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可不知的關於「德國製造」的謠言,以及德國製造的曾經!

從汽車到指甲刀,中國人對於德國製造可謂推崇備至,德國人也許都不知道,自己在中國人心中地位儼然超凡脫俗。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謠言1:青島無內澇,全靠德國百年下水道

作為九省通衢、三江匯流的武漢,歷年夏天暴雨來臨之時,城市就會開啟“看海模式”。每當這個時候,總有一則都市傳說在微博和朋友圈傳開:青島很少發生城市內澇,因為青島有百年前德國殖民時期建造的下水道系統。

你不可不知的關於“德國製造”的謠言,以及德國製造的曾經!

為了讓這個故事更有感染力、更加能體現出德國人嚴謹的態度,還流傳出這樣一個細節:德國人為了以後方便更換零件,還在下水道里配置了備件齊全的小倉庫(也有的版本是油紙包)。100年後,中國人還能聯繫到當年的企業,而他們也“不負眾望”地告訴了中國人備件的位置。

你不可不知的關於“德國製造”的謠言,以及德國製造的曾經!

在很多國人看來,這麼嚴謹的事兒,這麼精緻完美的工程就只有德國人才能做到。然而,事實卻是:在青島3000公里總長的下水道系統中,德國修建的下水道只有80公里,不足千分之一。

你不可不知的關於“德國製造”的謠言,以及德國製造的曾經!

青島之所以幾乎沒有內澇,除了下水道系統完善以外,青島地勢有關。青島市西高東低,三面臨海,洪水很容易順勢排入海洋。當然,青島確實借鑑了德國的下水道排水設計理念,但這與德國製造完全是兩碼事。

你不可不知的關於“德國製造”的謠言,以及德國製造的曾經!

更令人臉紅的是,青島下水道是德國修建的這則謠言,德國人自己都看不下去了。

德國《南德意志報》曾經刊發過一篇文章《不要期待奇蹟》,作者里斯托夫·奈德哈德寫道:“中國人把青島地下水道的完備歸功於德國人,而實際上德國人對其所作貢獻不過3%。德國人的廚房並不像化學實驗室,德國也有小偷,德國的火車也不總是準點。”

謠言2:蘭州中山橋百年不倒,全靠德國人嚴謹

2014年,蘭州市的官方微博 @微博蘭州 發佈一條微博,稱“2007年距鐵橋一百歲時,蘭州市政府收到來自該橋的德國設計師的家族的一封信和郵包,稱該橋的設計使用年限已到,提醒城市管理部門維護保養,郵包裡是部分維修配件樣品。”

你不可不知的關於“德國製造”的謠言,以及德國製造的曾經!

如果不是謠言的話,這似乎是德國人嚴謹的完美鐵證。中山鐵橋建於1907年,設計使用年限是80年,如果德國人真的那麼嚴謹,也應該是在1987年把配件送到。當然,1987年是不可能送到的,因為承建鐵橋的德國企業早在1946年就已經不存在了。而蘭州的中山鐵橋在1949年之後也經歷過數次加固維修,壓根不需要什麼“維修配件樣品”。

你不可不知的關於“德國製造”的謠言,以及德國製造的曾經!

德國製造的曾經

在中國貼上“完美”標籤的德國製造,曾經是偽劣爛貨和今天冒牌貨的代名詞。

1、德國製造,過去的偽劣爛貨

19世紀30年代,英國工業革命接近尾聲時,德國卻依然是一個農業國家。1871年,廢除了行會學徒制度的德國,開始利用貿易保護,全力扶持勞動密集型的外向經濟。由於當時英國製造是品質與市場的保障,德國人開始仿造英國產品。

在大量合法或非法渠道獲得的經濟情報的支撐下,德國仿造英國產品,再用英國製造的標籤出口到世界,從鉛筆玩具到鋼琴傢俱,德國製造甚至完成了德國軍隊不曾完成的壯舉:佔領英國。以至於有憤怒的作家出了一本叫做《德國製造》的諷刺書籍。

你不可不知的關於“德國製造”的謠言,以及德國製造的曾經!

2、德國製造,今天的冒牌貨

由於德國工業產品橫行百年,加上德國人嚴謹的態度,已經讓“德國製造”成為了一個巨大的廣告賣點。現如今,德國製造的標籤已經被眼中濫用!一方面,缺乏廉價勞動力的德國將大量生產外包給發展中國家,另一方面,各國工廠都試圖以交易的形式穿上德國製造的外衣。大多時候,你買到的德國製造不是真的德國製造。

你不可不知的關於“德國製造”的謠言,以及德國製造的曾經!

由於一件商品標上“德國製造”具體要有多少工序在德國完成的標準在歐盟依然界定不明,一個商品哪怕90%製作都來自海外,只要最後一道工序在德國完成,就能在德國公司收取兩倍以上利潤的前提下,貼上德國製造,走向價格巔峰。

結語

稍微讀一點世界工業史就會發現,今天耳熟能詳的歐美品牌大多是在模仿和仿造中完成了原始技術和資本的積累,我國很多企業還處在這個階段,用我們的話說就是“跟跑”。應該引起重視的是:這些品牌在完成原始積累後,花很長時間去維護品牌,最終幫助企業走向世界!所以,今天如果我們允許眾泰們一直“眾泰”下去,那毀掉的不是一個企業,而是一個國家制造業的品牌。

你不可不知的關於“德國製造”的謠言,以及德國製造的曾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