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上班的7個真相,你必須早點了解,防止吃虧!

關於上班的7個真相,你必須早點了解,防止吃虧!

用時間體驗出來的道理,總是充滿了艱辛的味道。那些職場老油條的過來人建議雖說總是散發著濃濃的雞湯味,但親身經歷一遍,才能知道箇中滋味。

今天頭條號:HR從菜鳥到精英給大家總結了關於上班(職場)的10個真相,看看有沒有戳中你。

1、大多數人只是資質平平的普通人,不要總想著發財

我們從學校到職場,從打工到創業,競爭無處不在,我們也很容易高估個人的價值,認為自己是人才,不可或缺。實際上,隨著年齡的增長,刻薄一點說,不淪為一個三觀混亂的弱智,已經是作為普通人最大的造化。受過高等教育、識文斷字、具備基本的邏輯思維和學習能力、身體健康、暫時擁有一份體面地工作,這些要素並不能讓你活的更好,而只是具備了活得平凡的資本而已。

而這份平凡帶來的,必然是平庸。你並不比大多數人聰明有慧根,甚至你的家庭也是如此,能養育你成人已經是他們能為你做到的最大貢獻。你為社會提供的價值並未超過社會平均水平,甚至未必對得起公司發給你的那份薪水。所以面對企業發展形成的逆淘汰,如果你真的是頂尖的人才,不但不用出來撕,CEO還得主動用股份留你呢。

所以如果你想要發財,去創業,自己當老闆好了。但是創業有風險,有可能賺得盤滿缽滿,也有可能輸得一敗塗地。打工雖然不能發大財,但至少沒有什麼創業虧本的風險。

關於上班的7個真相,你必須早點了解,防止吃虧!

2、不要試圖把工作和生活分得清清楚楚

“下班的時間就是我自己的。”有這樣想法的人不在少數。在他們的意識裡,時間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上班時間”,即公司規定的固定坐班時間;另一類就是“非上班”時間,比如下班之後和雙休日的時間。

如果下班時間還要被工作佔用,就是老闆的不仁。

只有成熟的職場人士才會明白,休息和假期仍然擔負起工作的責任,這其實也是遵守契約的表現。

下了班,你有權力不工作,但身為職場人,我們需要具備基本的職業素養和職業道德,畢竟假期處理公事是一個低頻事件,用一個低頻事件拒絕讓別人承認自己的職業道德,是非常不明智的。

真正優秀的人,不會試圖把工作和生活分得清清楚楚。

關於上班的7個真相,你必須早點了解,防止吃虧!

3、工資永遠不夠花,存錢很重要

當你拿3000塊工資的時候,想著拿5000塊就能存錢了,當你拿5000塊的時候,想著8000塊就能存錢了,當你拿10000的時候,信用卡還欠了20000。

以上的消費方式,是大多數白領的現狀。每月剛發工資,無非是把工資卡里的錢轉到信用卡和支付寶,然後眼看著各個賬戶裡屬於自己的錢都變成了零,只能超前預支下個月的工資。

無論銀行和金融機構再怎麼渲染提前消費的好處,都要有自己的儲蓄,因為提前支付未來總歸是有風險的,要存錢以備不時之需,比如突然換工作,突然換房子,突然生病。

關於上班的7個真相,你必須早點了解,防止吃虧!

4、完成比完美重要

不管你多麼處女座、強迫症,規定時間內完成任務很重要。在職場上要時刻謹記一點:完成比完美重要。

知道這個道理,也是有血的教訓。有個設計師好朋友經常加班,熬夜兩三點是日常,這樣工作三年下來,年僅26看上去像36,有好幾次在工位上就低血糖暈倒來了。

但這並不是因為工作量大的原因。其他設計師出一張海報頂多半天,她至少要兩天,質量是比其他人好,但實在是太耗時間太摳細節了。關鍵是她還在互聯網公司,經常出現明天就要發海報了,她的那部分設計還沒有交上來,好幾次都被點名批評,但依舊我行我素。

這個朋友的職場以住院一個月結束了,當她用身體的代價明白什麼是作品,什麼是工作的時候,付出的代價太沉重了。

職場上,完成比完美重要。

關於上班的7個真相,你必須早點了解,防止吃虧!

5、幹得漂亮,活得也漂亮,職場上才會有更多的機會

你以為的真相:不就是會說話嗎,有什麼了不起?事實的真相:一個人的競爭力是由知識、技能、能力多維度溝通,而溝通能力、演講溝通、結構化思維能力比技能更重要。

記得很多年以前,有一句老話叫”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現在如果還是抱著這樣的想法,估計在職場上會寸步難行。

現代職場,已經不是單一技能的天下,而是多維競爭。

相比容易習的知識和技能,通用能力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溝通能力、寫作能力、演講能力、結構化思維能力在說服別人,共同努力,達成業績方面更為重要,而這些能力是走向管理崗的必須。

這也是領導為什麼愛提撥更善於表現的員工原因之一,僅僅以身作則是沒法達成激勵團隊的目標,更需要個人魅力和感染力。

關於上班的7個真相,你必須早點了解,防止吃虧!

6、互相利用才是最好的工作關係

“等價交換”才是職場人際關係的根本。

能夠被利用,說明你有價值,有賴以獲得回報的資本,這才是最明顯體現你自身“議價能力”的標誌。一個沒有任何利用價值的員工,就好像股票市場上的垃圾股,沒有人敢接盤。

特別是對於老闆和下屬,互相利用才是最正常也是最健康的關係。老闆通過下屬的優秀表現來提升自己的聲望和績效,下屬通過為老闆做事來獲得向上晉升的機會和通道。這是職場人際交往中的等價交換,下屬用努力工作來換取老闆的上層資源。

同事之間同樣如此。雖然大家沒有攤在臺面上明說,但彼此心知肚明。今天你幫我,下次我就會幫你。長此以往,互相的工作信任才會建立。換言之,職場上的關係都是建立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之上,人情債才是維繫彼此聯繫的關鍵。

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走茶涼”的故事?因為沒有利用價值了,就這麼簡單。

認清楚了這一點,才會把目光聚焦在如何提升自己“可被利用的價值”上。被利用,並不是什麼喪失尊嚴的丟人事情。相反這是清晰的自我定位,懂得把自己放在正確的位置上,然後一步一個腳印去提高自己。把可利用價值變成可交換價值,再把可交換價值變成稀缺性價值。

關於上班的7個真相,你必須早點了解,防止吃虧!

7、和上司親近但不親密

高處不勝寒,上司承擔著更多的壓力和責任,因此內心會有更多的寂寞和鬱悶。如果我們能夠從生活細節上體察入微,關心上司,的確能縮小與上司之間的心理距離。

想上司之所想,急上司之所急,能夠使友誼更加深厚,合作更為緊密,整體合力更為強勁。

但親近絕不等於親密。

這裡說的不親密有兩層意思:

一是指對上司沒大沒小,失去應有的尊重。縱使你和上司關係再好,這種行為也不可取,長此以往,必然埋下隱患。

因為上司對於下屬的尊重都有著很強的渴求心理,下屬的尊重是上司提高領導威望、增強領導控制力和駕馭力、保證工作順利開展的精神力量。任何時候都應該維護上司的地位。

關於上班的7個真相,你必須早點了解,防止吃虧!

第二層意思是,不要把上司列為戀愛發展的對象。我認為辦公室戀情(尤其是上司和下屬之間的戀愛)和校園早戀同樣是“禁區”,因為早戀和辦公室戀情都有可能對你“該做的事”產生負面影響。

和上司戀愛影響的是雙方的工作效率。愛情是社會上的人道行為,但在公司管理體制中,一定有一些約束人性的事情,沒有純粹解放天性的工作。因為公司是不會因為解放天性本身而給你發錢的。

再者,在理智與情感,公務和私密的權衡中,我們很難避免利益衝突。

無論身為上司的他跟你介紹公司的發展策略、重大規劃,還是你跟他討論同事們的雞毛蒜皮、緋聞八卦,要不要和對方共享,這個尺度都很難拿捏。

關於職場的真相,你有什麼要補充的?歡迎關注我,並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