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馬克思主義 發展馬克思主義

劉建武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統一起來,結合新的實踐不斷作出新的理論創造,這是馬克思主義永葆生機活力的奧妙所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堅持馬克思主義,就是要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點結合起來,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不斷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推向前進。

馬克思主義具有強大生命力,發展馬克思主義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儘管誕生在一個半多世紀之前,但歷史和現實都證明它是科學的理論,迄今依然有著強大生命力。”發展馬克思主義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的強大生命力來源於其本身所具有的科學性和人民性。馬克思主義是人民的理論,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品格。圍繞實現無產階級和全人類的最終解放這一主題,馬克思主義形成了一個涵蓋哲學、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三大組成部分以及唯物史觀、剩餘價值學說和在此基礎上所揭示的社會發展一般規律三個基本層次在內的完整思想體系。滲透和體現於這個基本框架和科學體系之中的精華,就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基本觀點和基本方法。一百多年來,沒有哪一種理論、學說能像馬克思主義這樣保持勃勃生機、對推動社會進步起這樣巨大的作用,造成這樣深遠的影響。儘管現在世界上的情況有很多新變化,但歷史發展總趨勢並沒有越出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所揭示的基本規律。

馬克思主義的強大生命力來源於其本身所具有的實踐性和開放性。馬克思主義是實踐的理論,而不是書齋裡的學問,實踐的觀點、生活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基本觀點,實踐性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區別於其他理論的顯著特徵。馬克思主義作為一個胸懷博大的思想體系,吸收和改造了世界上一切最先進、最優秀的思想文化成果,是人類文明發展的結晶,具有極大的包容性。馬克思主義在誕生之時和傳入中國之初,只是眾多學派中的一個學派。但從根本上說,它並沒有一般學派所具有的那種狹隘性和門戶之見,而是一個開放的思想體系,廣泛地吸收了一切人類文明成果。它的博大的包容性,使其始終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馬克思主義具有強大生命力的奧秘,就在於它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今天,時代變化和我國發展的廣度和深度遠遠超出了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當時的想象。”“我們要以更加寬闊的眼界審視馬克思主義在當代發展的現實基礎和實踐需要,堅持問題導向,堅持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聆聽時代聲音,更加深入地推動馬克思主義同當代中國發展的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開闢21世紀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放射出更加燦爛的真理光芒。”

馬克思主義是我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根本指導思想,只有在實踐中不斷地發展馬克思主義才能更好地堅持馬克思主義

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團結奮鬥的歷史就是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歷史,就是運用馬克思主義指導中國社會不斷向前發展的歷史,就是馬克思主義在實踐中不斷向前發展的歷史。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史證明,共產黨之所以能夠在非常困難的情況下領導人民戰勝千難萬險取得勝利,之所以能夠把這麼一個多民族的大國團結和組織起來,之所以能夠取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巨大成就,之所以能夠保持強大的凝聚力和戰鬥力,一個根本性的原因就是因為我們有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正是有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中國實現了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中華民族實現了由不斷衰落到繁榮富強的偉大飛躍,中國人民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歷史清楚地告訴我們,中國革命和建設所取得的每一項偉大成就,都是共產黨人自覺地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必然結果。歷史也清楚地告訴我們,凡是中國革命和建設中所出現重大的挫折和失誤,都是因為脫離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科學軌道,同時也只有依靠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才能最終克服缺點和困難,重新走上正確的道路。歷史還清楚地告訴我們,像中國這樣的多民族大國,如果背棄了馬克思主義,就喪失了主心骨,就會陷入一盤散沙的局面。可以說,沒有用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的中國共產黨,沒有用馬克思主義把思想統領起來的全國各族人民,就不會有自強自立的社會主義新中國,就不會有國家的富強和人民的幸福。

堅持馬克思主義,關鍵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時代化和大眾化。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實踐沒有止境,理論創新也沒有止境。”“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只要我們善於聆聽時代聲音,勇於堅持真理、修正錯誤,二十一世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一定能夠展現出更強大、更有說服力的真理力量!”

馬克思主義是我國意識形態的旗幟和靈魂,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毫不動搖地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

長時期以來,在如何對待馬克思主義的問題上,既有教條主義的問題,也有實用主義的問題,還有懷疑主義和反對主義的問題。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問題上,我們應該始終保持清醒的認識,馬克思主義在我國意識形態的指導地位並沒有因被寫入憲法和法律而一勞永逸,也並沒有因為“歷史曾經證明”和社會的發展的“普通規律”而高枕無憂,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仍面臨著嚴峻挑戰。如果動搖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在指導思想上搞多元化,實質上就是支持和放縱資產階級思想的蔓延,其結果必然使社會主義失去主心骨,必然失去全黨全國人民共同前進的思想政治基礎,造成思想混亂,給黨、國家和人民帶來重大的災難。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背離或放棄馬克思主義,我們黨就會失去靈魂、迷失方向。在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這一根本問題上,我們必須堅定不移,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有絲毫動搖。”在對外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意識形態領域的鬥爭不僅會長期存在,而且很複雜,有時甚至還會是尖銳的。科學理論是行動的指南,政治上的清醒來源於理論上的堅定。在我國政治生活中,必須加強和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絕不能搞指導思想的多元化。

(作者系省社會科學院黨組書記、院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