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民心尽失却不被唾弃,为何灭亡时老百姓没有幸灾乐祸?

静夜史


想让大清的遗民们幸灾乐祸,欢呼清朝终于灭亡了?如果大清灭亡时,中国还有这样觉悟的老百姓,那中国就不会被人欺负的那么惨,以至于几千年来一直被国人看不起的倭国日本都起了想并吞中国的野心,还差一点实现了。

清朝统治实行的是愚民政策,他们一方面对外闭关锁国 ,对内实行残酷的“文字狱”,实行思想专制,二百多年后,到清朝灭亡时,留给中国的就是这样的老百姓:
鲁迅先生笔下的看客,为了看同胞被外国人砍头,围了里三层外三层。

就是这样一群身体健壮,精神麻木的国民。

再看看大家都熟悉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眼中的中国人吧:

“中国人吃饭时不坐在凳子上,而是蹲着吃——就像欧洲人在丛林里解手时一样——所有这一切都发生得悄无声息且一本正经。”
“就连中国的孩子们看起来都无精打采、呆头呆脑。”
“如果其他种族被中国人取代,那就可惜了。对于像我们这样的人来说,缺乏思想将是无法言说的凄凉之事。”
“即使那些像马一样辛劳工作的人,也不会让人觉得他们意识到痛苦。一个像羊群一样的特殊民族,更像是机器而非人类。”
“这里的男女没什么差别。我就纳闷,中国女性有何种魅力,让这里的男人失去免疫力,繁衍出这么多后代。”

这是 在最近出版的爱因斯坦的一本私人日记里,记录的爱因斯坦眼中的中国人的形象。这些中国人已经是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人了。

一个民族,希望在于他的国民,一个把国民治理成精神麻木,像动物一样活着的毫无精神的国民,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还有什么复兴的希望?清朝二百年的统治,差一点让中华文化就此熔断,亡国灭种,想起来就后怕。


烟花三月09


美国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曾经阐述过中国现代化国家的构建,没记错的话他说中国现代化国家的构建从清末民初开始,国共两党分别完成了对上层社会和下层社会的现代化构建。至于国家为何物,国家不是天然存在的,国家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需要建立在全体公民都认同的基础之上。这就是现代化国家的特点。

好了,话说回来,清朝时期中国是现代化国家吗?答案当然是不是,清朝顶多是一个前现代化国家。而清朝之前是吗?很可惜,清朝之前的各个王朝,连前现代化国家都不是。根据日本学者上田信《海与帝国》一书,对明朝的评价是古代帝国,因为明朝的政策完全出自君主的个人意志,会对国家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而清朝则是近世帝国

,因为清朝的政策总体稳定,并不完全以君主的个人意志为转移,因此对老百姓影响较小,因此能促进国家的发展。这个近世帝国的评价,和这个前现代化国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实际上,中国古典时期各个君主专制王朝,其性质都是家天下,即全国为君主一家一姓之产业,全国都是一家一姓之奴仆,要不然过去的皇帝也不会被称为君父,也就是全国都是皇帝作为家长的大家。按理说,这种统治方式老百姓应该会认同才是,其实不然。历朝历代,老百姓不过是皇帝的佃户而已,他只需要定期缴纳皇粮国税罢了。所以,经过了两千多年的历史积淀,老百姓形成了一种农奴思想,那就是不管谁当皇帝,都需要老百姓缴纳皇粮国税,所以只要保证皇粮国税按时缴纳,官老爷不过来找麻烦,那就足够了。指望佃户能对地主有认同感,那纯属痴人说梦。

所以,每当改朝换代,老百姓看的都很平淡,他们送走了一个又一个王朝和政权,继续重复着千篇一律的日子,这并不是可以用得不得民心可以概括的。所以可以理解为什么老百姓给八国联军扶梯子,皇上总是需要人来交田赋,而且洋人还不抓壮丁出钱雇人,那为什么不去呢?

当然,清朝的灭亡也不是民心尽失,得益于清朝推行的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永不加赋等政策,既合理了税收,也极大的缓解了土地兼并造成的社会矛盾,所以清朝老百姓对统治者即便是不认同,也不会公然去反对。而清末的乱象,本质上是清朝赶上了三千年未有之变局,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对传统手工业以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很多手工业者破产;再加上大汉族主义的流毒,最终造成了清政府的垮台。

但是能以此来否定清政府吗?显然不能,庚子国变之后,清政府已经开启了构建现代化国家的工作,比如在清末文件《钦定宪法大纲》当中,已经明确规定了包括君主在在内的社会各阶层必须遵守宪法,同时在宪法当中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我们要知道,国家和公民之间是通过一种天然的契约来维系,这个契约就是权利和义务,说穿了就是法律。

但是历史没有给清政府时间,清朝也在1912年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所以,尚未完成现代化国家构建的清政府,在老百姓的叹息声中谢幕。这个叹息,不是对于清政府,而是对结束君主制的恐惧,是对共和政体的不信任。毕竟老百姓的思想,还停留在给皇帝当佃户的阶段。

全文完


北洋海军炮手


老子曰,让吃不饱肚子的百姓去爱国就是耍流氓。龙椅上换了个屁股跟老百姓有个毛的关系?

清末的百姓并没有到明朝末年那样,不造反就会饿死的地步。所以改朝换代对于他们来说并没有那么必要。清朝灭亡以后,中国陷入军阀割据,互相征伐的混乱局面。各路军阀都向老百姓派饷,出了天灾却无人救济。民国短短三十年,死亡超过五十万的灾害达到六次,其中河南黄河决堤,死亡300万以上。1928年旱灾死亡超过千万。

其实中国汉族本位的思想非常严重,清朝末年为了推翻清朝统治,甚至把清朝都妖魔化了。这个后遗症到现在还余威不减,其实这跟老百姓没什么关系。老百姓只想有个安稳的生活环境,有个家,有碗饭吃,谁能给我这些,你就是我的天,所以叫民以食为天,管你龙椅上的屁股是谁?民国老百姓过得还不如清朝,欢呼个鸟呀?





白耀亮


说没被唾弃肯定是满清遗民的自欺欺人!在八国联军进攻北京城的时候,整个北京城总人口在108万人左右。(数据来自清史户部总书)八国联军攻城时总兵力七千人,清军守军一万人左右,但是清军总共只坚持了5个小时左右便全线崩溃逃跑,是因为北京城不够坚固吗?因为清军不够顽强抵抗吗?不是的!总共大约有五万多北京人倒戈加入到八国联军当中,其中,两万人直接参与了攻城战。三万人负责帮忙挑给养输送武器弹药。抛开这些人的汉奸投敌行为,足以见到满清王朝是怎么一个不得民心。

满清民心尽失主要是两个原因引起的。一个是长期的民族矛盾。在清朝,汉人是末等公民!由于害怕像鲜卑族一样被汉族同化掉,满清在执政过程中一直采用种族隔离策略,汉人不能与其他民族通婚,汉族不能担任掌军正职。(年羹尧是唯一例外的,但前提是年羹尧是汉八旗出身的)这使得汉人完全没有归属感,与清为臣跟与他国为臣并无区别。

其次是大量的扩军备战与战败赔款导致的民众税赋不堪。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到八国联军侵华,整个清王朝前后经历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伊犁战争,越南战争,甲午战争。在长达六十年时间里就没有松一口气,导致了民众负担不起。


优己


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可是这民心是天下士绅之心。清朝的灭亡更多的是失去士绅的支持,最终退位也是件无可奈何之举。

满清入关,利用手中的钢刀屠灭了汉人士绅上千年的傲气。经过两百多年的统治,满人成功地将汉人士绅变成了彻头彻尾的奴才,底层百姓更是麻目不仁,心中更不会有什么国家民族的概念。只要我能活下去,谁来统治都一样。这才出现了近代照片中,列强斩首中国人,而周围始终站着一群面无表情,麻目不仁的围观者。更有甚者,在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中都出现中国人的身影。他们背负英军涉水过河,替联军传递情报,运送军粮,对圆明园进行抢掠绝对不比英法联军差。在八国联军里更有一支由中国人组成的“华勇军”,他们吃苦耐劳,作战勇猛,战功卓越,参加了列强攻打北京城的作战。战后,这支军队得到了列强极高的赞誉。

大清的灭亡是不值得同情的,因为他阻碍了历史的发展遭到了人民的抛弃。但这也没什么可幸灾乐祸的,因为接下来的中华民国对平民百姓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事,军阀混战,列强横行,日本侵华,灾难一个接着一个,同样民不聊生。

朝代的交替平民百姓是没有权利可以选择的,有的是无论是福是祸只有默默地承受。


锋枫2016


一个王朝的灭亡会有人惋惜悲伤,有人欢欣鼓舞。而在古代普通平民百姓心中会是怎样想呢?答案是:无所谓。

有道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封建的中国一直实行的是家天下的,全部资源归于着皇权,无论皇帝姓张王李赵,还是慕容宇文爱新觉罗,百姓照样缴纳皇粮国税,小农经济下的他们对于村长的敬畏都远甚于皇帝,所以对于他们就能很平静的看待王朝更迭。只有那些既得利益者和将得利益者,一个王朝的盛衰生灭才会牵动他们的心。

(图为清帝逊位诏书)

晚清的局面又与其他王朝灭亡不同。李鸿章把它喻为 “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既有其他王朝遇到的农民起义,却也赶上了西方入侵,被动挨打,各种外来思想激烈的碰撞,原有的经济体系被打破,人们民智开启,开始努力为国家寻求出路,国家意识慢慢行成。

最后补充一句,满清皇室(除了慈禧那个老太婆)的所作所为倒也算得上勤政。面对变局它们也想着变化,只不过出手太慢。



圆圆头不圆


经过近三百年的残酷统治,臣民们已经跪久了,麻木了。他们不知美丑,不知善恶,愚昧无知!要不是洋人的坚船利炮,拖着小辫子的人们何时能醒?有奶便是娘,在那个时代还指望他们能有多高的觉悟?


王志豪67


一:清朝灭亡接着就是军阀混战,老百姓都是苦,说不上高兴不高兴。二:两千多年,老百姓眼里没皇帝反而不适应了,所以让百姓剪辫子还不少人反对呢,这也是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的原因。


西江月2256


为了慈禧太后,我们现在骂她祸国殃民,也许在当时还算一好执政者吧,我们只是站在马克思角处看待吧! 至少有一件事让我们另眼相看,就是杨乃武小白菜案,从古至今,哪位最高执政关心过民间冤案,不去知道不想知道,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慈禧自在人心的公道尚未被权术泯灭,免去了那么多官员,让百姓拍手称快。想想就是现在有这样冤案,能免去这么多官员吗?也许因此当时百姓认为这个老婆婆是个好人吧!再说当时中国那么落后,人们忠孝观念太强,慈禧即使不管变法也行不通,内忧外患,非要老人家跨马抬枪领着两个小皇帝上战场吗?换作任何人也会和她一样。


平民乐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