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就業難是誰的責任?

侃侃的佬黃


大學生就業難是誰的責任?

一直以來,關於大學生就業難,存在兩個矛盾:一方面是大學生找不到好工作;另一方面是單位招不到好大學生。

為什麼大學生就業難一直難解?問題出在哪些地方,或許需要綜合考慮:

第一,高校產業化發展導致今天的大學生已經成為普遍,不再是過去的精英教育,已經成為大眾教育。從某種角度來看,大學生的含金量實際上是在降低的。

第二,有的高校不太重視本科教學,對於一些大學生的學業及實踐方面,要求並不嚴格,究竟學到了多少真本事,還值得掂量。

第三,有的高校培養學生,不一定適應市場需求與社會需要,特別是過於重視學術方面,而不一定重視職業技能方面。比如我們所講的工匠精神,又如何有更多更優秀的工匠培養機制呢?

第四,一些單位對於大學生的就業歧視比較嚴重

,比如學校歧視、地域歧視、學歷歧視、性別歧視等等,更進一步導致了就業之難。

第五,也說明了近些年來實體經濟發展之艱難。要想有好的就業,當然需要提供大量的就業崗位,而真正的就業崗位,就必須得從實體經濟從來。否則不僅無法促進實體經濟發展,也提供不了太多的就業崗位,還無助社會的創新與進步。

我們總不能讓大學生都去搞金融,都是從事房地產,這些領域又能容納多少大學生,又能給社會創造多少真正的財富。


碧翰烽


大學生就業有多難?看看全國各地的社招會就知道了。那場面太壯觀了,可以說是人山人海,好比是春運一般。

大學生就業為什麼這麼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很多人認為是高校的責任,是高校沒有培養出適合社會需求的大學生。這個板子全打在高校屁股上,高校未免委屈了點。

大學生之所以就業難,高校雖然難辭其咎,但並不是主要責任。高校還是那個高校,為什麼以前的大學生是天之驕子,而現在的大學生是社會的棄兒?這個鍋完全由高校來背,高校就比竇娥還怨了。

大學生從什麼時候開始就業難?估計大家都知道,是從大學擴招以後。當教育實行產業化發展,併成為經歷增長的動力以後,國民的教育水平提高了,但是,也帶來了高等教育產品的嚴重過剩。而產品過剩的責任,雖然高校有推波助瀾的作用,但是始作俑者並不是高校。所以,首要責任是教育制度改革。

當然,高校的責任也不小。現在的大學,一味地貪大求全,大專想變大學,專業性大學想變綜合性大學,於是拼命擴招,大學教育由過去的“小炒”變成了現在的快餐。特別是一些三本院校,根本就是以賺錢為目的,無論是師資、基礎設施和科研設備都跟不上,把大學文憑搞得像菜市場批發小蔥似的。這樣的大學生,幹嘛嘛不會,吃嘛嘛香,畢業以後就業能不難嗎?

最後,家長和學生也有一定的責任。高等教育環境變了,可是很多家長和孩子的觀念並沒有變。雖然讀了一個二本、三本和大專,也都認為是大學生,然後就必須要進科室、做管理、當幹部,對生產一線不屑一顧。管理崗位就那麼多,重本和一本都快擠破腦袋了,哪還有二本、三本和專科的機會呢!所以,就業難與很多學生不切實際的職業期望也有很大的關係。

你怎麼認為呢?歡迎大家交流。

閱後如果喜歡,請不要忘記添加關注喲,歡迎大家關注、點贊、交流、評論、收藏、轉發,謝謝😜



管理那點事


高校畢業生不斷增加,大學生就業也同時面臨很大壓力,大學生上崗問題關係社會發展、穩定,所以一直收到多方關注。就大學生就業難造成的原因,進行了以下一些方面的總結,希望有所幫助。

學習教育及個人認識方面:

1、課程往往滯後行業發展。大學生所學理論知識,較單一,步入社會實際應用起來難免出現脫節情況。因教育體制因素,課程調新的較慢,不夠及時,加強可能受師資限制,課程滯後行業發展。於如今技術不斷更新背景下,大學生在校四年裡若僅接觸固有設立課程,畢業後較難適應人才市場競爭。

2、大多學歷教育重點在培養他們理論基礎,提高專業技能,在專業實踐上有較大缺陷。且大學生專業技能,實踐上認識不夠,無意識,沒主見。高校無法給他們足夠實踐機會,大學生有缺少主動實踐性,在這些因素影響下,一些大學生自然不能受用人單位青睞。

3、一些大學生職業方向不明確,造成就業盲目。有些大學生剛畢業,特別名校畢業的,會表現的盲目自大,在就業選擇上,除了知名大企業不去考慮其他就為單位。但實際找工作中,因為缺少實踐經驗,有總碰壁,這就令他們開始不自信。

所以大學找工作之前,需明確個人職業方向,努力對所選行業動態進行了解,做好前期準備。

用人單位方面:

1、大多用人企業,在人才選擇上,總想招到完全符合崗位要求專業人才,不想錄用缺少經驗剛畢業大學生。如IT行業發展很快,有不少新興職位,在人才需求上比較大。就軟件測試方面人員一年缺口可在幾十萬。可一般學歷教育的大學生為通才,而IT企業要的為某項技能專才。這就造成大學生就業問題,所以大學生於學校就需有增強專業技能意識,不是單一的學習理論知識。

2、雖然有些用人單位會聘用應屆畢業生,但在薪資及工作崗位上,給出條件,相對較低,這又令一些大學生不願接受,所以就業問題還是不能解決。

大學生就業問題,個人覺得也不能說為就具體誰的責任,以上所說到這些問題,不只是一方的原因,不管是教育方面,用人單位還是大學生本身,都是相關的。


決勝網


之前有一個段子,講的是現在一個月3000塊錢已經招不到一個民工幹活了,只能招一個大學生。大學生就業的壓力錶現為,一方面很多人畢業以後招不到理想的工作;另一方面很多找到工作的人對工作內容和工資待遇滿意度比較低。往日的天之驕子短時間內變成人力資源市場的雞肋。

個人認為造成這一結果很難歸結為誰的責任,只能認為是多種因素綜合的結果

社會整體環境

從整個社會角度來講,大學生就業難的根本原因是人力資源的供應遠遠超出社會對人力的需求。商品價格決定於價值,同時受供需關係的影響,供過於求自然要貶值。

高校的責任

自本世紀初開始,各高校為了追求辦學規模,盲目地擴大招生,造成各專業學生爆滿,直接增加了大學生數量。

高校教育與社會實際的脫節,這一點我認為是目前高等教育存在的最大的問題。學生在學校所學習的都是很多年前的內容,早已被社會淘汰的技術。學生畢業以後很難直接工作,往往還要企業進行長時間的培訓,造成社會對當前大學畢業生的滿意度較低。

學生自己的責任

主要表現為學生對自己沒有清醒的認識,往往高估自己,不清楚自己的實力,其實很多學生在學校過得渾渾噩噩,自身實力基本沒什麼競爭力。對很多工作不屑一顧,對工作環境要求較多,不願意吃苦。

不論在什麼時候,總有人過得好,有人過得不好;同一個企業,總有人職位高待遇好,總有人只能處於整個企業的最底層。其實很多時候還是要看自己的能力

,就業形勢再好也會有部分人找不到工作;就業形勢再差,也會有部分人能夠找到自己心儀的工作。

就目前的形式來看,建議各位畢業生在找工作的時候,一定要找能夠讓自己學到東西的工作,剛工作的前兩年重要的是個人技能的提升,不要過分關注待遇和工作條件,不要怕吃苦。年輕時候吃苦,不叫吃苦;等到年紀大了再去吃苦,才叫受罪

(現任高校教師,歡迎各位關注、點贊、評論、轉發)


此處吾鄉


大學生就業難,這是一個“社會系統”問題,既是好事,也是壞事。每年一千萬畢業生,超過不少中小國家總人口,壯觀不?是不是可以在世界上喊一句“厲害了”。好事是普及了大學教育,公民整體文化素養實現了大躍進。壞事是,大學生就業,就像大水漫灌一樣,找不到工作,大學教育的水分可見一斑。

第一,教育體系的系統問題。

一抓就死,一放就亂。高校不擴招,老百姓嗷嗷叫,高考難。高校一擴招,大學生嗷嗷叫,找不到工作了。供大於求,持續過剩。上個大學,名聲好聽了,但找不到工作,在家裡啃老。於是,產生讀書無用論,也不能打棒子打死這句話,還是有一定歷史背景的。

第二,高校教學體系的系統問題。

高校擴招了,高校創收了,心思就飄了,不用心在改進教學質量了,許多大學擴招擴得老師集體上“檔次”,教授一大片,質量嘩嘩掉。課程體系太落伍了,知識更新太滯後了,也別怪學生不願意學,因為他們知道學完就淘汰。教、學、用三者,與社會用工需求是脫節的。大量畢業生湧入人才市場,大多數都不是企業想要的專業人才。

第三,大學生自己的問題。

大學生都一千萬了,還以為自己是天子驕子呢?還以為自己剛從象牙塔裡走出來呢?還以為企業求著你供著你呢?大學生都想進好企業當管理層,進好民企當技術總監,底線就是當白領,拿高薪,在大都市,指揮別人幹活。請問,一千萬畢業生,有幾個管理崗位等著你們呢?許多中小企業,許多中西部地區,都出現用工荒。這是大學畢業生就業的結構化矛盾,都想去大城市、管理崗,不願意去小地方、技能崗。所以,不是大學生多了,而是想留在發達地區、想做白領的人太多了。高不成低不就,找不到工作,別怨天尤人。

第四,企業的責任。

由於供大於求,用人單位可以挑挑揀揀了,招個行政文員,起步價就是碩研,你們也不怕浪費人才。用人單位動不動就只招有經驗的。問題是一千萬畢業生,哪個有社會經驗?用人單位的小算盤撥拉的啪啪響,都不願意當冤大頭,不願意招小白紙。我們培養了幾年,他們翅膀硬了,就跳槽走了。所以,我們只招有經驗的,誰也不想在培養新人上投入。導致應屆生就業渠道越來越狹窄。


職場火鍋




大學生就業難有很多原因,這裡總結一下。

一、學生自身因素。

現在大學因為擴招,上大學門坎較之以往低了很多。所以大學生中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求知慾不夠強烈,大學期間專業知識學習不努力,學習興趣不大。甚至有的學生就僅僅滿足於六十分萬歲,甚至有的掛科重考。在大學期間沒有苦練內功,大量閱讀書籍,沒有培養出獨立思考的能力。



另一方面,有的學生雖然大量讀書,但僅僅是死讀書,很少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沒有培養起溝通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對自己所學專業缺乏實踐、實習等活動鍛鍊。

大學生活是一個逐步社會化的過程,如果僅僅把上大學看成是讀書,也是及其錯誤的。大學不僅要讀專業書,更要博覽群書,參加各種社團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以其獲得很強的溝通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及抗挫能力、社會適應能力。



現在的學生在中小學時代由於家長老師的過渡保護,上大學後學生的社會化過程嚴重滯後,所以畢業後在企業招聘和麵試中屢屢受挫,找不到工作也就很普遍了。



二、專業知識滯後。

現在大學課程設置在很多專業上知識己經不能適應企業需要、脫離時代要求。尤其是信息技術方面的應用能力沒有與專業知識密切結合。從而使學習的知識不能轉化為能力。造成畢業生對工作不能立即上手。



三、企業在招聘中要求有相關工作經驗。這個是一個重要原因,對於大學畢業生來講,實習機會有限,所以相關工作經驗很難獲得,造成大學畢業生不能達到企業所需標準。



總之,大學畢業生就業難是多種因素造成的。



我是心理問答達人:夏蟲不可語冰2008,關注點贊分享可閱讀更多有關教育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文章。


夏蟲不可語冰2008


對於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我們先不追究是誰的責任,我們先來分析下原因。現在很多大學生一畢業就失業了,其中的原因非常多,總體概括有以下幾點:

1、分佈大學生較多的區域,崗位太少,供需不平衡;

2、大學生選擇的專業太冷門,市場上適合的職位非常少;或者太熱門,企業招聘的門檻高;

3、大學生不管理理論基礎和實操能力都達不到崗位的需求,也就是高職低能的現象普遍;

4、大學生目前的生活環境優越,不著急找工作以至於到最後找不到工作;

5、現在的大學生都快到95後,個性鮮明,特別注重工作崗位要滿足自身需求,而不是自己去達到崗位要求。

現在我們分別從這些原因中來理清責任。

針對第一條:如果是因為社會上的職位數量太少,導致容不下那麼多的大學生,那這個責任應該是國家來擔。但是,現實的實情是崗位數量很多,而學生太少,都不能達到企業的用工需求。前段時間校招,就有老師反應,現在工科類專業的學生就業,學生同企業的比例是1:8,也就是8個企業搶1個學生。所以現在學生就業難的責任必然不在國家。

針對第二條:專業選擇導致就業難的這種情況,目前也佔了一定比例,舉個例子,有的學生選的是像社會工作這種還未完全發展起來的專業,在內地的崗位是非常少的,所以就業就很難;而像會計這樣的專業,非常熱門,但是企業的用工標準也很高,基本上考慮211/985本科學歷的學生,所以大專和一般本科院校學習會計專業的就業情況就不容樂觀了,針對這條,我們的責任就不太能明確劃分了。

針對第三條,其實責任非常清晰,就是學生本人的責任,大學期間不好好學習課本知識,逃課玩遊戲,又不注重實操,導致最後再就業的時候拿不出真才實學,怎能就業不困難。

針對第四和第五條,現在學生的生活環境大部分是比較優越的,經濟壓力不大,所以學生本人沒有著急就業,這是2017年新興的一個詞“慢就業”,學生不著急,但是企業用工急,時間久了之後,學生一直找不到自己合適的崗位,像現在95小年輕,個性鮮明,追求自我,更注重職位本身能給自己帶來什麼,不會為了找工作而去改變自己的個性,這也是導致就業難的一個原因。

其實,現在大學生就業難的責任主要還是在學生本人,學校提供的同樣的教學條件,企業提供的是同樣的崗位薪酬,社會和國家給到的是同樣的大環境和大保障,有的學生能夠就業,而有的學生就不了業,這就是學生自己不努力,不能認清現實時,自己需要承擔的責任。


小R匯說


大學生就業難嗎?我覺得不難,我們項目人力缺口很大,有大學生願意來嗎?

記得八十年代,大學生剛畢業分到我們單位,首先就是到各工班組跟著老師傅幹體力活,熟悉各工序,學徒兩三年才陸續被提升為技術員以及評定工程師。哪個時候的大學生在基層都踏踏實實的工作,鑽研技術,這些人現在大部分都是各領域的精英了。

現在的大學生就業難,難在哪兒了?能放下身段在基層踏踏實實的幹嗎?

前些年我們單位到校園招聘,就有大學生不知道我們鐵路建設單位的苦,以為鐵路單位國企,興致勃勃的火車轉汽車翻山越嶺來了,深山溝裡下了車,傻眼了!甚至有的就沒有進項目部大院,直接又搭車返回了。回家了又說就業難,我覺得不是就業難,是舒服又賺錢的職業難找!


瘦竹老久


上大學這個概念是普通老百姓家庭的願望。他們都想以知識來改變命運。往往投入的成本和回報不能成正比,比如上普高和職校的比例為50%,上高中就被砍掉了一半的生源,有的為了上好高中己投入不少資本,然而高考帶給了孩子什麼呢?都能如願以償嗎?高考過後,每年全國有600萬高考孩子無學可上,這個代價,誰又會替你買單呢?談談國外現象,在德國那麼先進的國家,有60%家庭孩子上職高,這樣來選擇往往給家庭和孩子帶來了很小的壓力。而且也便於今後就業,他們認為能力和一技之長更重要,而在中國就為了一紙文憑,往往成績就否定了孩子一生,難道上大學就那麼重要嗎?很大部分大學生一畢業就失業,難道學校不教你們咋創業或就業嗎,可能真沒這課,所以人們要深思和重新轉換上大學的概念了,因為就業才是上大學的真正歸宿,上大學就業難這責任沒人替你負責。



一笑奈何swag


我96年生人, 今年22歲 , 現在在一家國企當工人。 說一下自己的看法與想法, 和大家說的都差不多, 國企腐敗的程度不是一般的嚴重而是相當的嚴重, 在社會的最底層如果你沒有關係沒有錢,還是儘快退出。 如果大學畢業就去考研,往更高領域走,這樣就會有更多的機會。

下面說一下重點“大學生就業難” 不是說 碩士 博士就業難, 所以說學歷很重要 。

總結 : 如果想改變這種形式, 除了提升自我以外 社會風氣也需要改一改,提高工人的社會地位 讓工人的福利待遇更好。這樣就會解決更多的崗位問題。

個人觀點 勿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