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量子链(Qtum):区块链3.0的一种探索


浅谈量子链(Qtum):区块链3.0的一种探索


之前写过一次量子链《看完,立刻又研究了一下量子链:真的是笑来说的空气吗?》,这次在研究一下量子链,当然,本系列主要是纯分析公链技术的视角分析币种。

前言

区块链3.0的公链的定位是能大规模商用,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

概况

基本面


浅谈量子链(Qtum):区块链3.0的一种探索


简介

量子链Qtum是首个基于UTXO模型的POS智能合约平台,可以实现和比特币生态和以太坊生态的兼容性,并通过移动端的战略,促进区块链技术的产品化和提高区块链行业的易用性,旨在将真实商业社会与区块链世界连接。因此,量子链是一个区块链应用平台的集大成者。

量子链的分层

量子链将系统中的交易行为合约行为分离。在量子链系统中,除了基于UTXO 模型的可追溯的 Transaction Ledger,还将构建一个合约内容的Contract Ledger。账户抽象层(Account Abstract Layer, AAL)对 UTXO 账户和 EVM 合约账户之间进行了适配,使得量子链兼容符合 EVM 规范的智能合约,为 Dapp 提供一个新的基础平台,同时 UTXO 的安全、稳定、隐私性等优

点能得以保留。

量子链的监管兼容性

许多现有公链不被政府或金融机构所采纳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没有设计身份认证或者准入环节。量子链定位于符合行业监管的区块链去中心化应用开发平台,在设计之初就为监管者的角色设计了很多可选项。

第一,在量子链中引入数字身份(Identity)和第三方征信平台,第三方服务商可以通过智能合约标记量子链参与者的身份,从而区分已验证和未验证的 Qtum 地址,已验证的地址有权优先使用基于 Qtum 的金融服务DAPP。

第二,在智能合约(Smart Contract)之外,量子链引入新的主控合约(MasterContract),主控合约的执行逻辑可以通过链下执行,把监管者的角色引入,从而避免类似以太坊 DAO 事件的悲剧再次重演。

第三,监管者可以作为 Qtum 系统中的喻言和数据源的提供者(Oracle 和data feed),比如某一合约的执行结果取决于当季的 GDP 增长速度,那么监管者可以作为可信数据的提供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