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万村民搬离海拔1268米高寒山,不掏钱住小楼房,青山金山两相宜

重庆最东端三峡库区腹心,渝东门户的巫山,峡谷幽深,岩溶繁多,山地面积占全县的96%贫困户占全县贫困户数的一半大约1.2万户,生活在海拔1268米以上的高寒边远山区,土地贫瘠,生产落后,经济匮乏,生活极其艰难

11万村民搬离海拔1268米高寒山,不掏钱住小楼房,青山金山两相宜

邓家土家族乡是一个典型的高山偏远乡镇。这里是巫山所有乡镇中距县城最远126公里,海拔最高的海拔1680米,人口最少4000多人,场镇最小一条独街不到400米,山上雾满坡,山高路陡土地薄,辛辛苦苦忙到头,又缺吃来又缺喝,真实的恶劣生存环境

11万村民搬离海拔1268米高寒山,不掏钱住小楼房,青山金山两相宜

要脱贫的想法有很多,但现实就摆在眼前,在1200多米海拔高的大山中,土地贫瘠,石多土少,连下山赶场都要走1个小时,要治穷根,就得搬迁下山,改变原有生产生活方式

11万村民搬离海拔1268米高寒山,不掏钱住小楼房,青山金山两相宜

2016年,被列入异地扶贫搬迁的对象。尽管知道政策优厚,但还是有许多村民内心很是忐忑:害怕自己凑不出建房的钱,害怕政策落下来,自己却享受不起

但这次,天遂人愿,根据政府的统一规划,村民们在伍绪村安置点花7万元建了新房,按照异地搬迁扶贫政策,一家得到了5.2万元的补助,加上原来的房子处于地灾点,还叠加享受到了涉煤地灾户补偿,因此几乎没花什么钱就住进了新房

11万村民搬离海拔1268米高寒山,不掏钱住小楼房,青山金山两相宜

巫山县绝大多数高寒边远山区仍然是典型的粮猪型二元产业结构,农民增产增收和脱贫致富难度极大,而通过搬迁改进生产方式,扶持培育致富产业,配套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子女读书,看病就医,文体服务等,可让贫困群众过上新生活

11万村民搬离海拔1268米高寒山,不掏钱住小楼房,青山金山两相宜

巫山县扶贫办主任朱钦万自信的说,我们把异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手段,已累计搬迁11万余群众,实现了青山金山两相宜

11万村民搬离海拔1268米高寒山,不掏钱住小楼房,青山金山两相宜

巫山生活在深山边远地区的窎远户57863人,占贫困人数的63.8%,在这些地方搞建设,不仅难度大,而且成本高,利用率低。以原庙堂乡为例,仅改善水 电 路 等基础设施就需投资2亿元以上,而当年实施整乡搬迁只投入了4000万元

11万村民搬离海拔1268米高寒山,不掏钱住小楼房,青山金山两相宜

异地扶贫搬迁是一个系统工程,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和方式,不仅仅是要保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还将继续做好搬迁贫困人口的精准核实,继续抓好统筹规划和后续扶持,让更多贫困群众实现高质量稳定脱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