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帝国骑兵和皇太极满洲八旗交锋,谁战斗力更强,胜率跟高?

蒙古帝国的骑兵,横扫亚欧大陆,一直打到多瑙河流域,击败了俄罗斯,匈牙利,波兰等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剿灭了金朝,西夏,大理,吐蕃,南宋,西辽等所有的中原王朝。

满清八旗战斗力也很强,剿灭了南明,大顺,大西,收服了台湾,新疆,击退了尼泊尔,缅甸,迫使俄罗斯签了《尼布楚条约》,奠定了现今中国的版图。

作为历史上两次霸占东亚的外来势力,蒙古帝国与满清帝国的武功,是很多人不愿待见却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如果13世纪的蒙古大汗窝阔台,领兵遭遇17世纪皇太极率领的清军,会形成怎样的场面呢?

窝阔台时期的蒙古帝国军事力量和后来皇太极时的满洲军事力量一样,都是处在各自结构最佳的历史时期。在很多层面上,两者的结构、组织与风格都是十分类同的。

但如果我们具体分析双方的军政结构最优化时期,就不难觉得蒙古人的上限还是比后来的满洲要高出不少。

先说距离现在更近的满清。这个后来一统中原的异族王朝,在入关之前夕拥有了非常不错的军队。不仅是各族的君臣比较有干劲和活力,连武装力量的配置也是当时东亚地区的一绝。除了用八旗制度组织起来的满洲各部外,大量辽东汉人军队和东部蒙古部落也加入其中。

蒙古帝国骑兵和皇太极满洲八旗交锋,谁战斗力更强,胜率跟高?

骑兵作战 其实并非八旗军最擅长的作战方式

满洲八旗当然是清军战斗力的核心所在。传统的建州士卒,擅长骑马机动,下马步战,是非常不错的骑马步兵。他们身披重甲又擅长使用重弓,还比较精通挖沟筑墙的围困战法。至于传统海西女真的部队,更擅长骑马作战,是非常典型的东北亚风格骑兵。骑射娴熟,但绝不害怕近距离遭遇。

东蒙古各部落组成的骑兵仆从军,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清军组建了远距离侦查、掩护和战场袭扰能力。他们的加入让清军在大规模战役的筹划和组织方面,如虎添翼。但因为蒙古地区的衰退,这些蒙古人早已比不上黄金时代的先祖善战。其主要的盔甲和优质武器,反过来需要满洲提供帮助。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陆续加入满洲一方的汉军部队,往往是之前明朝倚重的边境精锐。也就是说,他们往往比内地驻军更加善战。其中的精锐炮兵部队,由西洋教官一手训练。军中的技工还是当时东亚地区最好的铸炮工匠。他们当中的骑兵和火枪手,同样强于内地驻军。作为清军的补充力量,他们在前哨战与攻坚战方面有很大作用。

但皇太极时期的满洲,巅峰不会超过8万人的远征能力。这相比昔日的蒙古帝国来说还是差了不少。后者的部队属性与组织水平,决定了他们可以拉出更多的部队,在更广阔的区域内进行配合作战。这也是蒙古人能屡屡让对手反应不足的原因。

蒙古帝国骑兵和皇太极满洲八旗交锋,谁战斗力更强,胜率跟高?

清军实际上非常热衷于构筑阵地大呆仗

蒙古帝国军队的巅峰,其实就是窝阔台统治时期。大量自蒙古高原涌向四方的部落骑兵,还保持着成吉思汗时代的水平和勇气。不少被征服地区的武装力量与技术成果,大量武装了蒙古人和他们的盟友。这支潜力巨大的军队,在黄金家族指挥官们的带领下,具备有胜过皇太极八旗军的破坏力。

来自蒙古本部和大量突厥系势力的骑兵,是这支移动大军的中坚与灵魂。中亚高加索等地的重骑兵,则是用于致命突击的精锐。而西亚、亚美尼亚和契丹、金国等地的步兵,又经历过各种恶战,技战术娴熟。甚至于从金国到西域,再到中亚各地,能征发的高水平工匠人数,也远远超过了皇太极时期的满洲工匠队伍数量。

蒙古帝国骑兵和皇太极满洲八旗交锋,谁战斗力更强,胜率跟高?

蒙古骑兵的很多对手都是清军不曾面对的强手

蒙古帝国的骑兵,横扫亚欧大陆,一直打到多瑙河流域,击败了俄罗斯,匈牙利,波兰等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剿灭了金朝,西夏,大理,吐蕃,南宋,西辽等所有的中原王朝。

满洲八旗,二十多万步骑被五万多辽东健儿阻挡在山海关下,见缝插针、投机取巧抢人头建立三百多年清政权

当然,一定会有人说清军在武器上占据很大优势。这话虽然没错,但并不完善。因为皇太极时期的清军,就和同时代所有东亚军队一样,并没有完成火药武器革命的进步。少量的火炮和火绳枪都来自投诚的汉军部队,可以在规模不大的战斗中发挥效果,却也经得起大规模战争的消耗。

那么蒙古一边呢?他们有着不弱于满洲的弓箭,更好更多的盔甲,更好的战马和骑兵。就是麾下步兵的战斗素质,也高于水平中等的汉军八旗。这就让他们在很多方面可以抵消清军手里的那一点点武器优势。

蒙古帝国骑兵和皇太极满洲八旗交锋,谁战斗力更强,胜率跟高?

清军的铠甲其实就是当年蒙古样式的遗传

哪怕是最依靠技术积累的攻城战,满洲军队表现也比不上之前的蒙古人。虽然他们在拥有足够多的红衣大炮后,一下子获得了巨大优势。但在其他方面,表现的非常平庸。蒙古人自从成功围死了金国中都后,就在技术上不断进步。除了那个时代没有的火炮外,在各项科技水平上都胜过了后来的清军。

窝阔台时代的蒙古军队,在攻城战时更是表现的摧古拉朽,远非没有大炮就只能靠筑墙围困的八旗可比。

蒙古帝国骑兵和皇太极满洲八旗交锋,谁战斗力更强,胜率跟高?

蒙古军队在攻城战上的造诣也在清军之上

或许又有人会说,清军夺下的城市,基本上都是在明朝时期升级的砖石结构,胜于此前占绝对地位的夯土城墙。然而,蒙古人一样在中亚的碣石、撒马尔罕、巴格达等地,有着清军所没有的攻城经验。后者攻克的主要是堡垒要塞和地区小城,并没有绝对的说服力。

蒙古帝国骑兵和皇太极满洲八旗交锋,谁战斗力更强,胜率跟高?

没有西洋技术引入的大炮 清军的技术优势将更为薄弱

所以,如果皇太极时期的满洲遭遇窝阔台时代的蒙古帝国,结果可能是不容乐观的。清军8万凑集起来的满洲、蒙古和汉军八旗,有很大可能会遭遇到8-12万蒙古、中亚、中原部队的几面攻击。

以清军的战术习惯,他们大概率的会选择就地构筑阵地死战。但负责外围交战的海西、索伦和东蒙古骑兵,都很容易被蒙古人的精锐击溃。留下包围圈里的步兵,只能慢慢被消磨殆尽。

蒙古帝国骑兵和皇太极满洲八旗交锋,谁战斗力更强,胜率跟高?

巅峰时期的蒙古帝国军队也并非不懂阵战

一旦遇到城市围攻战,清军的守城力量可能经不住蒙古人的强攻。而清军自己在没有大炮到位的情况下,也很难拿下蒙古人据守的城市。这就给战略、战术机动更出色的蒙古军队以足够的集结和反应时间。清军很有可能在他们的设防营地内,被包围消灭。

因此,好皇太极时期的清军有很大概念不能战胜窝阔台的蒙古帝国。毕竟他们的上限比起世界征服者来说,还差的很远。

蒙古帝国骑兵和皇太极满洲八旗交锋,谁战斗力更强,胜率跟高?

皇太极时期的后金-满清

蒙古帝国骑兵和皇太极满洲八旗交锋,谁战斗力更强,胜率跟高?

窝阔台继位时的蒙古帝国版图

前者在所处的时代,只能通过多方转手才接触到部分已经算不上先进的西方科技。而后者则可以在内亚依然繁华的年代,全方位的接触与采纳当地的技术和文明成果。这种不对等的输入差距,也决定了两者的最终逼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