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HR真實告訴你:超過35歲的人,公司還要不要?

10年HR真實告訴你:超過35歲的人,公司還要不要?

35歲,是一個尷尬的年齡。

在網上,有一個詞叫“35歲危機”。意思是,許多公司的HR在招聘時,超過35歲的應聘者,一律不考慮。

這種現象造成一些超過35歲的從業者,開始擔心自己被裁員、被失業。

人到三十五,雙眼一睜,就兩股戰戰,每天都是危機重重。

日劇《大叔之愛》裡,有一句著名的臺詞:“你不要大聲責罵年輕人,他們會立刻辭職的。但是中年人,你可以往死裡罵。

尤其是那些有房、有車、有孩子的。”

10年HR真實告訴你:超過35歲的人,公司還要不要?

身邊的許多中年朋友看後,都含著眼淚表示:“好扎心。”

他們說:“如果老闆看他們不爽,在被罵完後,還會小心翼翼地為老闆端上一杯水,讓老闆潤潤喉嚨。”

人到中年不如狗,人過三十五歲狗不如,是他們的真實處境。

那麼,作為一個有10年工作經驗的HR,我來和你說說真實情況,超過35歲,公司還會要嗎?

10年HR真實告訴你:超過35歲的人,公司還要不要?

一、很嚴肅的告訴你:80%的公司的確會拋棄你!

35歲這個階段的“中年人”,第一,大多數已經結婚生子,除了工作以外,最大的重心就是家庭,如果你沒有和一家公司成長3年以上的感情基礎,公司其實很清楚:你的精力沒有辦法全部用在工作中,家庭會讓你的精神分離。

第二,35歲的人,精力方面和25歲的年輕人已經不在一個水平線上,最簡單的比方,年齡過了35歲,午夜12點一過,準犯困,1點是我熬夜的生理極限。再去看看那些25歲的年輕人,熬夜到1/2點是常態,隔三差五通個宵都很隨意,精力方面沒有可比性。

第三,與時代的逐步脫離(脫節),就像馬東那句話所言:我一聽70後的人帶領著一群80後做00後的項目,馬上就知道這個項目基本已經瀕臨倒閉了。

的確如此,你連你的受眾都沒有搞清,如何談後期的商業模式?這或許也是馬化騰為00後怎麼想的時常感到焦慮。

10年HR真實告訴你:超過35歲的人,公司還要不要?

二、35歲以上的女性更難找工作

35歲的女性要麼是自己是女強人類型,工作得很出色,自己當老闆;要麼是過得平平庸庸,操心家庭孩子,工作差不多就可以。還有35歲左右的女性,往往給人的感覺很囉嗦,做事不利索,企業不願意聘用。還有一些行業和崗位,如客服職位,像出納、會計、部門經理、服裝銷售、業務經理等崗位,都設置了“年齡在35歲以下”的條款。

10年HR真實告訴你:超過35歲的人,公司還要不要?

三、對比一下,年輕人便宜又好用

人一旦到了三十歲,就會到達一個瓶頸,身體也不行了,精力也不行了,面對三十而立,心裡就會彷徨無助。

35歲的你,上有老下有小,中間還有老婆或老公。迫於生活壓力,空有一顆賺大錢的心,卻無法像年輕人一樣加班。要接送孩子上學,要帶老人看病,要陪老婆/老公看個電影都沒時間。

你工資不低,但沒上升空間,掙這些錢自己覺得不夠用,公司覺得不划算。我可以花更少的錢招二十八九正當年,為啥要招三十五六老黃牛?當然了,如果你就是技術或者經營大牛,你自己都完全不用擔心年齡問題。

這一切的跡象,都在表明,職場越來越不友好,壓力從上至下,由遠及近,越來越靠近,令每個人都無處可逃。

不努力,別說看不到未來,可能連今年都熬不過去。

10年HR真實告訴你:超過35歲的人,公司還要不要?

四、到了35歲,你該怎麼辦?

1、不要抱有鐵飯碗心態。

管理大師杜拉克說過,“企業的首要責任是活著”。

許多員工進入職場沒幾年,就有了老油條心態,喪失進取心,老想著自己這些年,也做了不少事,沒有功勞,至少也有苦勞。

於是開始混日子,不再開擴新的市場邊疆,不再為公司創造新的贏利點。

可大家忘了,企業,不是慈善機構,更不是養老機構。

它的首要任務就是讓自己活著,當你在自己的崗位上,在自己還年富力強的階段不思進取,第一批就會被無情地淘汰下來。

10年HR真實告訴你:超過35歲的人,公司還要不要?

2、保持持續學習的能力。

在職場中,切記不要過度依賴自己的經驗,要保持持續學習的能力。

只有持續學習,擁抱未知,一直成長,才能讓我們避免死在“來不及”的路上。

我們要相信,我們學過的每樣東西,總會在一生中的某個時刻派上用場,總會在一生中某個時刻救我們一命。

10年HR真實告訴你:超過35歲的人,公司還要不要?

3、打造自己的稀缺性,讓自己變得不可代替。

以前看到一篇文章,隨著AI 技術的完善和普及,將來會有8億人即將失業。

按全球人口數量來算,每8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會失業,這個數據真的太龐大了。

我們怎麼保證自己不是那1/8?

只有打造自己的稀缺性和不可代替性。

10年HR真實告訴你:超過35歲的人,公司還要不要?

馬雲在一次採訪中說,機器人再厲害,它也不會擁有人類的價值觀、想象力、創造精神,以及團隊精神。

我們要做的工作,就是機器人將來不可取代的那一部分。

在這個領域,你越出色,就越稀缺。你越專業,就越值錢,也越能抵抗風險。

祝你在職場中,越走越遠,越走越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