言中對這種“迷藥拐賣”的描述有很多,總結“迷藥”特點無外是幾條:幾乎無味、一嗅即迷,通常不會影響到附近的其他人……檢討現有的麻醉藥物,最符合流言描述的物質,是醫用的吸入性麻醉劑。

這類的麻醉劑主要是揮發性的液體,使用的時候患者經呼吸系統吸入這些揮發的氣體,一段時間後產生昏迷的效果。從網絡描述來看,當事人往往沒有察覺或是隱約聞到些氣味就很快感覺無力眩暈。不過,即便是目前臨床所用麻醉藥物中效果最強的氟烷,也不可能出現這樣的情況。

1. 麻醉效果

想讓麻醉劑發揮作用,一定要吸入足夠的量。多位麻醉醫生介紹,在醫院,要讓一個人進入麻醉狀態,也需要好幾個醫生“齊心協力”。比如要做氣管插管,保證麻醉醫生能將吸入性麻醉劑“吹”入患者氣管,使他保持持續麻醉狀態。這就是為了保證能有效地吸入足夠量的麻醉劑。

傳說中的地鐵迷藥,到底是個什麼鬼?

當然,也有直接面罩吸入麻醉氣體“誘導”患者進入麻醉狀態。但它們主要針對幼兒、新生兒。這種做法速度太慢,必須持續三五分鐘才會起效。

2. 擴散

地鐵車廂、車站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在這裡,吸入性麻醉劑幾乎不可能達到足夠的濃度,也就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讓人吸入足夠量的麻醉劑,將人迷倒。

傳說中的地鐵迷藥,到底是個什麼鬼?

事實上,麻醉醫師在手術前準備麻醉設備的過程中都會伴有麻醉劑洩漏的問題。但麻醉醫師也不會因此感到不適甚至暈倒——原因就是劑量不足。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沒有氣管插管和麵罩的情況下,氣體會自由擴散,不可能產生你已經“中毒”頗深,但別的人(不僅是“作案者”,還包括周圍的路人)完全不受影響的情況。

3. 氣味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這些吸入性麻醉劑都有明顯氣味。儘管教科書上說氟烷的氣味是蘋果香,七氟烷具有特殊的芳香氣味,但就麻醉醫生的實際工作經驗來看,這些麻醉氣體的味道,壓根就不好聞,具有一定的刺激性。甚至對有些人來說,那味道聞上去有點噁心,會讓人產生一種生理反感。神不知鬼不覺地人就被迷倒了的情節只能出現在小說和影視作品裡。

4. 強效鎮痛藥

還有一類作用於阿片受體的鎮痛藥也可能會產生昏迷的效果。有消息稱,2002 年的莫斯科人質解救事件,就使用了這類物質中的一種——芬太尼的衍生物。不過這個消息並沒有得到俄羅斯政府的承認。這是一類危險的藥物,它能呼吸抑制。即便在臨床上,也曾發生過患者因阿片類鎮痛藥所致呼吸抑制的危險局面。

傳說中的地鐵迷藥,到底是個什麼鬼?

因為這類藥品太危險,所以管理也格外嚴格。在臨床麻醉工作中,阿片類麻醉藥受到嚴格管控。所有阿片類藥物的安瓿(也就是裝藥的小瓶子)都會被回收。普通人幾乎完全不可能接觸到這樣的藥品。

此外,還涉及一個劑型的問題。推測莫斯科人質解救事件中是將芬太尼衍生物混合在氟烷(一種吸入性麻醉劑)裡製成氣霧劑。這類阿片藥物通常都是片劑、注射劑,少部分有舌下含片,不具有揮發性。即便突破重重困難得到它,再把它們製成方便作案的氣霧劑也是個難題。

5. 神經毒氣

至於微量就能起效的神經毒氣應該不在我們的考慮範圍內。

傳說中的地鐵迷藥,到底是個什麼鬼?

一是這類神經毒氣的毒性太大,不僅僅是迷暈的效果,也不是休息一下就能緩過來的事,如果不及時搶救會導致死亡,不符合流言的描述。更重要的是它們已然是化學武器,生產和使用都有嚴格的管制,不可能輕易得到。如果有人千方百計弄到這個,那也就不是個別人的小打小鬧了,而是大規模的恐怖襲擊。

不但從理論上可以得出此類迷藥不存在的結論,現實中也有這樣的證據。

2000 年3 月,江蘇的《健報雜誌》和江蘇一家營養產品有限公司聯合推出的“百萬元懸賞徵集迷魂煙、藥”活動,表示只要有人能提供可靠的迷藥樣本,能讓人聽從下藥者的擺佈,就可以從主辦方那裡拿走一百萬元。但是直到一年後,依舊沒有人能夠拿出這樣的迷藥,之後主辦方表示,活動將長期繼續下去,直到最終有人能夠摘走這一百萬元——只要他拿得出可靠的迷藥樣本。

傳說中的地鐵迷藥,到底是個什麼鬼?

《健報雜誌》隸屬於江蘇省社科聯,我們從該聯合會一工作人員處瞭解到,現在該雜誌已經關閉,因此無從查考懸賞結果。同時,搜索引擎所能檢索到的2001 年至今所有相關的網頁,也未檢索到任何可以證明此懸賞已被領走的消息。

我們不能排除有人試圖利用麻醉藥物實施類似的人身侵犯行為。從目前瞭解的情況來看,這些行為可能會給當事人帶來不適感,但無法通過這樣的方法真正將人“迷倒”。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口服迷藥的確有,比如三唑侖。對此最好的防護措施就是,在娛樂場所和公共交通工具上請謹慎接受陌生人遞來的飲料。

傳說中的地鐵迷藥,到底是個什麼鬼?

地鐵上,我們該警惕什麼?

自從1863 年世界上首條地鐵開通以來,地鐵已經發展了有一個半世紀。作為一種獨特的交通工具,它具有空間相對封閉和狹小、人員密集等特徵。這也讓地鐵成為一些犯罪的高發區。不過,像流言中所說的“迷藥綁架”類罪犯來說,地鐵真的是優秀的犯罪載體嗎?

我們不妨來以罪犯的角度來探討一下,如果在地鐵裡要迷倒一個姑娘,都需要面對什麼樣的難題?

在地鐵中,人員密集是一名罪犯需要面臨的首要難題。擠過地鐵的人都知道,中國的地鐵通常都是人擠人、臉對臉的。即使是末班車,也不會出現美國地鐵那樣,一個車廂僅有一兩個人的恐怖情況。

傳說中的地鐵迷藥,到底是個什麼鬼?

所以,對於一名試圖以誘拐劫色為目的,以吸入性麻藥為載體的罪犯來說。他需要確保沒有“誤傷”——過多人出現不適症狀會引起同車廂人的注意,而不必要的注意絕對不是他所期望的。

可是,為了能夠讓受害者吸入足夠量的麻醉劑,罪犯必須持續、高濃度的向環境中釋放麻醉劑。先不提他自己會不會暈掉,狹小的車廂必然會讓其他乘客感到不適,引起警覺。

其次,就算罪犯成功將受害者迷倒,問題也並沒有解決。如何將受害者“運”出地鐵站?吸入麻醉劑的作用特點是需要持續吸入,不然大約10min 時間就會醒過來。如果需要不斷補充麻醉劑,無疑加大了犯罪的難度。

傳說中的地鐵迷藥,到底是個什麼鬼?

此外,地鐵站與其他公共場所不同,它擁有大量的監控設施。以北京地鐵1 號線的大望路地鐵站來說,每一個閘機、站臺、電梯、樓梯的出口處都有多角度、多方向的攝像頭。而站內還配有治安警察以及大量的協管人員。在這樣強大的監控措施下,將一個神志不清的人“運”出地鐵站,或者就在地鐵站的某個角落裡作案談何容易?

對於有預謀的罪犯而言,選擇一個低風險、高成功率的作案場所十分重要。而地鐵,顯然不適合誘拐與強姦。

當然,地鐵確實不是一個絕對安全的地方。由於人員密集,地鐵車廂內更容易發生侵財類的犯罪,如偷竊、搶劫等。根據華盛頓警方公佈的數據,2009 年,華盛頓的公共交通系統一共發生罪案2032 起,其中盜竊811 起(約佔39.9%)、搶劫894 起(約佔44%)、僅發生一起強姦案。而從2005—2009 年,也僅發生5 起強姦案。

傳說中的地鐵迷藥,到底是個什麼鬼?

雖然不用對於“迷藥誘拐”過度擔心,但是這也並不代表地鐵中沒有危險。基於地鐵犯罪的特點,我們首先要注意的就是自己的財產安全。廣州市公安管理幹部學院的研究者就給我們提供了一些建議,幫助我們遠離侵財犯罪:

保管好自己的財務、不要露富:這應該算老生常談了,收好自己的錢包,把揹包放在前面。不要總是“無意間”露出自己的百元大鈔。

傳說中的地鐵迷藥,到底是個什麼鬼?

進站前事先準備好公交卡,不要把卡裝在錢包裡:有人為了圖省事,直接用錢包當卡;或者站在閘機前翻找錢包。這樣很容易讓犯罪分子注意到你的錢包以及貴重物品,將你視為偷盜目標。

如果需要使用電子設備,將它們保管好:為了讓自己的旅途不那麼無聊,大家都願意在地鐵上玩手機。如果要玩,一定不要在玩完後隨意放回兜裡。

不要站在門口:站在門口有諸多弊端,擋住了上下車人流不說,還可能給站臺上的搶劫者機會。所以,為了自己的財產安全和他人的方便,請需要下車時,再站在門前。

儘管在中國的地鐵往往都是許多人,但是在乘車人員較少,如乘坐夜班車的時候,同樣也有發生暴力犯罪的可能,再給大家一些紐約交通運輸管理局提供的安全提示:

儘量與你認識的人一起乘車。

傳說中的地鐵迷藥,到底是個什麼鬼?

和其他人一起等車、出站:如果站臺內沒有其他人,選擇在攝像頭照得到的地方等車。

不要進入空車廂:如果車內實在沒人,可以選擇頭節車廂——地鐵司機就在前面。

保持警覺,如果感覺周圍有危險,立刻向乘務人員求助。

不要在地鐵行駛過程中多次透露自己的目的地,如果目的地較偏僻,應該要求自己的熟人或親人接站。

乘坐夜班車時,不要穿著過度暴露的服裝,不要露財。將可能的激情犯罪發生可能降到最低。

傳說中的地鐵迷藥,到底是個什麼鬼?

在地鐵可能存在的危險中,讓人在地鐵裡神不知鬼不覺就被迷暈的迷藥並不存在。如果是利用現有的吸入式麻醉藥物以同樣的手法實施犯罪,可能會給當事人帶來不適感,但無法真正將人“迷倒”。不過,確實需要警惕口服的迷藥,在娛樂場所和公共交通工具上請謹慎接受陌生人遞來的飲料。 此外,由於人員密集,地鐵車廂內更容易發生盜竊和搶劫,大家要注意保管好自己的財物。

傳說中的地鐵迷藥,到底是個什麼鬼?

(摘自《過日子要有技術含量》,作者:默小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