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20掛載四個副油箱有哪些意義呢?

董其波


從戰機誕生之後不久,副油箱的概念也隨之產生,這個也是戰機除了武器之外,必要掛載的物件之一,畢竟是提高航程來的。從二戰時期的螺旋槳飛機,但現代的五代隱身戰機,都是可以掛載副油箱的。殲-20戰機也不例外,作為我國首款5代隱身的重型戰鬥機,掛載四個副油箱,對戰機機翼的外掛能力是一項考驗,同時也顯示了殲-20戰機的作戰範圍和航程有了很大的突破。

殲-20作為隱身戰機,從之前公開披露的戰機性能來看,就是需要戰機的遠程攻擊的能力,無論是空戰,還是要對地攻擊,殲-20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充分發揮其隱身性能,利用其不凡的機動能力,對目標實施遠程打擊。因為戰機作戰時候耗費油料不光是平穩的飛行,有時候戰鬥還需要各種戰鬥動作,這都加大了燃油的耗費。比如進行空戰作戰,與敵機進行纏鬥,帶上充足的燃料對戰機能否完成任務具有很關鍵的作用。

有人說可以進行空中加油的,但是我們的大型空中加油機很少,轟油-6完全不能滿足殲-20的需要。這種情況,面臨特別緊急的任務時候,必然自己要更大的航程。這樣能夠快速的去執行任務,副油箱的作用就顯然出來了。執行任務時候,根據航程,可以掛載2個到4個副油箱,內置彈倉攜帶各種空對空和空對地武器,接近目的地的時候,拋掉副油箱,這樣等於是增大戰機的航程了,飛行員因此不必擔心戰機的航程問題。

從之前的圖上看,殲-20掛載的副油箱比我國其他戰機的副油箱都大,4個外掛副油箱使戰機增加了至少4噸的燃油,這樣戰機的航程都快要趕上轟-6K的了,作戰半徑也隨之增加了很多。這個花在能力完全可以去執行各種任務,比如護航,遠程打擊等。如果掛載防區外空地導彈和超遠程空空導彈,殲-20的打擊能力還是有更大的提升。

當然目前世界服役的五代機都進行掛載副油箱的試驗,比如俄羅斯的蘇-57,原型機時候就進行外掛副油箱試驗。

就在今年,美國與伊朗緊張時候,F-22戰機部署卡塔爾空軍基地時候,F-22就是掛載外掛副油箱的,可見,這個現象不是違反常規,犧牲隱身,就是為了增大航程的目的。


雷姐的機械空間


我們先看看戰鬥機的結構:

以殲擊機-20為例,在普通狀態下 飛行的殲-20會需要消耗機內燃油。由於機內空間有限,雖然已經將郵箱做到最大化了,但是依舊很難為殲-20提供更多的燃油儲備。

這時候,如果殲-20需要進行遠程飛行的時候,就只有三條路可走了:

第一:在目標機場和起始機場之間的多個機場進行多次起降,降落後加滿油繼續起飛。這樣就會造成時間上的延誤,導致一次長距離飛行需要耗費額外的時間。


第二、使用空中加油機對殲-20進行空中加油。這個方案相對於節省時間,但是空中加油機起飛至預定空域也是需要耗費大量成本的。一般的情況下在和平時期很少使用空中加油機支持戰鬥機轉場飛行。——主要是成本太高,畢竟一架大型加油機飛行的費用很高。

第三、就是攜帶副油箱進行轉場了。

在這種狀態下殲-20並不是去開赴戰場而是飛行到遠方的機場重新部署。

目前殲-20的機內可以攜帶的燃油量為8.5噸,大約每個副油箱可以為殲-20提供1.2噸的額外燃料。基本上是可以將航程提高一半以上的。

其實呢,殲-20上的副油箱並不是什麼新產品,在咱們的殲-10上面也是帶著的。

主要是用副油箱的優勢就在於可以用最經濟的方式延長戰鬥機的飛行距離。往往副油箱都是一次性使用的。燃油用光了之後完全可以在丟棄區域進行拋棄。既節約了成本又節省了時間。


在作戰期間其實殲-20是不會攜帶副油箱的。除非遇到了這樣的事情。


軍武數據庫


殲20掛載4個副油箱有4個意義。

1.展示殲20最大航程,最遠作戰半徑,據傳殲20掛載4個2400升副油箱之後,飛了8-10小時,飛行員幾乎吃不消,最終瘋狂做機動耗油,終於在身體極限之前,將油耗光,正常降落。

殲20外掛4個副油箱,加上內油,幾乎20噸,整個一轟炸機,這種狀態基本用不上,最大航程估計能到5000-6000公里

2.展示殲20戰鬥機的強悍掛載能力,從這個圖片來說,機翼兩側都2個掛點,每個掛點2噸載重,最終外掛就是8噸,加上彈倉的3-4噸,最終殲20的掛載能力就是12噸。

殲20也可以掛載重型武器,掛點一個是2噸,幾乎可以掛載中國任意一款戰術武器

3.考驗飛機的強度,對於這種極限考驗,殲20圓滿完成了,代表飛機強度設計合格,飛機在掛重型副油箱後,居然還可以做大機動。

4.殲20飛控考核過關,對於戰鬥機來說,飛控系統需要考慮高空低空,高速低速,和各種姿態,而且還要考慮各種外掛狀況,殲20外掛最大載荷,飛行自如,沒有問題,這代表設計師掌握飛控技術非常高超,

殲20換渦扇15之後,可以和F22一比高下,F35更不在話下


飛機永動機


殲-20是我國針對下一代空戰戰場研製的第五代戰鬥機,具備隱身,超機動性,超音速巡航(ms目前還達不到),超感知能力和超維護性等第五代戰鬥機的5S特性。殲-20的服役打破了美國F-22空戰之王的單方優勢,迫使美國也要投入巨大財力物力對抗隱身戰鬥機的穿刺打擊,是一種規則破壞者。不過殲-20還在持續改進中,採用小步快跑的策略,並沒有急於求成追求一步到位,很難說現在看到的殲-20就是最終形態。

殲-20可以外部掛載副油箱說了了殲-20設計上的靈活性。一方面,殲-20並沒有為了追求大航程而在機內設計過大的油箱以增加內油量。在機內設置大油箱裝載更多的燃油聽上去很美,可以增加航程且不破壞氣動外形。但為了達到過大的載油量付出的體積和重量成本更加巨大,會擠佔其它設備的空間,且結構重量相應的一步步增加。所以機內油料設計需要一個精妙的平衡,即滿足一定的技戰術水平,也不能付出太大代價。使用副油箱是個兩全其美的好辦法。

另一方面,即使是隱身戰鬥機也不是全時都處在高威脅環境中,在地方空中或空防力量不強時,執行任務可不需依靠隱身性能。另外在訓練中,也不見得每時每刻都要考慮隱身性能,甚至掛載龍博透鏡迷惑敵方偵察。所以在這些情況下,掛載副油箱進行訓練或是進行長距離轉場航程也很常見,美國F-22進行海外部署時也經常掛載副油箱。

另外一種還有一種可能就是,殲-20的機翼掛架有重載能力,能夠掛載四具大型副油箱至少充分說明了殲-20的掛載承重能力很強,除了副油箱,其它一些大型空射武器應該也能掛。


航空君


殲-20執行遠程打擊任務的時候,副油箱是很有必要的。有了4個副油箱殲-20可以從容向第二島鏈範圍內任意一點進行打擊。至於外掛副油箱對隱身破壞還沒有那麼嚴重。雷達的回波功率是以目標距離四次方的比率進行衰減,副油箱增加這點RCS,完全可以通過規劃航跡遠離美日警戒雷達來彌補。


根據對殲20體積的估算,殲20的內油量比蘇27還要大,可能達到了10噸以上。因此殲20內油亞音速航程應該在4000公里左右,加上4個2400L的副油箱,可以額外提供7.5噸燃油。那麼亞音速航程可以達到驚人的7000公里。作戰半徑也可以達到3000公里。而殲20巨大的的彈倉內塞下4枚500公里射程的隱身巡航導彈,並不是什麼難事。

也就是說,殲20可以打擊3500公里範圍內的目標。結合下面這張圖看,意思已經很明顯了吧?


紙上的宣仔


戰鬥機的航程和滯空時間永遠不嫌多

為什麼巡邏東海防空識別區的基本上都是殲-11或蘇-30,而不是殲-10?因為殲-10設計定型於上世紀90年代,那個年代是兔子空防壓力山大的年代,那個年代對於空軍的要求就是能夠阻止對方轟炸機到我們頭上扔炸彈就算圓滿完成任務了,所以殲-10設計的時候對於航程要求很少,純粹的守式空軍,至於什麼學白頭鷹的呼叫空中支援?要啥自行車?

而且教小的內部油箱,可以換取教輕的空重,在空戰中可以獲得更好的飛行性能,想想殲-6,總共才1.8噸的內部油箱,帶兩個750升的副油箱也就680公里的作戰半徑,但是空戰推重比可以達到0.98!接近三代機的標準!上打F-4鬼怪,下躥F-104星,創造22:0的歷史戰績,其中5架是美軍戰機,想想是不是美滋滋的?

所以殲-10設計定型的時候,內部油箱就定在2.9噸這個水平(試飛員說的),對於制空截擊作戰來說完全足夠,但是你想要在海上長時間巡邏的話,明顯還是蘇-27這種9.5噸內油的的大傢伙出面比較好。於是乎,你可以看到跟日本F-15J玩躲貓貓遊戲的是蘇-27/蘇-30MKK/殲-11們,對美國偵察機做危險動作的還是他們。而殲-10日常出門訓練什麼的照片裡面,經常性的帶三個大號奶瓶。

美國媒體模擬對P-8做滾筒動作的中國戰機

日常訓練,帶三個奶瓶增加滯空時間幾乎是殲-10的出門標配

對於殲-20來說,能帶4個奶瓶,可以大大增加滯空時間,大大豐富作戰任務,雖然對於隱身戰鬥機來說,外掛副油箱能破壞隱身效果,但是可以學習F-22一樣,需要時將副油箱和油箱掛機一起扔掉,從而可以恢復隱身外形,如果連這點都不會抄,那麼兔子的寫輪眼稱號是白叫了。

F-22拋棄油箱掛架和副油箱


五嶽掩赤城


這種掛載意義非凡!

一. 在戰爭、或是一場衝突中,戰場形勢千變萬化。如果情報證實在七千公里之外,有敵方戰略轟炸機群,攜帶射程二三千公里的核巡航導彈奔襲我國,而其基地雷達探測距離達六千公里(海上巨眼)。我們只有以殲20機群,掛載足夠副油箱,進行遠程奔襲,在到達敵方雷達探測範圍之外,甩掉副油箱之後,以隱身狀態完成對敵狙殺任務。

二. 隨著中國對外貿易、對外投資、出國務工、公務、旅行者越來越多,中國的利益邊彊也越來越遠,難免有中國資產、人員遭遇類似也門、利比亞那種威脅,甚至整個國家突然變臉(澳大利亞,印度這類國家,不得不防)這種情況下,也只有殲20掛上副油箱才能擔起救援重任。

三. 此外,戰時對敵遠程高價值目標的長途奔襲獵殺之類的攻勢防禦任務。近一年多,美軍方炒作殲20對其航母戰鬥群的威脅,稱其為除東風21D、東風26C外,中國的又一款航母殺手。而且較之前兩者,殲20的威脅更加可怕。就是基於殲20掛上副油箱後,敵方航母戰鬥群進入距中國三千多公里範圍之內,將會面臨殲20之無情打擊。

四. 還有人認為可以將殲20掛載的副油箱換成空地(艦)導彈,對已失去防空能力之敵進行傳統打擊,筆者無以反駁,只是認為有點大才小用。中國有許多殲11、蘇30、殲轟7、殲16大可勝任,何必拿殲20這支倚天劍去殺雞呢。


鐵嶺鋒


當初,殲-20外掛4只巨型副油箱放飛時,被國內軍迷戲稱為吊了4只大奶瓶出去兜風,就權當一樂吧,軍事類文章也並非得一本正經不可。


對此番殲-20外掛副油箱飛行,馬上就有網民反應,這豈不破壞了殲-20的隱身性能,是得不償失的行為,對此,個人卻不這麼認為。

殲-20吊4只副油箱外出拉風,極有可能是在原機內燃油最大航程的基礎上,驗證攜帶副油箱時,其最大航程究竟能增加多少公里。

因此,殲-20攜副油箱飛行,事實上就是測試驗證最大轉場航程,即從甲機場直飛乙機場的單程最大航程,為未來實戰時,制空條件下,增加殲-20的作戰半徑,實測一定的參考數據。


此外,每隻巨型燃油箱滿油狀態下,起碼有1.5噸,4只燃油箱就有6噸的份量,意味著戰時的殲-20有外掛6噸各類導彈和精確制導炸彈的強能力。

加上機內的空空或空艦(地)導彈,判斷殲-20起碼有8噸的載彈量,這個數據是相當驚人的。

最後,殲-20也在演練長途奔襲作戰能力,儘量先燃燒副油箱內的燃油,待到既定區域,就丟掉副油箱,讓戰機迅速進入隱身狀態。

4只副油箱的燃料,足以讓殲-20延長航程1500公里以上,加上機內燃油航程,殲-20未來的作戰半徑判斷有4000公里以上,這是個非常令人振奮的數據。

本文由“國平軍史”發佈。


國平軍史


眾所周知,殲-20作為中國開發成功的第一款五代機,其最大的特點在於應用了隱身技術,大多數情況下,雷達系統都很難偵測到殲-20這樣的隱形戰鬥機。所以對於殲-20這樣的機型而言,充分發揮本身的隱身優勢,也是一項重要的訓練課題。

但是熟悉自身隱形特點並非唯一指標,殲-20在訓練過程中,還需要測試飛機的飛行能力和飛行距離。此前殲-20曾經攜帶四個副油箱進行飛行訓練,這樣訓練的意義,一方面在於檢驗殲-20戰鬥機外掛架的載荷能力,另一方面則檢驗殲-20戰鬥機攜帶多個副油箱的飛行性能,並且可以大致測算攜帶副油箱的殲-20究竟能飛行多遠。

有一種說法認為副油箱的存在會影響隱身性能,事實並非如此,因為雷達也是有探測距離的,所謂的隱形,只是在相對距離之內不被發現。在雷達波所能觸及的範圍之外,攜帶副油箱並不會導致飛機被發現。

而在接近目的地之後,可以通過彈出副油箱的方式,讓飛機恢復到標準的隱身狀態,這樣仍然可以實現隱形效果。而且自己攜帶副油箱,就不需要大張旗鼓地動用遠程加油機提供加油服務。加油機的目標更大,飛行速度也不夠快,更容易被發現,所以有時候不如直接帶副油箱來得好。

另外一點,攜帶多個副油箱,也是殲-20戰鬥機進行遠程轉場航行時可以採用的加油方式,殲-20戰鬥機本身就擁有不俗的續航距離和內航油攜帶能力,在攜帶四個副油箱的情況下,其航油量接近於翻了一倍,這樣能夠讓戰機飛行更遠的距離,而中間無需停靠機場補給,也不需要另外調動加油機加油,這樣的效率提升效果是十分明顯的。

所以,即使是作為隱形戰鬥機,殲-20也還是會進行副油箱搭配訓練。事實上,美國的F-22隱身戰鬥機,也會進行這樣的訓練。副油箱本身就是戰鬥機的好幫手,不管是什麼機型,都需要儘可能完成攜帶副油箱的訓練。


白虎堂


戰鬥機掛載副油箱是一項基本技能,即使是以強度隱身性能著稱的第四代戰鬥機也同樣少不了外掛副油箱這樣的基本能力。殲-20戰鬥機是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一款雙發重型隱身戰鬥機,在機腹和發動機進氣口外側設置有內置彈倉,機翼下同樣具有較強的外掛能力,掛載4具大型副油箱就是其外掛能力的體現。
殲-20戰鬥機外掛4個大型副油箱試飛


美國F-22和俄羅斯Su-57也同樣具有外掛副油箱的能力

1)殲-20掛載4具副油箱可以進一步提升遠程打擊能力:按照殲-20戰鬥機總設計師楊偉院士所說,殲-20具有“超隱身性、遠程打擊、信息化作戰”三大特點,其中的遠程打擊能力意味著殲-20機體本身的載油量較大,如果在抵達危險區域之前通過掛載副油箱的方式,那麼起遠程打擊能力將會更加強大。
外掛4個大型副油箱可以進一步提升遠程打擊能力

2)掛載4具大型副油箱表明殲-20的發動機動力充足:從殲-20戰鬥機掛載4具大型副油箱的圖片推測,該副油箱的容量應該在1500升左右,4具副油箱意味著5噸左右的外掛,這表明殲-20的動力和氣動佈局相當充足,如果是在內置都滿掛的情況下還能掛載4具大型副油箱的話,那殲-20未來的改進空間就非常值得期待了。


在外掛大量負荷情況下還能遊刃有餘,表名殲-20動力還有較大餘量

3)能夠掛載大型副油箱,意味著也能夠掛載重型彈藥,殲-20的打擊能力還具有較強的提升空間,雖然目前殲-20的定位還是主要執行掙多制空權的任務,但是未來如果能夠開發出具有較強隱身性能的外掛重型武器,不對殲-20本身隱身性能產生太多影響的話,殲-20還可以執行對地、對海打擊任務,值得期待。
殲-20在機腹設有大型內置彈倉,進氣口兩側也有小型內置彈倉


外掛重型反艦導彈的Su-57戰鬥機

殲-20機體豐滿、外形科幻,作為我國第一款隱身戰鬥機,肯定要想辦法儘量挖掘其潛力、為後續型號開發積累更多經驗和數據,現在看到殲-20掛載4具大型副油箱,也許不久的將來也可能看到殲-20掛載重型隱身彈藥的情況,值得期待。
殲-20改進型外掛大型隱身武器吊艙效果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