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上位”后,大二学生就可以“放养”了吗?丨 案例

传统上,高校侧重于关注如何让新生更好地从“高中”过渡到“大学”。但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管理者已经意识到,他们必须将这些努力扩展到二年级学生。

大二生,“聪明的傻瓜”

大二学生的英文是sophomore。有种解释说,这个词源自希腊语词根sophos(智慧)和moros(傻的),意思是“聪明的傻瓜”——二年级学生刚学了一点知识就以为什么都懂,爱卖弄聪明。

不管你认不认同这种说法,但至少你得承认在有些方面绝大多数二年级学生确实不够“聪明”。我该选什么专业?本科毕业后我该直接工作还是继续深造?或者出国留学?总之或许一年的时间足够让新生很好地适应大学生活,但当他们安顿下来,开始要作影响大学生涯与学术相关的决策的时候,很多二年级学生实则一片茫然。

传统上,高校为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开展的活动侧重于关注如何让新生更好地从“高中”过渡到“大学”。所以许多大学都开展了专门针对一年级学生的课程和学术活动,比如新生研讨课和生活学习社区。但实际上同样需要指导大二学生却被学校忽视了。

幸运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管理者已经意识到,为了留住学生并帮助他们作出明智的决定,他们必须将这些努力扩展到二年级学生,俄亥俄州立大学就是其中之一。该校从2013 年开始运行的试点项目“二年级转型体验计划”(Second-Year Transformational Experience Program,以下简称“STEP”),关注学生的成功与发展,让他们有机会参与符合个人兴趣和满足需求的活动。而这段宝贵的经历也将成为日后作出“转型”选择的重要一步。

影响二年级生校园体验的重要因素

STEP的创建初衷是作为俄亥俄州立大学不断致力于重新定义学生在校体验的一部分,旨在提高学生在校期间的参与度和满意度,并为毕业后取得成功做出贡献。为了让工作有的放矢,学校首先进行了一项研究,发现参与校园活动、住校、与同学互动、与教师交流、制度性承诺是可能会影响二年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因素。

而且另一项调查也显示,住校学生参与校园活动的比例(82%)明显高于住在校外的学生参与校园活动的比例(64%)。数据还表明,二年级时住校的学生最终的毕业率(88.2%)和保有率(95.7%)分别比一二年级没有住校的学生的该比例高出11.7个、7.1个百分点。鉴于以上原因,俄亥俄州立大学要求二年级学生住在校内(这在美国高校中并不常见),该校也成为全美要求二年级学生住校的大学中规模最大的一所。

学生住校或许可以解决更多参与校园活动的问题,但师生之间的交流呢?全美学生参与调查的数据显示,84%的俄亥俄州立大学大四学生表示,他们在课堂之外很少或根本没有与教师联系。所以如何加强二年级学生与教师的交流沟通也成为STEP需要着力解决的另一个问题。并且这对生师比达到19︰1的俄亥俄州立大学来说似乎更不容易。

数据链接:


2017年,麦可思对中国部分本科院校的学生成长评价进行研究,数据显示,大一至大四在校生本校推荐度分别为63%、58%、60%、64%,教学满意度分别为92%、88%、86%、89%。综合来看,在校生对学校教学满意度较高,但到大二、大三,学生的学校推荐度和教学满意度出现较为明显的下滑。


成长评价还调研了各年级学生学习策略使用率情况。下图展示了学生进入二、三年级后,使用率下降明显的学习策略,其中包括“与同学讨论问题”“与老师讨论问题”。

新生“上位”后,大二学生就可以“放养”了吗?丨 案例

STEP帮助学生探索未来发展

正像本文开头所讲的那样,大二学生在学业方面往往会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在影响未来发展的岔路口前不知如何选择。而STEP的一个核心特色就是参与者在课外与教师和同学的交流中,能够探索丰富、独特的教育体验,逐渐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

学生在进入二年级后的整个秋季学期,将与约20名参加STEP的同学组成一个团队,在与教师和同学的交流中设定个人目标,共同探索创意和艺术活动、实习、本科生研究、服务学习和社区服务、领导力培养、海外学习这六个类别的特色项目。进入春季学期,学生将独立工作并与教师导师一对一谈话,沟通的主要目的是要为自己从六个类别中选定的项目撰写一份申请表,如果通过将获得学校提供的上限为2000美元的津贴,用于支持项目的完成。

学生要在申请表中写明未来15个月(即当年5月1日至翌年8月15日期间)计划参与的特色项目,阐述这个项目将如何帮助自己完成期待中的“转型”。此外还要说明这个特色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完成后要达到的目标,以及要完成这个目标需要多少资金支持。如果申请得到行政部门批准,并且满足一定的要求(比如在规定期限前至少参加过一次特色项目成果展、参加金融扫盲计划、GPA达到2.0以上等),学生将收到款项。

STEP不提供学分,学生自愿参加。负责提供指导的教师则是特别招募和选拔的一群人,他们要愿意承诺为学生的发展和取得成功贡献自己的力量,每年可获得5000美元的津贴。学生将由哪名教师指导取决于他们地点和时间安排上的匹配性,而且导师也不一定与学生学习的专业相关,因为STEP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加适应教师互动,并创建跨学科和专业的网络。

2013年8月启动试点时,共有1000名学生和53名教师加入STEP。到了2017年,参与的学生和教师的人数已经分别增长到2500名和135名。参与的教师表示,这让他们更好地理解了二年级学生的需求以及可以向他们提供哪些具体的帮助,更好地促进课堂讨论。

而对大学记录的分析表明,参与STEP学生的保留率提高了3%,并且参与者中78.5%完成了特色项目。但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管理者并不把这些数字作为衡量计划开展成功与否的标准。学校反而强调他们更看重师生之间亲密关系的建立——每周1~2个小时的沟通,无论是小组讨论还是一对一对话,都为这个校园带来以精英教育闻名的常春藤盟校的感觉。

一些问题

俄亥俄州立大学对STEP开展取得的成效抱有期待,但随着计划的持续开展,一些问题也显现出来。首先学校面对的是要为此支付一笔数目不小的开销。据悉,自计划启动以来至2018年,总预算达到1320万美元,其中的约70%用于支持特色项目的开展。

而且由于学生申请的特色项目获批就将得到上限2000美元的资助,因此也会出现学生在提交申请时总会想办法“花到”上限的情况。此外,还有学生因为感觉为此付出的精力(比如反复申请不能获得通过)超过了自己预期的收益而选择中途退出该计划,这也成为STEP遇到的另一个挑战。

但就像所有创新之举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一样,俄亥俄州立大学这次探索也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检验才能看出能否达到理想中的效果,是否值得同类高校借鉴。而且即便适合推广,若没有校级领导层大力推动,也不是所有大型公立高校都有足够的动力去创建这样一个覆盖全校的计划。不过有志于更好服务二年级学生的高校至少能从中收获以下几点。

一是学校尽可能全面、详细地了解你的学生,知道他们在此阶段面临哪些问题,只有这样在开展学生工作时才能有的放矢。二是如果学校没有足够的精力和财力开展规模大、涉及面广的活动,可以首先进行较小的调整。比如组织研讨会,尽可能多地创造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探讨的机会。这样即便无法达到导师一对一指导的效果,也能引导二年级学生主动、科学地思考多种可能,并为未来发展做打算。

主要参考文献:

[1]Kate, West. Colleges ease second-year struggles[EB/OL]. University Business, 2017-01-27.

[2]俄亥俄州立大学STEP网站

新生“上位”后,大二学生就可以“放养”了吗?丨 案例
新生“上位”后,大二学生就可以“放养”了吗?丨 案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