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吃”异化为“吃学生”,学生不能沦为“唐僧肉”

开学之后,一些地方曝出学生营养餐的丑闻,有食品变质酿成学生食物中毒事故的,也有短斤少两美其名为营养餐实则学生只吃到半碗素面的。

民以食为天。特别是正在长身体的学生,他们在学校的饮食状况,家长是极为牵挂的。学生营养餐曝出的丑闻,不但让作为当事者的家长气愤不已,而且足以让所有的家长担心,我们的孩子,在学校吃得怎么样?

说起学校食堂,说起学生在校的用餐,想来很多人都会有噩梦般的记忆。在学校食堂用餐,经常出现短斤少两不说,质次价高几乎是久已有之的通病,在饭菜中吃出头发、泥沙等异物几乎是常事,有时还要吃出老鼠屎、蛆虫等,说起来都感到恶心。

“学生吃”异化为“吃学生”,学生不能沦为“唐僧肉”

学校食堂问题,除了管理不善之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学校借食堂来敛财。有道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学校眼睛盯在“学生吃”上做文章,将学生食堂视为学校的“摇钱树”,“学生吃”演变为“吃学生”,其实并非新鲜事。“吃学生”大行其道,学生沦为“唐僧肉”,并非危言耸听。

“学生吃”异化为“吃学生”,学生不能沦为“唐僧肉”

每一个孩子都是家中的“宝贝”,可以说,全中国的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宝宝”。为了将孩子待之如“宝”,普通家庭的父母肯定要精打细算,贫寒之家的父母不惜节食缩食。然而,在家“像块宝”的孩子,在走出家门来到学校之后,竟然成为被人盘剥的“唐僧肉”,普天之下的父母,对此都会深感痛恨,也有理由感到愤怒;社会公众对此同样是深感痛心。

将“黑手”伸向孩子大赚“黑心钱”,一方面是社会风气败坏的表现,也是监督失效管治缺位的结果。

“学生吃”异化为“吃学生”,学生不能沦为“唐僧肉”

在幼儿园、学校等教育机构中,学生对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事务向来缺少必要的知情权,而且学生处于弱势地位,即使对情况有所了解,也无法对学校管理进行监督。一般来说,学生家长同样处于弱势地位,一来家长对学校管理同样缺少了解,特别是因为有子女在学校读书,差不多也就处于“人质”地位,即使家长对学校工作不甚满意,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与学校翻脸的。由此看来,对学校的监督管理任务,自然就应该落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头上。

“学生吃”异化为“吃学生”,学生不能沦为“唐僧肉”

然而,由于教育机构点多面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真正要实施有效监管,似乎有些力不从心,特别是官员责任缺失的情况下,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学校疏于管理,也就在所难免。特别是在现行公立学校占主体地位的情况下,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与学校本是一家,“自己管自己”的结果,肯定是“自我表扬”的多,而“自我批评”的少,如此一来,有效监管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加之一些无良官员与赚“黑心钱”的学校已经结成了利益共同体,在“蛇鼠一窝”的情况下,有效监管自然就成为了一个笑话。

“学生吃”异化为“吃学生”,学生不能沦为“唐僧肉”

学生无法维权,家长无力维权,再加上监管失效,这或许就是一些无良学校侵害学生利益,将“黑手”伸孩子大赚“黑心钱”的根本原因。然而,在家的孩子“像块宝”,到学校后却成了被人盘剥的“唐僧肉”,无论如何都是让人痛心的现实。学生成为被学校盘剥的“唐僧肉”,与“办人民满意教育”背道而驰,也常常引起社会公愤。革除对学校监管乏力的弊端,创新有效的监管模式,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将对学校监管真正落到实处,根除滋生“吃学生”的土壤,切实保护学生的利益不受侵害,是重视教育的题中之义,也是社会有识之士的共同呼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